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朝鮮核危機究竟誰之過

[複製鏈接]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7-19 07: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於朝鮮和問題的失敗,很多評論者,包括著名的評論員,都認為中國沒有做好。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且是側面。他們很多因此隨著美國人的觀點起舞,要麼說中國應該徹底拋棄朝鮮,要麼說朝鮮如何如何邪惡。但是這些分析都沒有涉及到問題的本質——美國到底想要朝鮮怎麼樣。美國是不是相同朝鮮和平相處這是關鍵。觀察美國的作為,答案是否定的。他只想把朝鮮的核武器弄掉,最好把這國家也弄沒了。不了解這個事情,就談中國的作為是不符合實際的。

讀到一篇文章,覺得談到了問題的實質,特轉貼一下。文中藍色字體為轉貼人所加。



朝鮮核危機究竟誰之過

[2198] (2009-07-17)
http://zaobao.com/forum/pages/forum_us090717a.shtml

  朝核問題近來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7月7日,貴報發表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文章《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應該吸取的教訓》。文章強調,中國不應「視朝鮮問題為美國問題」,而必須認識到朝核問題關係到中國在東北亞最大的國家安全利益,是中國自己的問題。應該說作者對朝鮮問題本質理解是深刻的,對中國國家安全問題關切是溢於言表的。但是該文作者似乎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即美國採取的孤立和軍事威懾政策是引發朝核問題的根源。朝鮮並非中國的「馬仔」,半島核危機的最終走向是取決於美國而不是中國,這也是朝鮮多次撇開中國主導的「六方會談」,直接與美國叫板的癥結所在。

  一、朝鮮三次核危機美國應對失當

  朝鮮核技術主要得益於前蘇聯的幫助。早在60年代初,朝鮮就建了「寧邊原子能研究所」,由前蘇聯培訓了部分核技術人才,並引進了第一座 800千瓦的核反應堆。此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朝鮮建成了從鈾礦開採到核廢物處理的核燃料循環體系。1985年12月,朝鮮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應該說此時朝鮮已經具備了向「核武化」邁進的技術和物質基礎。

  1987年,美國偵察衛星發現朝鮮在寧邊興建了4個核設施,為此美國揚言要對朝鮮核設施進行檢查,朝鮮則反覆聲明它沒有製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時指責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威脅它的安全。雙方各執己見,爭端一度白熱化。為了表明立場,1991年,朝鮮同韓國簽署了《朝鮮無核化共同宣言》,並於1992年1月與國際原子能簽署了《核安全協定》,同意接受核查。由於雙方對核查的對象和結果意見不一,1993年2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朝鮮核設施進行強制性的「特別檢查」決議,美國則宣布恢復1992年暫停的美韓「協作精神」聯合軍事演習,甚至計劃對朝鮮核設施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釀成朝鮮半島「核查」危機。這一強硬舉措,致使朝鮮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半島局勢驟然緊張。后雙方雖有接觸談判,但均無果而終。1994年6月,美要求聯合國對朝制裁,甚至稱,如果朝鮮堅決要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就會轟炸其核反應堆。朝則宣稱「制裁則意味著宣戰」,並威脅要將首爾變成「一片火海」。危機關頭,美國派特使前往平壤與金日成會談,雙方最終達成妥協。朝鮮表示願意半島南北雙方進行高級會談,也願意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7個核設施進行 「核查」,美國則同意停止與韓國的聯合軍演。不久,金日成病逝。南北雙方商定的會談計劃流產。但在金正日的斡旋下,1994年10月,朝美雙方在日內瓦簽署了《美朝核框架協議》。該框架協議明確規定,朝鮮同意凍結現有核計劃,並最終拆除這些核設施。美國則為組建了一個國際財團籌措近50億美元,在2003 年前,為朝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1000兆瓦的輕水反應堆。在建成之前,美國將同其它國家一道,每年向朝鮮提供50噸重油作為補償。朝鮮則承諾將採取措施,實現半島無核化,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此後,雙方也確實為此做出了努力。從1994年10月到2002年10月這8年時間裡,雙方對執行核框架協議情況雖有爭議,但局勢波瀾不驚。

  2002年朝鮮副外相姜錫柱在平壤與來訪的美國總統特使、助理國務卿凱利會談時突然宣布,朝鮮已經秘密恢複核計劃,擁有了核武器。據此向美方提出了停止發展核武器的三大條件:美國不進攻朝鮮;與朝簽訂互不侵犯的和平條約;承認朝鮮現有的經濟體制。要求與美進行一對一的談判。美以朝違反核框架協議為由,單方面宣布停止對朝供應重油。朝鮮則針鋒相對,公開向世界宣布「朝鮮已經開始擁有核武器和其他威力強大的武器」,同時宣布美朝核框架協議無效,解除核凍結,重啟核設施,驅逐國際原子能機構常駐核查人員。2003年1月,朝鮮公開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同時對外闡明立場:一是美進行核威脅,朝不得不重啟核設施,但朝無核研製計劃;二是朝核問題是朝美之間的問題,國際社會的任何制裁都將被視為宣戰;三是美若繼續進行核威脅,朝將保留採取任何手段的權利;四是在美違背與朝約定的情況下,朝將不再遵守有關暫停導彈試射的承諾。美則稱朝此舉是對國際社會的嘲弄。2003年2月,美宣布在朝附近部署和監視偵察機和導彈跟蹤艦,同時宣布對朝實行全面封鎖,並揚言對朝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朝鮮則以退出《朝鮮停戰協定》相威脅,並於當月下旬發射了短程導彈,向美韓施壓。3月再次試射中程導彈。從而使朝美對峙急劇升溫,導致第二次朝核危機。

  在中國政府的斡旋下,局勢有所緩和,朝鮮要求美國作出不武力侵犯朝鮮的承諾是朝「棄核」的前提,美國則提出了朝鮮先行放棄核計劃,並通過多邊對話解決朝核問題的主張。經過多方努力,2003年4月,中朝美三方最終座上了北京的談判桌,後來則形成了「六方會談」的談判機制。由於各方意見分歧較大,朝核問題一直處於僵持狀態。2006年7月朝鮮再次試射遠程導彈,同年10月朝鮮宣布成功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后在中、俄積極協調下,朝美再次坐到了談判桌上,2008年,第七輪六方會談,朝鮮與美達成去功能化協議。同年6月,朝鮮炸毀寧邊冷卻塔,並向六方會談主席國中國提交核計劃申報書。布希政府和朝鮮的關係出現了一些「鬆動」跡象。作為回應,布希政府廢除了用「敵國貿易法」對朝實施的全面制裁措施,並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但與此同時,美仍保留了部分制裁措施,如限制美國與朝鮮進行資產交易等。2009年4月,朝鮮進行衛星發射,並向國際社會作了通報,應該說這是朝鮮方面的進步。但美、日、韓等國疑似朝在為導彈發射瞞天過海,美國重新將朝鮮列為「支恐」國家。在聯合國發表主題聲明譴責之後,朝方則表示拒絕重返六方會談。朝鮮的邏輯是,既然都到安理會去討論去了,那六方會談討論什麼呢?5月朝鮮再次進行核試爆,引起國際輿論一片嘩然。試爆當天,美國總統奧巴馬連夜發表聲明譴責朝鮮「違反國際法」, 「不計後果地挑戰國際社會」,直到今日危機仍在延續。

  從三次朝核危機歷史我們可以看出,朝鮮的核政策一直隨著美國對朝政策的起伏而左右搖擺。在「是否向核武化方向發展」的問題上,朝鮮初期還有點舉棋不定,但隨著美屢屢從強硬立場退縮下來,使朝方逐漸掌握了美國的心理底線,進一步強化了朝冒險心理。客觀上說,朝鮮一再出爾反爾,在核武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有其無賴和非理性的一面,但美日韓對朝政策失當也是朝鋌而走險外部原因。朝鮮一直以來被視為邪惡「軸心國」之一,經濟上遭封鎖、政治上受打壓,朝鮮人民長期生活在貧困和飢餓當中。正是對朝敵視政策,導致解決「朝核危機」的「六方會談」一再破裂。朝鮮也曾在「核武化」門檻的咫尺之遙徘徊過,去年朝鮮還炸掉了寧邊的冷卻塔,做出了「去功能化」的棄核姿態。然而,這一切卻沒有換來美國對等讓步,經濟援助一再落空。日韓作為朝鮮的近鄰,政策上一直追隨美國,使朝鮮更覺孤立無援。韓國總統李明博上台後,廢除了金大中執政時所實施的「陽光政策」,導致朝韓關係急劇惡化。日本過去曾援助過朝鮮,但朝日之間一直圍繞歷史問題糾纏不清,第二次核危機發生后,日本民眾對朝鮮這個鄰居更加厭惡和敵視,致使對朝政策逾加強硬。

  二、主導朝核問題的是美國而非中國

  一直以來,外界對中朝關係有一種錯覺,這種錯覺緣於半個多世紀前的抗美援朝戰爭。然而,歷史的恩怨卻無法取代現實的利益訴求。簡言之,中國要強大就要對外開放,就要同其它國家搞好關係,這就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永遠與朝鮮同穿一條褲子。作為近鄰,中國不希望朝鮮發展核武器,更不希望朝鮮與國際社會鬧僵。但這在朝鮮看來卻是中國的有意疏遠,朝鮮感到了不安,它要發展核武器應對美國不斷加強的軍事威脅。美國覺得朝鮮發展核武器破壞了其威信,威脅到了美日韓的安全,就要對它實施更為嚴厲的制裁,甚至軍事打擊。這就註定了朝核問題剪不斷,理還亂。

  按照鄭永年的觀點,中國此時應當改變角色,主動攬下包袱,並開出了藥方,即經濟上給朝鮮施壓,軍事上承諾給與朝鮮核保護,促使朝核問題逆轉。筆者贊同鄭教授對中美兩國共同利益的判斷,即一個穩定的、無核化的朝鮮半島符合中美兩國的國家利益。但問題是,朝鮮棄核的條件早已作出,中國若此時施加壓力,可能促使朝鮮向更極端的方向發展,甚至引發難民潮。中國的核保護,在朝鮮具備核彈能力的情況下已經失去了足夠的吸引力。朝鮮談判籌碼增加了,要價也提高了,而且其談判的對象只有美國一家。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無論採取何種措施,都難以使朝鮮重新坐到談判桌上來。

  近年來,國內也有學者提出:如果當初我們承諾給與朝鮮核保護,朝鮮還會不會進行核試驗?假設朝鮮有了中國的核保護,會不會接納中國東南沿海過剩的生產線和技術人員支持,完成全面工業化的改革?諸如此類的假設性反思並非沒有道理,只是它忽視了一個前提,那就是美國因素。台灣問題、東海、南海問題到今天的朝核問題,背後無不是美國因素。中國何嘗不想與包括朝鮮在內的鄰國搞好關係,發展經濟,走出一條梯次發展的經濟模式。然而,美國在西太平洋沿岸不斷部署先進武器強化軍事存在、武裝軍事盟國。在美國的「點撥」下,原來與中國有海洋陸地領土資源爭議的國家,紛紛跳了出來,不斷試探和挑戰中國的心理底線。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沒有從維護亞洲局勢穩定出發,卻火上澆油的大肆宣傳「中國軍事威脅」論。換句話說,造成今天半島緊張局勢的,有朝鮮因素,更有美國因素。

  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美國若是真心實意的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就應該放下身架,誠心實意的談,筆者認為朝核問題仍有很大的轉機。至於美打出以「顛覆金氏政權、軍事打擊核設施」相威脅,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顛覆一個金氏王朝,還會產生下一個李氏政權,炸毀核設施卻炸不絕核技術。

  三、讓朝鮮融入世界使其成為正常國家,是朝核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

  在長期政治打壓和經濟制裁下,朝鮮的國際空間被大大壓縮了,在國際社會眼裡朝鮮成了一個「無賴」、「非理性」國家,而在朝鮮眼裡當今國際是帝國主義當道。此種心境,中國感同身受。六七十年代,面對美俄兩個超級軍事大國的威脅,中國也曾走過「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之路。因此,要想使朝鮮從非理性走向理性,唯有讓朝鮮融入到世界正常國家之列中來。對朝實施經濟制裁和政治打壓本身就是個錯誤,軍事打擊更無助於朝核問題的逆轉。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朝鮮的軍事力量雖然微不足道,卻也足以製造一場生靈塗炭的流血戰爭。這也是美國遲遲下不了軍事打擊決心的原因所在。

  朝鮮對中國的重要性美國是清楚的,但維護半島和平主導權卻不在中國手裡。解決朝核問題的總閥在美國而不在中國,只有美國認同朝鮮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所應享有的權利和尊嚴,才有可能使朝鮮重返棄核之路

  文育富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沙發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7-20 1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1392

帖子

573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3
3
古來萬事東流水 發表於 2009-7-20 19:27 | 只看該作者
扯淡,美國還管你生靈塗炭,塗炭又不是美國人。

遲遲下不了軍事打擊決心的原因所在是因為朝鮮背後還有個中國,中國號稱不結盟,跟朝鮮的那個東東卻是實實在在的結盟鐵證。
和諧!和諧!和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