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教中的人類智慧與教徒的知障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5622

帖子

359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9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qionghua 發表於 2009-7-15 0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上一個貼子,恐怕被當成純為盒子搖旗吶喊了。再寫這一個貼子玩,歡迎大家再來這裡各取所需哈。

我的看法是,宗教完全是人創立的,跟超人類的佛、上帝沒有關係。所以宗教里有人類的智慧,也有人類思想的糟粕。或許是人類的智慧太樸素了吧,一些基、佛兩教教徒(或者學徒)對他們宗教里超人力量的膜拜達到了頂點,卻把那些可貴的人類智慧拋棄了,而這些人類智慧卻正是那些個超人力量所要教給它的教徒和學徒的。比如說,要深入行為本質而不是看表面。

我在上個貼子里說了,這裡還要再說一遍我的觀點。按照佛經的記載,「佛」曾經反覆強調,那個叫做「佛法」的東西,只是名字叫做佛法。以名相求法,只能離法越來越遠。這起碼在說真正的「佛法」並不在於那個寫著「佛法」兩字的標籤。只要思維和行為符合「佛法」,就是「佛法」(當然,什麼樣的思維和行為算符合,又是另一回事),哪怕標籤上寫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大蔥白菜甚至基督徒。只看標籤不見內涵,按照「佛」的說法,是被「佛法」這個標籤蒙蔽了認知,被表面現象忽悠了對本質的認識。

所以,我一直以為,學佛是不在意標語口號的,只要是自自然然地行出了中道,管他貼著什麼標籤呢。可是在這個論壇里,很奇怪,一些自稱學佛的人單純為了「佛法」這個標籤,執著地論戰。這類論戰不管貼子的內容,只看「反佛」、「諷佛」跡象,喜歡只對跡象說話,猜疑重重,不看內容內涵,彷彿這裡有一個反佛組織似的。換句話說,這些人眼裡只盯著「佛」這個被「佛」不屑的名號,不好好思考一下內涵是否符合所謂的「佛法」。「佛」在《金剛經》里苦口婆心、翻來覆去、不惜左一品右一品地強調破除名相、如何安心,真算是白費心了。這些人算不算是抗著「佛法」反「佛法」呢?要不,這些人是假學佛的?當然,學佛的人可以不認可我的理解,這也算我的一家之言,看出的一層意思吧。

令人玩味的是,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基督徒裡面。

按照聖經的說法,耶穌就是道路,就是真理。又說要行出耶穌來。那不就是要人們行出道路和真理來嗎?最起碼就是要不傳播謊言嘛。

可是這個論壇里的基督徒也很怪,把「基督」這個標籤,看得比真理還重。就是因為有了這個標籤,能不顧事實蹬著眼傳播謊言並為此找出種種借口,同時也為傳播謊言的兄弟姊妹主內肢體找借口。有了「基督耶穌」這個標籤,壞的能說成好的,黑的能說成白的;沒了這個標籤,也能反過來說。真是標籤下面想怎麼說都行。

我一直認為,宗教里有很深的智慧,是人的智慧,不是上帝的智慧也不是佛的智慧。雖然這些智慧被上帝和佛的光芒掩蓋和扭曲了。聖經也好,佛經也好,有對人類社會發展中所遇到的種種現象和問題的深刻總結(天堂地獄西方極樂東方琉璃世界六道輪迴,還有什麼念佛上西天、信了就上天堂永生等等不在此列,在我看來完全就是迷信,還給了無恥之徒利用的機會)。所以,這些經書要用人的觀念,要用人類社會的觀念來解讀。兩個宗教的經文里,都反映了人類的這樣一個思想總結:行為比什麼都重要,本質比什麼都重要(當然也有什麼信了上天堂,信了念佛發願上西天之類的糟粕總結)。荒謬的是,信徒和學徒們偏偏行出了標籤比什麼都重要,比真理重要,比行為、本質重要。

一個人,扎紮實實地生活,利己利他,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得失,從容面對生死,言行也能感染周圍的人。比一個刻意追求「佛法」和傳播「佛法」標籤的人,處處用貼著「佛法」標籤的條條框框管束自己的人,面對六道輪迴患得患失的人,一心想成佛出苦海的人,一心考慮未來得好報而「盡量」行善的人,一個為了往生極樂世界苦苦念佛的人,一個為了「佛法」而「佛法」的人,哪個更符合行中道的「佛法」?

同樣的一個人,比一個信了耶穌這個「道路」和「真理」卻面對事實坦然撒謊顛倒黑白的人,一個為了上天堂追求自己幸福卻能對自然災害中死難的同胞說出一番「上帝對不信的人的懲罰」的人,哪個更行出了耶穌的樣子,行出了道路和真理?行出了愛?

這些教徒學徒們以實際行動表明,信什麼並不重要。自自然然、清清爽爽地做人,好過糊裡糊塗地信什麼超自然的上帝和佛陀扭曲自我、失去人最寶貴的東西。
珍愛生命,遠離毒教!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沙發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9-7-15 02:35 | 只看該作者
瓊姐好帖,高見。怪不得說評價宗教還是算無神論最透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283

帖子

29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3
3
從不迷路 發表於 2009-7-15 02:38 | 只看該作者

我上一個貼子,恐怕被當成純為盒子搖旗吶喊了。qionghua 發表於 2009-7-15 02:27


只有不是來討論的某些個別人才這樣看的。無論你討論什麼,想爭鬥的人總是在字裡行間看到爭鬥,不必理睬。
我自己覺得不迷路,可有人叫我小迷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283

帖子

29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3
4
從不迷路 發表於 2009-7-15 02:42 | 只看該作者
和我想的基本一樣,就是比我深刻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5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7-15 02:52 | 只看該作者
本來這周超忙,不想多花時間在這兒,但看到瓊花的好帖,便又忍不住跑來。你的理性讓我慚愧。希望每天都能讀一篇你的帖子。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6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7-15 04:28 | 只看該作者
瓊姐有水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7
kickbird 發表於 2009-7-15 06:54 | 只看該作者
本來這周超忙,不想多花時間在這兒,但看到瓊花的好帖,便又忍不住跑來。你的理性讓我慚愧。希望每天都能讀一篇你的帖子。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7-15 02:52

就連我這不知道慚愧的也有點慚愧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4
8
漢紳 發表於 2009-7-15 08: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漢紳 於 2009-7-15 08:34 編輯

佛教和基督教是完全不同的
佛主(佛陀)本身是人,佛教重在人的行為、修行。固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

耶和華、耶穌可不是人哪,基督教重在信神、順服神。信了神,殺那些不信的人,剷除異教,乃是神的吩咐。

所以,佛教與基督教一起討論,視乎不太妥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9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09-7-15 09: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隔岸觀火 於 2009-7-15 09:23 編輯

按照聖經的說法,耶穌就是道路,就是真理。又說要行出耶穌來。那不就是要人們行出道路和真理來嗎?最起碼就是要不傳播謊言嘛
qionghua 發表於 2009-7-15 02:27

「路」與「陸」諧音,「陸」就是6。道,音同「倒」,「倒陸」就是9。馬利亞曾讓耶穌變酒,耶穌說,我的時間還沒到,不過,還是變出了酒。
耶穌說的「時間」是什麼時間?就是他在十字架上斷氣的時間。耶穌於「申初斷氣」,對此,我曾證明過它構成了一個「LX」的符號。實際上,申,就是第九個生肖。
LX中的X,如果換成中國數字,就是L+,這個符號可以變成一個英語單詞:LAND(陸地)。
LX中的L,其小寫為I,這樣,LX可以變成IX,這是羅馬數字9。這就是「道路」。
人是一種陸上動物,由於「陸」是六的大寫,所以,基督徒說,上帝第六天造人。其實他們也不懂為什麼,只是奉命傳給中國人,讓中國人去解析。對基督徒來說,搞不懂就「跳過去」,(哈哈),反正他們只管「傳道」,不管建橋。
人為什麼要生活在陸地呢?因為第六個生肖為蛇。 按上帝的咒詛,蛇的頭要與女人的腳相交。人都是有腳的,但男人也是有腳的,為什麼只是女人?
因為「這個女人不尋常」。這個用亞當的肋骨所造的女人,只是名字叫女人,並非女性。這也女人吃了禁果,就成了「夏娃」,意思是「萬眾之母」,所以,人類都是由她而來的。她的腳也就是人類的腳。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0
hellman 發表於 2009-7-15 23:54 | 只看該作者
宗教也好政治也好,如果有既定方針,不許更改就麻煩了. 如果認為古時候的東西比現
代先進,好,要視為不變的改變真理就更遭了. 中國最近變好了,就是放棄了共產主義
教條. 美國如果不放棄他們的資本主義教條,也不行. 建立吸收先進東西的機制,准
備放棄落後的東西才能進步. 就像汽車有方向盤,隨時準備調整方向,才行. 瑣死方
向盤固定一個方向,只有死路一條. 看基督教和佛教也應該這樣看. 基督教認定聖經
是真理,2000前的東西是真理, 不能變. 信他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如果變就好,佛教
有變的基礎,不排斥變. 這兩教的教條控制的信徒就可想而知.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11
kickbird 發表於 2009-7-16 04:48 | 只看該作者
愛因斯坦說,妨礙我學習的唯一障礙就是我的教育。
我們的知障就在於智慧本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12
kickbird 發表於 2009-7-16 05:28 | 只看該作者
多聞與所知障

聖嚴法師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說不能做。聰明人和知識分子尤其是這樣。這些人讀書讀得多,有機會認識很多人的思想見解,加上天生聰明,能舉一反三,可以說得比別人更好。但是,檢查他們的行為,往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他們雖然很肯定宗教對社會人心的教化意義,但是他們自己並不信教。他們覺得宗教是一種社會現象,也只是一種心理現象。

  但是對社會各階層的大部分人來說,宗教可以撫慰人心、安定社會,所以是很好的教化工具。而他們認為自己有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道德標準,不需要宗教的引導與支持。這種現象可說就是「所知障」或「知見障」。

  「所知障」是被自己原來的知識學問蒙蔽,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以這個觀念的框架來批評、否定宗教,妨礙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實踐和內心的體驗。他們自認為是站在純客觀立場,其實,局內人可能不客觀,而局外人不明就裡的評論,也未必就能客觀。怕就怕所知不多而自以為無所不知。不但對他自己形成了障礙,也可能誤導他人而成為信仰宗教的障礙。

  一般來說,學文科的中國知識分子,比較傾向於無宗教的立場,似乎接受人文主義思想的人,就容易認為宗教信仰與現實人生並不契合,尤其對於佛教會有若干偏見。比較起來,學理工科學的除了堅持唯物史觀的人,反而容易接受宗教;所以,也不可說學問好的人就有所知障,就像許多博覽群書的人,依舊會選擇一種宗教來做終身的依歸。近年來,像這樣的風氣,不論在國內或國外,知識分子信佛學佛,已經越來越多了。

  《楞嚴經》裡面有一段阿難尊者的自述之詞:「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阿難是眾多弟子當中學問最好的一位,但是他發覺自己對佛法只停留在「了解」的層面,還不能從實際的生活中,真正體驗到佛法的妙用。佛陀時常讚美阿難是多聞第一,所以,多聞也是值得嘉獎的。

  但是,多聞還要實踐,要經驗所知的內容,可是一般的人只停留在「知」與「解」的層次,就像考古學者考察古代文物,但不會成為古人。所以,要享受佛法的好處,還是得確確實實照著佛的遺教,去做實修實證的工夫。做一分,就有一分體驗;不然,在修行的成就上,佛學博士還未必比得上目不識丁的人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13
kickbird 發表於 2009-7-16 0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14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09-7-17 09:27 | 只看該作者
信徒,尤其是基督徒,他們的任務是傳聖經。當然,他們在傳的時候,會加塞些自己的東西,這很容易看出來,這就是他們的教義。你可以不理會他們的教義,但千萬別連聖經都一併不理會,那你的損失可就大了。
基督徒們在傳遞聖經的時候,為什麼說這是道路呢?因為他們倒拿聖經,他看不懂,只是讓你看的,這就表現在,他們可以在不懂聖經的情況下跳過去,也能歡歡喜喜,但我們不能。我們的弄個究竟。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9: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