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增持美債380億 總量已超8000億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17 2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相比於減持本身,中國需要尋找「治本」之策來破解美元貶值難題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4月的小幅減持或許只是個例外。根據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截至5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超過8000億美元,達8015億美元,與4月末的數據7635億美元相比,增持380億美元,是去年11月以來最大的單月增持量。在其他很多國家已經小幅減持美國國債的同時,中國增持腳步不停,似乎顯示出中國難以擺脫「增持」怪圈的現狀。  

  經濟參考報報道,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月度增持額分別為659億美元、291億美元、142億美元、122億美元、46億美元和237億美元。4月44億美元的小幅減持也被專家解讀為「不一定是官方減持」和「不一定就代表了未來趨勢」。  

  而新出爐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專家的類似觀點。到目前為止,美國國債仍是我國外匯儲備最現實和相對較好的投資渠道。在外匯資金持續流入國內、外匯儲備持續高企的當下,中國因此難以逃脫增持美國國債的怪圈。根據央行的最新數據,截至二季度末,我國外匯儲備已破2.1萬億美元。  

  但是,這種「相對安全」的投資渠道正在變得越來越不那麼安全。儘管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仍在不厭其煩的強調強勢美元依舊是美國的政策,但是看看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財政年度報告,他的底氣就不會那麼足了。  

  在截至6月30日的2008至2009財政年度的前9個月,美國聯邦財政赤字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據奧巴馬政府預計,聯邦財政赤字到今年年底將達1.84萬億美元。「美國的巨額財赤有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加劇、美元貶值,並對美國的主權信用產生不良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近發布的新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  

  不止是計價美國國債的貨幣「美元」在承受貶值壓力,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曲線也呈長期上升態勢,目前十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在3.6%附近徘徊,而國債收益率的上升預示著國債價格的下跌。為了打壓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美聯儲或許會在未來調整其3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購買計劃,繼續認購7000億至1萬億美元國債。「但美聯儲購買國債會大量釋放流動性,這將進一步加大其在未來回收流動性的難度,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明年或將卸任,他的繼任者很難完成這道難題。屆時,流動性泛濫將使美元貶值加速。」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說。  

  正是上述原因使得各個國家對於美國國債的判斷出現了變化。根據TIC中的數據,5月份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金額總計32931億美元(中國所持有比例大約為24.3%),較4月的32626億美元增持305億美元。但持有美國國債量居前列的日本、加勒比海地區、俄羅斯均延續了4月減持的趨勢,5月分別再減持87億、99億和125億美元。英國、石油出口國和巴西的增持幅度也不大。  

  但是,在其他國家「減持」的同時,中國仍難擺脫對美國國債的依賴,這恰如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所謂的「金融恐怖平衡」。  

  所謂「金融恐怖平衡」,是指美國巨額的資本輸出和雙赤字成就了美國作為世界最大市場的地位,維持了美國長期的高消費、低儲蓄和低利率,並吸納了大量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商品;另一方面,龐大的商品出口使這些國家外匯儲備急劇增大,在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下這些外匯儲備又被迫流回美國回購美元資產,彌補了美國財政與經常項目赤字,支持著美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這種聯繫將使得中國不敢輕易大規模減持。  

  「4月份僅小幅減持44億就引起市場這麼大震動,如果中國大幅調整外匯儲備存量結構,大量減持美國國債肯定會使其價格下跌更快,中國蒙受的損失更大。但是我們應該著眼在增量上的投資多元化,避免仍然陷入這種怪圈。」趙慶明說。  

  另據TIC,月度美國淨資本流出為666億美元,其中外國私人資本流出額為822億美元,外國官方資本流入為156億美元。

  5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債首超8000億美元 

  中國證券報報道,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達8015億美元,首度突破8000億美元。

  5月380億美元單月增持規模,也創近7個月來新高。至此,中國在過去12個月中累計增持美國國債2947億美元。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比居於第二位的日本多1243億美元,使中國繼續穩居去年9月取得的美國國債第一大持有國之位。

  數據顯示,美國5月海外資本淨流出額為666億美元,其中海外私人資本淨流出882億美元,官方資本為淨流入156億美元。在長期證券中,外國投資者淨賣出美國中長期國債372億美元,而4月為淨買入419億美元。這表明在全球經濟復甦預期升溫昭示市場風險大減的情況下,投資者正加大將資金轉向其他投資對象的力度。此外,海外投資者淨買入美國政府支持機構債券128.1億美元,淨買入美國股票167.3億美元。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沙發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18 04:04 | 只看該作者
外匯儲備繼續大增 中國財政上能支持美國多久?

中國的外匯儲備繼續大增。今年第二季度,又增長1780億美元達到了21320億美元,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的大關。

根據彭博新聞社的報道,這是中國外匯儲備創紀錄的漲幅。不過,這次大漲的主要原因不是中國出口對進口的盈餘,而是因為海外投資者認為中國在世界經濟強國中最有實力,紛紛將資金投入中國的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導致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今年大幅度飆升了74%。

也就是說,如果國際投資者希望在經濟衰退條件下有一點股權風險溢價,他們選擇中國,因為中國的經濟刺激方案似乎已經發揮了作用。

據估計,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長應當接近8%,而官方7月16日公布的統計數字是7 .9%。

現在,真正有意思的問題是,中國政府究竟把經濟增長的多大一部分投入了美國的政府債券。

中國是美國政府最大的債權國。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為7635億美元;

日本是美國第二大債權國,擁有686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然而,在今年3月和4月間,中國借給美國政府的國債總額從美元賬面上來看卻稍有減少。

不過,相比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在一年時間內增加了2651億美元,這一減幅顯得微不足道。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一次講話中基本承認,中國還得向美國提供更多的借貸,幫助美國度過目前的經濟和金融危機。

他說︰"短期內,美國可能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應付金融危機。"

因此,中國將繼續提供資金幫助美國彌補公共開支和稅收之間的差額,將海外投資者更願意投入中國不動產的現金再迴流去美國。

周小川清楚地知道,讓美國靠借貸度日從根本上來講對長遠的全球經濟是不健康的。

他說︰"長遠來看,大量的資金流入並不符合美國調整經濟增長模式的最佳利益。"

也就是說,美國的公共、金融機構和個人都必須減少負債程度︰美國人必須多些儲蓄。

不過,對中國來說,不強迫美國迅速地戒掉借貸成癮的習慣也關繫到巨大的自身利益。

中國的出口廠家,過去一年因為全球經濟衰退已經大大縮減,所以不願意再承受美國對中國產品需求的減少。

中國大規模生產機器和美國消費大軍之間的彼此依賴仍將繼續作為世界經濟一個重大的基本事實而存在。

因此,盡管中國當局恨不得能有別的貨幣,而不是美元來保存手上的外匯儲備,(周小川也大力推動提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成員國設定的儲蓄貨幣--特別提款權SDR作為美元的替代),但是中國和美國不會輕易,也不會很快就改變他們之間不自在的賣家和用家關系。

來源: aTouchofZen 於 09-07-17 文學城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3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18 20:3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首超8000億

  星島環球網消息:增持依然是「王道」。在5月份再度增持美國國債後,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首次突破800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16日顯示,今年5月中國增持美國國債380億美元,持有總量首次超過8000億,達到8015億美元的水準,繼續居各國之首。

  美短債受寵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數據還顯示,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日本在5月小幅減持87億美元至6772億美元。英國當月大幅增持110億美元,持有總量保持第五位。加勒比海地區減持99億美元,繼續處於第三位,石油輸出國增持34億美元,居第四位。

  而從持有美國證券的結構來看,各國依然呈現偏愛短期證券的情況。數字顯示,當月經調整後,外國投資者凈賣出美國長期證券198億美元,同時凈增持美國短期證券98億美元。其中,國外投資者當月持有的短期美國國債增加531億美元。

  「兩害相權取其輕」

  美國財政部每月中旬公佈的這一數字都會引發國內外人士的格外關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表示,儘管美元存在貶值風險,但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中國現實選擇,畢竟「兩害相權取其輕」。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備受拷問,美元的強勢地位也一再陷入危機。然而,相比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的表現更加脆弱;人民幣雖然被寄予厚望,但實現國際化的路途依然遙遠。因此,在專家看來,國際貨幣體系近期難以改變,而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並沒有受到威脅。

  持有結構繼續調整

  儘管增持的大趨勢並未改變,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結構一直處於調整之中。李揚指出,雖然總量還在增長,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結構已經進行了調整。近幾個月來,中國都在進行買短債拋長債的操作,因為在當前情況下短期債券流動性較好,相對更安全。

  除了期限結構的調整,在品種上,中國也開始增加投資風險相對較高的美國資產。根據美國財政部公佈的2008年數據,除8、9兩月外,中國持續增持美國中長期公司債。但去年下半年的增持規模已遠遠小於上半年。同時,在9~12月,中國連續買入美國股票,12月當月更是買入1.84億美元股票,較11月增加近160%。

  另外,中國對於美國長期政府支援機構債的態度則更為明確:上半年持續大幅增持,7月以來,則完全轉變為持續拋售的趨勢。以2008年11月為例,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員Brad Setser研究發現,中國於去年11月賣出31億美元美國長期機構債,並且減持了50億美元短期機構債。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外匯儲備中佔據較大比例的美元資產開始成為一種隱憂,因此外儲結構的調整迫在眉睫。從目前情況來看,IMF債券的發行或將成為結構調整的一個新選擇。

  本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理事會投票通過了向186個成員及其央行發債的方案框架,將發行1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SDR)定價的IMF債券。在其成員中,中國、巴西和俄羅斯等表示了極大的購買興趣,中國的購買目標將高達500億美元之多。

  有專家指出,除美國債外,IMF債券或將成為中國外匯儲備多元化的又一選擇。

星島環球網 2009-07-17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8: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