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友:我所了解的少數民族同學 有些想法讓人「抓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7-13 0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7/12  消息來源:倍可親網訊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7/12/gb2312_48611.html

最近讀了一些FT有關新疆暴亂地區的報道,我注意到很多網友對這些文章有不少非議,我願意將我知道的一些情況和想法和大家共享。

我曾經就讀的大學因為國家政策的特殊安排,每年都接收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本科學生(這可能是其他學校沒有的情況)。據我觀察,其中90%以上是來自這次暴亂地區的。

這些少數民族學生和來自其他地區的學生一樣都住在男、女宿舍樓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少數民族的學生都被安排在宿舍的一樓,而且是整整一層樓只允許住少數民族學生(也就是和漢族學生大雜居,但他們小聚居),儘管學校的寢室很緊張,儘管他們住的樓層有時會有一些寢室空著,但我很少見到學校安排漢族學生和他們同住一個樓層。

也許一些讀者認為,這是國家和學校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照顧,但根據我的觀察和猜測,應該不是這個原因,因為我看到也親身經歷了一些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的矛盾。所以,我相信學校是為了避免出現這些矛盾才那樣安排的。

儘管平時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交流的機會很少,但我在讀研究生課程的時候,還是有機會和來自這次暴亂地區的一位學生同住一個寢室(據我所知,沒有其他混居的情況了),對他和他的同民族朋友有了較多的了解。

據我觀察,他們對中國人的自我認同度是很低的,那個學生就曾說過,他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一些網友看到這大概要「抓狂了」,但他們的這種觀念是有原因的。

第一,他們的外貌和語言文字和漢族人完全不同,這就讓「身份認同」有了一道天然屏障。

第二,他們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習慣。那位同學每晚睡覺前都要拿出經書做禱告,經常很早起來給寢室做衛生,儘管很明顯會影響同寢室的人休息(這樣的事漢族人是不做的)。他們經常喝酒,酒量大,也偶爾會醉,醉了就可能鬧事。

第三,和漢族人相比,他們認為他們更接近那些叫「斯坦」的國家人民。

第四,沒有其他漢族人共有的「向心力」。儘管中國人經常是一盤散沙,但一些共同經歷完全能彌補這一不足。例如,一提到抗日,全國人民同仇敵愾。但這對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第五,他們有他們的「向心力」。有一次,我們說到元朝。他說成吉思汗征服了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民族,包括漢族,但他們族的祖先從沒被他征服。

第六,小的摩擦會有,大的趨勢很可能是民族融合。這個同學會講本族語言,但普通話說得較差。但我接到過他上小學的女兒的電話,普通話說得比我認識的任何一個漢族小朋友都標準的多。

我個人更傾向將中國看作是一個動態的文化範疇。中國文化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唯一延續了5000年,而沒有斷裂過的文化。這幾千年中,我們吸收融合了很多和最初的漢民族完全不同的民族。這些民族和他們特有的文化不但沒有削弱中國,反而讓他更加的有活力和豐富多彩。

清朝的多數時候和清朝之前的歷史時期,中國都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今天的中國也正在嘗試著走出這近200年的泥沼。那些領先過我們、欺負過我們的國家也不得不重新認識我們、接受我們、還得習慣我們。

因此,我覺得大家還是不用過分擔心,不管是那些「斯坦國家」,還是已經回歸的香港、澳門,還有正在熱身的台灣,他們和我們的關係應該會是越來越近的,因為就算他們不給中國人民面子,也還是不得不給人民幣面子的。

此外,我還想說一個問題。我看到一些網友對FT的態度十分厭惡,他們的理由是報道片面,不夠公正,雙重標準。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的真相和真理,但他們不可能被任何人單獨的佔有,實際上,誰宣稱佔有了真理,他就已經遠離了真理,我們只能通過對不同側面的敘述和不同觀點的碰撞和交流持續的向真相和真理漸進。

從這個角度講,FT做的還是基本令人滿意的,因為她至少經常傳達反對她的聲音。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1: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