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和西方的差距不在認真而在妥協

[複製鏈接]

8

主題

9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以前看過一個人氣很高的帖子,認為中國和西方的差距在於認真精神。西方社會在各個方面都在及其複雜的條框中運作,而人民認真的執行,毫無怨言,於是社會進步,沒有腐敗,科技發達。 這個聽起來挺有道理,但我覺得我們和西方的差距在於妥協而不是認真。我們的歷史中並不缺乏認真的人。 明代萬曆年間的小人物鄒元標是其中一個代表。他本是張居正的學生,卻因為反對張居正父親死後不去丁憂而是奪情而被打斷了一條腿。 而當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的時候,他又主動跳出來為張居正喊冤。像鄒元標這樣重大義而忘私情的人在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明朝並不少見,可是明朝並沒有因此而強大。當歐洲處於鄒元標同時期的哥白尼發表日心論,麥哲倫完成航海環繞世界的時候,我們的明朝被世界無情的拋開了。我們一直在羨慕西方的法制,從總統到人民都對法律非常尊重,也都被法律所制約,是一個真正的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 其實,我們的歷史中並不是沒有這樣的法制社會,在董仲舒誘導漢武帝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之前,西漢前期是追從黃老之術的,而再往前的秦朝則是追求法家治國。 秦法之嚴,令人畏懼。秦國因此強大也因此滅亡。可見一個單純的法制社會未必會造就一個持久的強大的國家因為我們好像忘了這個法制社會的一個關鍵,就是法律的制定。法律是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價值觀和法律也有很大差別。西方在法律制定的時候對所有人群做了很大限度的妥協,所以執行起來相對順暢。即使這樣,西方在對違法事件的追究中,真正立案的少於20%。 比如你坐火車不買票是違法行為,但沒人願意因為這樣的小事而捲入複雜的法律案件中,但又不可能把這種行為定義為合法,於是火車運營公司採取一種妥協方式就是罰款。如果你不想被我們起訴,就要交罰款。由於西方法律規定過於細緻,很多違法事件不值得立案追究,於是大多採取一種罰款的妥協措施。 於是,我們知道了,法律的本質就是妥協,妥協社會中各個人群的利益。用一個比較易懂的例子就是你砍了我一個胳膊,法律判你坐牢5年,用妥協的方式防止進一步互相仇殺,並對群體中再次出現這種行為做一個威懾,還是對大部分人怕被砍掉胳膊恐懼的妥協。於是,在制定法律的時候對人群妥協越多,在執行法律的時候越容易。反之,如果在制定法律的時候不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在法律執行的時候就會困難重重,到處都是阻力,於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以前的初夜權法,由於在制定這個法律上基本沒有把大眾當人看,所以執行這個法律的時候如果沒有阻力才會奇怪。  舉一個現代的例子,為什麼前幾年國外軟體的知識產權法在西方執行起來暢通無阻而在中國卻被人漠視。就是因為在西方制定這個法律的時候也妥協到了消費者的利益,畢竟軟體在西方在價格上可以接受,從業者在收入上屬於中上等而並非暴利(電影,音樂的從業者雖然收入是暴利但人數少門檻高,而且需要很大的機遇,所謂要過五關斬六將加機遇才能進入,高薪也是一種妥協)。而這些軟體的價格在中國屬於天價而從業者工資在中國消費者看來就是暴利。這種沒有妥協到消費者的法律在執行上有困難或者被漠視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對國有軟體還是非常不錯的,除了對民族產業的保護外,國產軟體價格適中,從業者收入中上等而非暴利,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保護國產軟體。  法律終究要妥協,因為它是為了妥協而生,所以不在制定上妥協就會在執行上妥協。 除了法律妥協,人性妥協也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認識人性。一個人不可能全好,也不可能全不好,不可能一直努力工作,也不應該一直享受。 我們和周圍人相處也應該知道,每個人生存在這個社會上都有一個自己的心理支持點,就是自己最在意的東西。比如有的人,在乎小錢,僅僅計較,一般這樣的人有大志的少。也有另外一些人,從不計較小錢,小利,但不圖小利者必有大謀。這個世界上除了傻子,沒有人沒有自己的心理支持點的。有的人支持點是自己的事業,有的是理想,有的人自己家人,有的是自己的錢財,有的是自己的社會地位。。。。。比如有的官員,在很多人看來是徹底的好人,自己幾乎沒有個人慾望,為世人和周圍人所稱頌。但是他圖的就是這個政治威望和自己實現政治理想或達到政治地位的滿足感。而當這樣一個官員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實現,政治地位不可能提升,政治威望不肯能形成的時候,他往往會轉向尋求經濟利益。經濟利益的蛋糕遠比政治大,但分的人也多。這就是現在國人10億人民9億商的原因,每次和國內友人通話的時候基本只有一個主題,就是創業,賺錢,發財。但是經濟蛋糕再大也不會讓10幾億人都發財都出人頭地,於是當大部分人的經濟願望破滅的時候又會尋找政治要求。這也從另一個方面指出了我們現在這種低端社會哲學的潛在危機。所以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應該只根據他現在的表現,我們要看到他的真正人生企圖,甚至蓋棺定論都有片面性,就像白居易的放言里說的一樣,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躬謙未篡時,向使當時身變死另外,一生真偽復誰知。" 所以只有看到一個人的心理支撐點,才能徹底的了解一個人,了解他會妥協什麼,會爭取什麼,在意什麼。 另外,妥協在社會政治中也很重要。比如美國總統,權力很大,但也受到國會和司法機構的制約而需要向他們妥協。美國總統並沒有絕對的權利,而只能在社會規定的條框里實行自己的權利。正因為沒有絕對的權利,所以他失去權力的時候也基本上沒有任何危險。而越是有絕對的權利,不能妥協的統治者,一旦失去權力才會最危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歷史中集權皇帝一旦失去權力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死的原因了。現在我們的領導人並沒有絕對的權利,和平權利交接的任期制才變成可能。所以越是妥協的利益越長久,越是極端的利益越短暫。好比我們一直走不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而歐洲國家的富人卻享受了幾百年的財富,我們的王朝一旦被推翻基本上都被滅族,而歐洲的王室基本上和千年前的王室一直有血緣關係。關鍵就是我們的富人不懂得妥協藝術。我們不給窮人基本社會保障,不給他們基本自尊的直接後果就是窮人拼了命,付出比你富人多10倍的努力來和你競爭你從事的產業或進入到這些產業從業。富人能做的,窮人一樣可以做,而且做的更努力。而富人一旦養尊處優,失去鬥志,家庭很快就敗落了。而歐洲富人利用妥協藝術,給窮人基本的生活保障,醫療,教育,人權等等,窮人過的相對不錯以致失去與富人爭鋒的鬥志,反過來還要感激富人給他們這一切,接受現有社會等級。於是歐洲富人得以世世代代做富人而不受到窮人挑戰,不能不說用意深遠,聰明之極。經過妥協藝術的政策也比沒有經過妥協的更能長久。還說美國總統,他們的不但權利受到制約,他們能走的政治路線也基本被限定,這就是經過國會(國民)的妥協。所以,美國建國幾百年來政策變化不是很多,特別是南北戰爭以後,即使有政策改變也和總統個人關係不是很大,也就是說換別人做總統也會有這些變化。就好像當前的經濟危機一樣,美國人可以把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拉上聽證會,卻沒有人認為布希這個公認美國歷史上智商最低的總統應該為它付全部責任。原因很簡單,布希作為總統沒有這麼大的權利可以改變美國經濟走向,他作為個人也沒這個能力。但無論怎麼說,西方國家本質性的政策和經濟走向變化不大。 這個和中國的近幾十年狀況形成鮮明對比。三十年前,我們認為越窮越好,為富不仁,人口多力量大。三十年後,我們全力追求金錢至上,貧窮可恥,計劃生育。如此大的甚至完全相反的政策顯然就是缺乏妥協藝術的結果。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 這麼大的國家治理起來政策的變化是需要循序漸進,否則就會有潛在的甚至本質的問題。 當然我們國家也在進步,最近我們提出的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就是融入了一種妥協藝術。當然認真與妥協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的。這是一個哲學觀點。當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提出天理即是人慾的理論來挑戰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學派的時候,已經是一種現代哲學觀念。可惜,這種觀念直到現在仍然沒有被我們的社會徹底接受。這種天理和人慾的融合對我們現在生活仍然有指導意義,甚至應該引發我們生活方式的一種革命。我們應該認識人性,人慾。我們的精英階層和西方精英階層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的精英階層年輕的時候沒有釋放過人慾。我們的精英階層從小做事循規蹈矩,學習工作刻苦,而同時思維方式束縛,而西方的精英階層包括現在的奧巴馬,以前的柯林頓都是在年輕的時候什麼錯誤都犯,抽大麻,一夜情,樣樣不少。在年輕時候釋放了人慾的西方精英階層在成熟后反而在思維方式上更開拓,事業年齡更容易做出成就。最明顯的就是科學領域,很多科學奇才在年輕的時候都有過在我們看來不光彩的經歷。而他們的社會能包容這些經歷就是因為對天理既是人慾的認識。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沙發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7-10 05:32 | 只看該作者
您想到這個問題並作此番論述頗費心力,相當有道理。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