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首都機場偷渡案揭秘: 蛇頭不斷發展機場內鬼隊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聞來源: 檢察日報      2009年7月16日   敬請注意: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觀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熙熙攘攘的人群,頻繁起落的航班,穿梭往來的車輛,繁忙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專門做偷渡生意的蛇頭與機場「內鬼」打通了一條通向國外的偷渡暗道,不到兩年的時間,8次將13人成功偷渡至加拿大。

2009年6月17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宣判,參與組織偷渡的18人分別以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罪,被判處不等的有期徒刑。

壹 這起偷渡案的破獲有很大偶然性

2007年12月28日15時30分,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航)的CA991次航班巨大的747B400型飛機停靠在機場停機坪國際泊位。再過半個小時,這趟航班將飛往加拿大的溫哥華。

 此時,一輛擺渡車緩緩駛來,車上載滿了準備登上此次航班的乘客。與其一同到達的,還有一輛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貨航)負責進機場運送包裹的「奧拓」牌內部工作用車。當上百名乘客從擺渡車上湧出時,奧拓車裡4名神色慌張的男子也緊跟著下了車,混入登機的人群中,人群中有4個外國人分別交給這4名男子一張這趟航班的登機牌。

從「奧拓」車出來的這4名男子沒有注意到,飛機下面還站著兩名邊防檢查人員。邊防檢查人員查驗了所有準備登機的人的護照和登機牌,他們驚訝地發現,其中有4名中國男性旅客沒有去加拿大的簽證,他們手持的登機牌姓名與護照不符。事後得知,這4名中國男性旅客就是從內部工作車上走下來的那4個人。

「他們這是要偷渡!」邊防檢查人員迅速把這4個人控制住,然後按照規定交給警方。

原來,這4個人均為福建長樂市人。3天前,通過一個不知道姓名的蛇頭安排,他們來到北京,準備偷渡到加拿大。蛇頭向他們每人收取了人民幣50萬元的「偷渡費 」。到北京后,又由一個不知道姓名的男子安排在首都機場外,搭乘機場的內部工作車,繞開了普通乘客必經的海關、辦理登機牌、邊防檢查、安全檢查、登機牌檢驗等5道關卡,來到停機坪。4個從擺渡車上下來的新加坡人交給他們每人一張登機牌,他們是蛇頭雇來的「托兒」,交出登機牌后,這4個新加坡人乘坐那輛「奧拓」牌機場內部工作車,很快就離開了停機坪。

警方迅速展開調查,找到國貨航北京運營基地的所有貨運司機,讓4名偷渡者辨認,結果,司機趙同寶被指認出來,很快,組織這次偷渡的其他人員一一浮出水面:

安排偷渡者到京的蛇頭是香港人鄭德端(在逃),4名新加坡人由他雇來;扮演「內應」的是首都機場航空安保公司西區業務部四科通道警衛員朱永林、國貨航北京運營基地國內室、國際室司機米長山,另外還有4名機場內部工作人員協助作案。

據偷渡組織者交代,按照事前計劃,如果飛機下面有邊防檢查人員,偷渡行為取消。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在這次行動中,負責望風的兩名「內應」是剛加入這個偷渡團伙的新手,缺乏經驗,再加上前幾次偷渡都很順利,使這兩名「內應」麻痹大意,結果導致這次偷渡行為敗露。

辦理此案起訴工作的北京市檢察院二分院檢察官季紅海告訴記者:「這個偷渡團伙共涉及6名外部人員和12名首都機場工作人員,他們周密協作、精確配合,設計了一個看似天衣無縫的偷渡方案。這起偷渡案的破獲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不是登機前機場邊防檢查人員查驗,這4名偷渡者就矇混過關了。若不是出於偶然,他們也許還會繼續下去。」

在近兩年的作案時間裡,這個偷渡團伙僅有兩次失手,共有6名偷渡者被截獲。這6人都是來自福建的農民,他們看到家鄉有海外關係的兄弟姐妹都富裕起來,也夢想自己到國外能夠過上舒適富足的生活。於是,他們借來巨額費用,被蛇頭騙到北京偷渡,案發後不僅美夢破碎,他們的家屬還要背上償還巨額債務的沉重負擔。

貳 「內鬼」接應,5道關卡等於零

蛇頭鄭德端與朱永林和米長山等人合作組織偷渡,還有一個重要的「合作者」不可或缺,他就是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工人周壯。

2006年,周壯和幾個空姐在歌廳唱歌時,認識了鄭德端。鄭德端是職業蛇頭,早就策劃接近首都國際機場內部人員,以發展實施偷渡的內線。他看出周壯是一個想撈外快的人,便開門見山表示要與其合作組織偷渡,並承諾每成功協助偷渡1人即給他10萬元的好處費。

周壯見有利可圖,根本沒有考慮後果,便一口答應下來。

經鄭德端介紹,周壯認識了福建省長樂市的蛇頭盧建明,此後,三人開始合作。鄭德端和盧建明主要負責尋找聯繫偷渡者,周壯負責實施首都機場偷渡的具體事宜。

為了使偷渡順利進行,周壯找來了在首都國際機場安保公司工作的劉海兵為幫手。

「周壯給人的印象,是一個非常善於謀划的人。」檢察官季紅海告訴記者。

周壯接手偷渡的活兒之後,他感到,首先需要解決進入國際航班登機口的問題。

周壯與同夥想出一個辦法,他們安排偷渡者購買國內機票進入國內候機區,在衛生間換上機場工作人員的制服及胸牌,然後從員工專用通道進入停機坪,由貨運公司運營專用車司機將他們送到飛機的廊橋下,再買通監護人員,讓偷渡者進入廊橋,這樣躲過了登機口檢驗的關卡,就可以直接登機了。

2006年2月3日,CA991國際航班準備起飛飛往加拿大,乘務長突然發現機艙內的乘客竟然比核定人數多出兩名,經查,多出的那兩個人根本就沒有這次航班的機票,也沒有護照,經過檢查,他們所持的登機牌是偽造的。

這次事件之後,周壯與劉海兵又設計出一套更加「縝密」的方案,找外國人當「托兒」,購買國際機票走正常通道換取登機牌,然後進入機場廊橋。偷渡者還是按上一方案的模式,身著工作人員制服及胸牌進入廊橋。雙方在廊橋會合后,被重金收買的外國「托兒」把登機牌交給偷渡者,然後再把那些個外國「托兒」安排乘坐機場的工作車接出,偷渡者持外國「托兒」的登機牌登機。這樣就避免了乘務長清點人數時多出人的問題。

但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當著眾多旅客的面,一伙人一邊交換登機牌,一邊脫下機場工作人員制服登機,未免太招搖了。

周壯發現,並不是所有國際航班都從廊橋直接登機,還有不少航班,使用擺渡車將乘客送到停機坪再登機,這樣登機方式的檢查相對寬鬆一些。於是,他們找到了一個風險更小的方案:

安排偷渡者乘坐機場工作車進入停機坪內的飛機舷梯下,外國「托兒」和其他登機乘客從擺渡車下車,趁亂外國「托兒」將登機牌交給偷渡者,然後安排外國「托兒」 乘坐機場工作車離開。當然,這些偷渡的人和那些外國「托兒」事先要記住對方的特徵,以便到時候能夠對號入座,不至於搞錯了對象。

這樣一來,偷渡者繞過了海關、辦理登機手續、邊防檢查、機場安檢以及檢驗登機牌5道關,又保證了那些外國「托兒」安全撤離,還省去了偷渡者脫換工作服的麻煩。

  叄 機場工人的通行證可以暢通無阻

靠這個方法,周壯等人順利實施了一系列偷渡活動。

為了便於操作,周壯等人還不斷發展機場「內鬼」的隊伍,案發時這個隊伍已經發展了10多個人,他們分工配合,組織周密,配合得相當精確。

那些偷渡的福建農民,彼此互不相識,他們渴望偷渡到傳說中的宜居天堂加拿大,過上舒適富裕的日子,為此,他們不惜拋棄雖然清貧,但是安逸的家鄉生活。為尋求富裕的生活,他們鋌而走險,不惜觸犯刑律,踏上偷渡這條路。

這個偷渡團伙與偷渡者商定,把偷渡者送上飛往加拿大的航班就算偷渡成功,至於偷渡者在下飛機時能否進入加拿大境內,則不是蛇頭和「內鬼」考慮的事。

蛇頭落實了偷渡者后,每個偷渡者付給蛇頭50萬元左右的人民幣作為費用。蛇頭與「內鬼」約定,每成功偷渡一人,蛇頭付給周壯等人10萬元左右的酬勞。周壯自己留下五六萬,將其餘部分分給其他參與人員。每次偷渡行動,凡參與人員,多的獲利幾萬元,少的也有2000元。

組織偷渡時,周壯、劉海兵等人主要負責與蛇頭及偷渡者聯繫,並在行動中擔任總指揮。負責運送偷渡者的工作車司機運送偷渡客到飛機舷梯下時,另有人開工作車在附近停機坪內轉悠,充作現場指揮。還有的貨運司機裝做查看包裹單,登上飛機查看情況。

到後來,擺渡車司機也被周壯等人「拿下」,成為偷渡的參與者,直接聽從周壯等人的安排和指揮,確保擺渡車和偷渡者乘坐的工作車一同抵達飛機舷梯,以便「托兒」與偷渡者趁亂交換登機牌。

一次,外國「托兒」抵達機場準備「調包」,負責放風的兩個偷渡團伙成員突然發現,邊防檢查人員在現場,他們毫不猶豫地撤銷了這次的偷渡行動計劃。還有一次,外國「托兒」在登機前未能與偷渡者準確接洽,只好登機飛出中國國境,在國外機場睡了一夜后,乘次日航班又返回中國國境。

蛇頭雇的外國「托兒」大部分是新加坡人和韓國人,他們與中國人長得比較像。蛇頭雇的「托兒」從來不重複,每次都要換新人,其中有3名在中國留學的韓國留學生就曾充當了一次「托兒」,蛇頭付給他們每人4000元人民幣作為酬勞。

參與偷渡的外國「托兒」,既然辦理了出境手續,護照上蓋了出境章,但是並沒有出境,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外國「托兒」完成「使命」被送出機場后,蛇頭們會偽造一枚出境註銷章,蓋在「托兒」的護照上。出境註銷雖然在邊防檢查電腦里有記錄,但是由於出境註銷現象很普遍,對安全威脅不是很大,所以邊防檢查時,不是對每個護照上的註銷章都必須進行電腦查詢,所以偷渡團伙比較順利地就能夠矇混過關。

這個偷渡「一條龍」犯罪團伙運營兩年多,後來因為分贓不均,內部產生了矛盾。一次,蛇頭邀請多名參與偷渡的機場「內鬼」及其家屬赴深圳遊玩散心,酒後透露了發給周壯、劉海兵等人的報酬大大多於其他人,令其他參與者心生不滿,於是,團伙成員朱永林和米長山脫離了周壯和劉海兵,招錄新人、另起爐灶,繼續與蛇頭合作。2007年12月28日案發,就是因為朱、米招的人沒有歷經偷渡風險的足夠經驗,忽略了邊防檢查人員,沒有及時收手,致使事情敗露。

檢察官季紅海告訴記者,周壯雖然只是一名工人,但他手裡通行證的許可權卻很大,幾乎機場所有的地方都能到達。劉海兵、朱永林等人的身份是國內航班區安保人員,他們的通行證在國內國際航班區也都暢通無阻。進出停機坪的車輛,通過檢查崗時,只要一舉通行證即可通過,檢查崗不查看車上人員,也從來不作登記。停機坪上,無關工作車來迴轉悠,也沒有人查看。

這些管理上的疏漏讓偷渡團伙鑽了空子。作為國家的門戶,首都國際機場方面對此似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加以整改。

季紅海還告誡,偷渡是違法犯罪的事情,國外也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發財,這條路千萬走不得。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9: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