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日報:看看韓國 想想台灣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16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台北7月15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報載韓國與歐盟宣布,雙方就締結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獲致協議。這是韓國繼與美國、智利、新加坡、印度、東協等國簽署FTA後,再一次拓展國際經貿領域。韓國目前也正與日本、中國大陸、加拿大、墨西哥等國洽談FTA,若是這些談判均能獲致成果,韓國將成為全世界自由貿易的樞紐國家。  

  社評說,看看韓國,想想台灣,若是台灣持續無法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FTA或類似的協議,享有FTA所帶來的關稅及投資方面的優惠條件,恐怕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會被韓國產品大幅超前,屆時台灣經濟會有被邊緣化或是空洞化的危機,政府應儘速思考因應政策,以免國際貿易市場被韓國全面取代。  

  眾所周知,韓國與世界主要貿易國家簽署FTA後,對於台灣會有兩方面的負面影響:首先是貿易移轉效果,韓國與簽署國家間彼此關稅稅率會採取優惠措施,未簽署國家生產的相同產品,要徵關稅,價格相對較高,外貿市場就會被搶走,此即貿易移轉效果。  

  另一方面是投資轉移效果,韓國與簽署國家間的生產資源可以免關稅相互流通,此舉會大幅降低廠商之生產成本,增強其國際競爭力,所以會吸引外資投資,以獲得相對廉價的生產資源,同時並享有關稅優惠出口,及爭奪區內擴大的消費市場,此即投資移轉效果。  

  社評指出,面對韓國與其他國家簽署FTA所造成之貿易移轉與投資移轉的雙重效果,台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及空洞化的雙重危機。尤其是韓國是台灣主要的國際貿易競爭對手,雙方在電機設備及零件、光學照相等儀器及零附件、塑膠及其製品、機械用具及其零件、有機化學等產品均處於高度競爭狀態,若是韓國產品再取得關稅上的優惠,台灣產品的不利競爭局面會更加嚴重。  

  當今之計,台灣唯有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FTA,才能化解韓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FTA所帶來的壓力。然而,過去政府也曾努力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但目前僅與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宏都拉斯五個與我有邦交的國家簽署FTA,這些國家二○○八年與台灣的貿易總額僅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0.167%,效益有限,台灣更該努力的是與台灣貿易金額較多的對象,包括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等才更具意義。  

  社評說,政府努力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成效有限的主因舉世皆知,即是兩岸關係的緊張對立,所以與中國大陸洽談自由貿易協議是斧底抽薪之計,只要台灣與大陸洽簽任何形式的自由貿易協議,如政府目前提出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FTA的外在政治障礙就比較容易排除,台灣才有可能就純經濟的角度來與其他國家洽談。  

  例如,自去年馬英九就任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歐洲商會就支持台灣與歐盟簽「貿易提升措施」(Trade Enhancement Measures, TEM),增強雙方的經貿關係。而東協秘書長蘇林也表示,兩岸必須達成某種相處方式,東協才會同時與兩邊交往與合作,也才有可能提升與台灣的合作關係。  

  目前台灣除了面臨來自韓國的競爭壓力外,「東協加一」也對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造成影響。二○一○年「東協加一」成立後,大多數東協國家產品可免關稅進口大陸,而台灣出口大陸之石化、機械、汽車等產品要徵6.5%至14.9%不等的關稅,廠商是處於不公平的貿易環境下經營,在目前全球經濟處於「微利時代」的狀況下,6.5%至14.9%的關稅著實會對廠商經營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與大陸洽簽ECFA,降低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的確有其急迫性。  

  社評指出,面對韓國屢屢在國際貿易場域上獲致重要成果,再加上「東協加一」的成立,台灣若不急起直追,恐怕會有如大前研一所說「不進軍中國,台灣靠邊站」的危機。看看韓國,想想台灣,希望政府能儘速加強與民進黨及台聯等在野黨的溝通,化解台灣內部的政治阻力,讓這項有助於兩岸經貿往來的協議能儘速推動實施。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沙發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17 02:12 | 只看該作者
大前研一:不進軍中國大陸 台灣靠邊站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78459

  中評社台北7月13日電/曾預言過蘇聯崩潰、日本經濟將大幅萎縮的日本策略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接受聯合報記者專訪時再度預言:中國經濟規模將在二○二五年、二○五五年時成長為現在的五倍與十倍,台灣對大陸的經濟對策已落後其他國家五年以上,再不好好思考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對策,台灣只有靠邊站。

  大前研一將在廿日接受工商協進會與經濟日報邀請到台北訪問,廿一日並將以「全球經濟與兩岸合作展望」為主題發表演講。

  這位出過一百七十本書、到過韓國、台灣各兩百次以上的大師,對台灣的期待特別殷切。他說,五年前他出版了中國三部曲著作,特別提醒台灣要重視中國市場,但卻被台灣當局視為洪水猛獸,現在的馬英九政府努力挽回這五年的空白,需要花更多時間精力。

  大前研一向來強調,經濟沒有國界,特別是通信、金融與服務業。台灣在馬政府上台後,雖然加速與中國大陸三通,但在這些重點行業上,仍有許多阻隔,他說:「台灣應該加緊與中國談判,補足這些部分,不然在中國強大以後,台灣想要再與中國談就太遲了。」

  他認為,不管台灣未來是要獨立或統一,現在都要加緊補充自己的實力,中國發展過程中,台灣最有優勢可在中國市場獲利,不能缺席。以後中國也會改變,兩岸關係未來或許會朝著大英國協或歐盟方式發展,就像英法德都是歐盟成員,或許會是新的國家發展模式。

  他也提出「十趴『國家』」的概念,就像加拿大與美國,德國與瑞士,英國與愛爾蘭的關係一樣,台灣依附在十倍大的中國大陸市場之下,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對陸資七月開始登陸台灣的問題,大前認為,不能夠無限制的讓陸資進入台灣,因為以中國大陸的實力,很容易透過股市操作買下很多台灣產業,這點連日本都很警戒,台灣也要注意。他說,日本其實也沒有對策,但是像鋼鐵公司這種日本以政策保護的企業,不能隨便被買走,台灣必須及早防範。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