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媒回擊登月十大質疑(組圖)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7-14 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讀:1969年7月16日「」11號點火升空,歷時5天,於北京時間7月21日4時17分著陸艙在月球靜海地區著陸。如今40年過去了,但針對登月而來的所謂質疑從未停止。英國《衛報》近日撰文對這些所謂的登月疑點進行了逐一回擊:

  質疑一:星條旗似乎在迎風飄揚,而在沒有空氣的月球上,這種事情顯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造假,美國宇航局一些所謂的科學家也應該更細緻一點,讓他們的「假」更接近真實。



月球表面的美國國旗

  專家解釋:美國國旗的飄揚並不需要藉助於風,在所拍攝的任何錄像中,國旗也並未飄動,除非宇航員用手觸碰。而一旦被人觸碰,由於月球上沒有空氣,也就無法產生空氣阻力,這就意味著國旗會「飄揚」很長時間。

  質疑二:物體在月球表面投下的影子指向不同方向,這一點足以證明周圍存在幾個光源,正如我們在攝影棚所看到的那樣。



月球表面的影子

  專家解釋:高度較低的太陽以及不平坦的月表都會讓圖片中的影子角度發生扭曲。如果存在多個光源,為什麼每個物體只投下一個影子呢?

  質疑三:在拍攝宇航員登陸以及離開月球的錄像時,一定有第三個人在場,正是他/她手持攝像機完成拍攝工作。他們一定將我們當成了傻子!



正爬下梯子的巴茲·奧爾德林

  專家解釋:展現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出著名「一小步」的錄像是由「鷹」號登月艙外側的攝像機拍攝的。所謂的在月球表面拍攝的阿姆斯特朗邁出第一步的系列照片,主角實際上是正爬下梯子的巴茲·奧爾德林,這些照片正是由阿姆斯特朗本人拍攝的。至於登月艙起飛離開的瞬間,則完全可以由留在月球上的遠程遙控照相機輕鬆記錄下來。

  質疑四:如果「」號的宇航員真的造訪月球,他們早就被致命而巨大的宇宙輻射帶「燒焦」了。



太空中回望地球

  專家解釋:只有當宇航員在月錶停留多日,這些「范·艾倫輻射帶」——地球磁場俘獲的太陽輻射最為集中的地方才具有危險性。實際情況我們都看到了,宇航員只在月球停留幾個小時,他們所受到的輻射劑量與接受一次X光檢查差不多。

  質疑五:在「16」號任務中拍攝一張月球岩石照片中,居然出現了字母C。這顯然是整個事件造假的一個證據。



執行「16」號任務的宇航員

  專家解釋:字母C並未在美國宇航局的原版底片或者照片中出現。放大后你會發現,後期複製品中的所謂字母C應該是一根頭髮或者纖維,正是它們「污染」了照片。



  質疑六:只有在潮濕的月球表面,靴子才能留下印記。試試看,你能否在乾燥的沙灘上留下腳印。



11號宇航員在月面留下的腳印

  專家解釋:月球塵埃的粒子無論是大小還是形狀都有別於沙子,它們無需藉助水分便可讓宇航員的靴子留下印記。地球上的很多粉末狀物質也擁有同樣特性。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在滑石粉上走兩步。

  質疑七:離開月球時,登月艙下方並未噴射出排氣火焰。這顯然是一個模型,所謂的升空也不過是繩索的功勞。



14號登月艙離開月球

  專家解釋:搭載「」號升空的土星5號火箭使用液體氧和煤油作為燃料,能夠產生壯觀的羽狀火焰。但登月艙是由四氧化氮和Aerozine 50(聯氨與不對稱二甲肼混合物,各佔50%)提供推動力,它們只會產生透明氣體而不是火焰。

  質疑八:太空中到處是閃閃發光的星星,就連10 歲的小孩子都知道。那為什麼在月球上拍攝的照片中沒有星星的身影呢?



執行11號任務的小鷹號登月艙

  專家解釋:宇航員拍攝的是照度高且閃閃發光的白色物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使用很短的快門時間並調小光圈。也就是說,在照片的黑色背景中,我們不可能看到亮度較暗的物體,這其中就包括星星在內。

  質疑九:一位名叫「尤娜·羅納德」(Una Ronald)的澳大利亞女性在「11」號登陸過程中看到了一個可樂瓶飛越月球。造假者真是太不小心了!這一定是在攝影棚拍攝的。



11號任務宇航員拍攝的月球照片

  專家解釋:如果這個羅納德真的存在並且看到了世界上其他所有人都沒有看到的東西,請拿出證據。如果拿不出任何證據,你們所說的可樂瓶顯然是不可能存在的。

  質疑十:美國宇航局可以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留在月球上的設備,這樣一來,所有認為登月造假的陰謀論者自然會閉上嘴巴。但他們並沒有這麼做,我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



哈勃太空望遠鏡

  專家解釋:「哈勃」向地球傳回了一系列令人震撼的宇宙盡頭圖片,它所揭示的星系、超新星以及星雲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體積非常非常巨大。宇航員在月球上留下的體積最大的人造垃圾——「鷹」號登月艙長度也不過10米左右。對於只與「大」打交道的「哈勃」來說,這隻「鷹」實在太小了,根本無法觀察到。

  說了這麼多,你們仍相信登月壯舉乃是一場騙局嗎?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