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時寒冰:開發商的狂歡是民眾的不幸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9-7-19 1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按:

半年之前,本壇曾有一篇關於4萬億拉動內需的帖子,我跟帖評論:把這4萬億用於醫療衛生保障,教育事業,把老百姓的銀行儲蓄置換出來消費,以此拉動內需。並且預測如果不這樣,在2009年的下半年房價就會上漲,果然不幸言中。

前幾天,看了中央二台關於房價的視頻,是時寒冰,牛刀等人PK潘石迄們和一幫無良學者,那些利益集團的嘴臉十分醜惡。更為嚴重的是,某高官居然把房地產業又原來的支柱產業改說成重要的支柱產業。

事實上,房地產業企業統統倒閉對中國經濟,對中國老百姓才是絕對有好處的,根本不可能發生所謂的金融危機的。因為中國房地產業的供給和購買的資金都是銀行的貸款。如果房產企業倒閉,那麼買房者就可以按房屋開發的成本價購房,這樣銀行能夠很容易收回貸款,老百姓可以用省下來的錢用於消費以拉動內需。以時文中的數字為例:如果地價是500元/m2,那麼把建設成本,配套費用等一切成本算進去,也就是2000元/m2.既房價是2000元/m2.而開發商的價格最低也在5,6千一平方米,有些地區甚至更高。那麼開發商向銀行貸款2000元完成了產品。購房者向銀行付6千元時,有4千元實際上是付給了開發商(這實際上是開發商的暴利),2千元是替開發商還了開發商在開發物業時的銀行貸款。如果開發商完蛋,那麼物業將被銀行收回。對銀行來說,他只需要以2千元的價格把房屋出售,就安全地收回貸款,而老百姓則可以以2千元的成本價購得房屋,剩下的4千元可以用於消費,刺激內需。金融危機只有當購房人無力償還那2千元時,才可能發生。

現在房價漲上去了,利益集團有開始又一輪對人民掠奪了。



時寒冰:開發商的狂歡是民眾的不幸



——高房價將制約中國經濟復甦
作者:時寒冰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3579    更新時間:2009-7-18   頂 熱 薦  ★★★ 【字體:小 大】


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從2008年的低迷中迅速回暖。統計顯示,今年1-6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41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7%;商品房銷售額15800億元,同比增長53.0%。有些開發商近期為上半年的驕人業績大擺慶功宴,獎金論袋子裝,明星找最紅的請,一次花費上億元。  

開發商的慶功宴,是建立在民眾痛苦基礎之上的。2009年以來,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連續四個月上漲。其中,3月份環比上漲了0.2%,4月份環比上漲0.4%,5月份環比上漲0.6%,上漲速度明顯在加快。

具體到地方,房價漲幅更為驚人。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資料統計顯示,北京6月商品房住宅成交均價為每平米13302元,比今年1月份上漲了2864元,漲幅為27%。廣州樓市漲得更猛。5月份,75%的樓盤價格已經回到2007年水平。其中,高端市場,短短三個月上漲23.6%。

房價上漲,意味著民眾為了買房,不得不承受更大的成本——當然,這不僅僅是民眾所承受的成本,同時,也是中國經濟不得不承受的巨大成本。 

儘管開發商百般遮掩其暴利真相,但是,相關細節還是清晰地把真相表露出來。著名的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樓盤,據報道,其銷售累計合同均價為每平方米14297元,地價僅為604元/平方米,僅佔到目前房價的4.2%,即使加上建築成本,開發商所獲利潤也是以倍計算的。近日又有媒體披露,銷售價格在8000-9000元/平方米的恆大御景半島,樓面地價不過450元/平方米。開發商總是喜歡把過去低價拿的地,"折算"成現在的高地價核算成本,給人一種房地產開發企業微利的印象,這種移花接木之術實在太蹩腳了點。  

那麼,這些年來,民眾為高房價,為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暴利(前者賣房後者賣地)付出了多大代價呢?2000年至今,最保守的估計也超過10萬億元!比兩個4萬億救市計劃還要多。倘若這些資金不被既得利益集團掠奪,中國的內需何以長期萎靡不振?  

可想而知,當這些巨額利潤集中在開發商和地方政府手中的時候,對民眾購買力的蠶食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內需屢拉不起,中國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遠遠小於發達國家,也與此有關。財富向少數人集中的結果,是貧富差距的拉大和中國消費能力的下降。  

與其他商品不同的是,住房是一種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特殊商品。在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住房都是與政府的公共政策密切相關的。政府必須建造足夠多的保障性住房,減輕民眾的負擔,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同時也平抑房價。  

而在中國,政府作為土地的唯一供應者,享受著高度壟斷下的土地增值收益;開發商作為住房的壟斷性供應者,操控著房價的運行。因此,中國的住房市場是高度壟斷下的畸形機制,房價根本沒有任何市場調節的土壤或者條件。那些極端的市場主義者或者因一點蠅頭小利被收買了的不良學者,拚命鼓吹的商品房市場化成果和所謂取消經濟適用房的論調,有意或無意中當了既得利益集團殘害民眾和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根基的幫凶!  

像中國這樣,在房地產供應體系中,開發商一手遮天的情況,在世界上是極其罕見的。因為,在發達國家,開發商供應住房在整個住房供應體系中所佔比例,一般都在25%左右,而保障性住房或者帶有保障性特徵的住房,則佔比非常高。比如,美國含有保障性質的住房,佔了整個住房供應體系的80%(此數據引自馬光遠博士的研究)。再比如,新加坡政府規定,佔住戶總數3%的富人由開發商提供住宅,收取很高的土地出讓金,入住后收取高額物業稅,而對佔住戶總數80%的中低收入者提供由政府控制戶型和房價的房屋。同時,對佔住戶總數8.5%的困難戶供應由政府補貼的60-70平方米的房屋,對佔住戶總數8.5%的特困戶租給42平方米左右的房屋,每月僅收十幾新元房租。新加坡設計的這種住房體系,既很好地解決了國民的住房問題,也能有效避免房價的失控——其實,在這種大背景下,商品房的漲跌已經無關大局。  

房價領先實體經濟,在快速高漲聲中復甦,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知道,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我們至今未能找到新的增長點,民眾的收入增長緩慢,加之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的消費能力是受到制約的。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出於對通貨膨脹的恐慌心理去買房,其實是在快速消耗僅有的存量財富,這雖然可以在短期內對房價構成推動力,但長遠呢?  

而且,許多炒房者買房既不是為了自住,也不是為了出租房屋,而是為了賺取差價,一旦對房價上漲的預期淡薄下去,而對房價即將深幅調整的預期上升,這些作為投機品存在的住房,就會被人洶湧地拋向市場,從而,使房價走向另一個極端。  

房價高漲,成為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及腐敗官員的盛宴,他們歡天喜地地豪飲著人民的鮮血。開發商這個最著名的皮包商群體,這個整天遊手好閒的群體,在這場赤裸裸的掠奪者中,大獲全勝,並成為這個社會的富者、尊者。財富分配機制的畸形與可恥,已經淪喪若此。我想問的是,一味沉浸在推高房價所營造的血腥的掠奪氛圍中不能自拔,將把這個民族引向何處?高房價對中國經濟的復甦,必然造成羈絆,而這種羈絆在當下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信貸資金的洶湧注入,為房價製造了一個新的泡沫,一旦泡沫破滅,中國的房價又將走向何方?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有關部門至少應該多關注一下。

後記:

去年我推算中國房價將有一波大跌,但沒有想到這波跌勢如此快的結束。傾一國之力救房價、救幾個開發商的結局,是我曾經想到的,但被我自己推翻了。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這對中國經濟的危害、對民生的危害太大!這對我是一個教訓。在運用利益分析法的時候,必須拋棄一切良好的意願。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判斷趨勢。

一直有一個開發商陳某,每天撰文辱罵三劍客。在鳳凰衛視做節目的事情,我曾經見過他,他說我面熟,說我像某個人,鳳凰衛視的人笑,我也一直微笑著不說話,後來他認出是我。立即像做賊被發現了似的,賊眉鼠眼、目光遊離,像一個手淫過度的變態狂,一刻也不敢正視我,我一抬頭,他眼光就快速躲閃開。所謂邪不壓正。最近,這些人又集中火力開罵。博友們不必理睬這些人,在這個猶如末日的時刻,讓他們自由地狂歡吧。當上帝讓一個集團瘋狂的時候,以後會發生什麼,那是上帝的事情。

附中央電視台的廣告:

「地產三劍客」再聚首

7月26日,著名的地產三劍客,曹建海、時寒冰,牛刀,將在CCTV證券資訊頻道《投資我主張》欄目再度聚首,深度解讀房價再次瘋狂的背景和成因,暢談2009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的投資策略,發布他們的投資主張。

發布時間:2009年7月26日14:00——17:00

發布地點: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67號CCTV證券資訊頻道演播室

搶座電話:010-82024996

現場觀眾席位有限,欲參加者請提前撥打熱線報名!

說明:當下,許多電視節目(包括央視的一些節目)是自負盈虧的,開發商常常主動要求上節目,他們有的是錢,因此,公眾經常能聽到他們的聲音。而三劍客這次參與的節目,央視最頭疼的是經費問題,因此,不得不如此做。三劍客一邊討飯,一邊堅守正義。請各位諒解和支持!三劍客都是成年人,他們如果做什麼,一定有其道理和苦衷。要麼放棄,要麼就得在某些方面入俗,否則,聲音就發不出來。這已經是很悲哀和令人痛苦的事情,多一些諒解吧,拜託!

於2009年7月17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0: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