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哪些水果不宜夏季大量食用?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27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炎炎夏日,不少女仕都喜歡吃各種不同類型的水果,一來可消暑,二來更可幫助消化,什至減肥瘦身。不過,並不是所有水果都適合大量食用。



  荔枝

  荔枝是我國南方特有的佳果,味道十分可口、鮮美。但是荔枝不宜多食,否則可能患荔枝病。因為荔枝所含的單糖大部分是果糖,果糖被機體吸收后須經一系列酶的催化,才能變為葡萄糖供能或轉變為糖元貯存,被組織細胞氧化利用。如果一次食用過多荔枝,攝入過多果糖,導致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含量比正常降低許多而引起低血糖症。因此,荔枝病是一種低血糖引起的急性疾病,表現為清晨發病,常以出汗、肢冷、乏力、腹痛、輕瀉等為前期癥狀,其後突然抽搐、昏迷。若不救治,可於數小時內死亡。尤其是兒童,更應注意不能多吃,否則會嚴重影響健康。

  西瓜

  西瓜性味甘涼,凡暑熱口渴、心胸煩熱,可適當吃些西瓜以解暑清熱;但多吃則不利於身體健康。這是因為,從中醫的理論來看,西瓜性寒,過多食用易造成胃寒、腹滿腹脹、腸胃消化力下降等不良癥狀。另外,西瓜含有極豐富的糖分,多吃西瓜,就會攝入大量的糖分,多餘的糖類物質在體內積存變成脂肪,使體液變成酸性環境,影響人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飲食平衡,使蛋白質、礦物質等攝入減少,從而引起營養失衡。因此,西瓜不宜多吃。

  柿子

  柿子是金秋的時令鮮果。在水果中,柿子的甜味居於首位,被人們稱為「最甜的水果」,而由柿子做成的柿子餅,那就更甜。柿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但柿子也有不足之處,食之過多也有危害。柿子中含有一定數量的單寧(鞣酸),柿皮含量更高,吃柿子時口澀、舌麻就是單寧收斂的緣故。單寧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在胃內易與胃酸結合,從而凝固成塊,鞣酸與蛋白質結合易產生沉澱,故久吃多食特別是空腹吃未去皮。



  山楂

  山楂酸甜可口,具有消食化積的特殊作用,是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的最佳果品之一,但食用過多是有害無益的。山楂食用過多會傷人中氣,因為山楂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果酸等成分。從食物藥性來看,山楂味酸甘。古代醫學中就有記載:「山楂破氣,不宜多食。多食耗氣,損齒。」山楂是破氣去積滯之品,平素脾胃虛弱或正服食人蔘等補氣葯的人不宜食用。兒童處在換牙時期,如經常大量食用,對牙齒的生長不利,而且影響食慾。因此,山楂不宜食用過多。

  香蕉

  香蕉是香糯可口的水果,因而有些人一次大量食用香蕉。殊不知,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香蕉中含有較多的鎂、鉀等元素,這些礦物質元素雖然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但若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攝入過多,就會引起血液中鎂、鉀含量急劇增加,造成體內鉀、鈉、鈣、鎂等元素的比例失調,對健康產生危害。此外,多吃香蕉還會因胃酸分泌大大減少而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和情緒波動過大。因此,香蕉不宜過量食用。

  蘋果

  蘋果味道酸甜鮮美,營養豐富,食用方便,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故深受人們的普遍喜愛。但如果過量食用或暴食蘋果也可能會帶來許多弊病。這是因為,蘋果含有大量的糖類和鉀鹽,其中每百克蘋果含100毫克鉀,而含鈉僅14毫克,鉀與鈉比例過於懸殊,攝入過多不利於心臟、腎臟健康。特別對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腎炎、糖尿病的病人更是加重了心臟和腎臟的負擔,不利於健康。因此,蘋果不宜過多量食用,一般食用量為每日1-2個為宜。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

主題

98

帖子

2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9
沙發
魯公子 發表於 2009-6-29 01:15 | 只看該作者
我能反問一句:什麼水果宜大量食用的?

作者可能吃了大量水果引起腦萎縮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3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6-30 1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5

主題

872

帖子

34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1
4
清思 發表於 2009-7-22 10:46 | 只看該作者
對啊,關鍵是要把握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5: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