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交案疑犯因何縱火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7-9 2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起公交案驚人相似——厭世泄憤
[長沙公交案嫌犯:疑妻外遇成心病]
2004年10月26日,長沙7路公交車爆炸。疑犯陽進泉因疑心妻子有外遇,不斷滋事,惹得妻離子散。還因體質差常被同居的女人毆打,他策劃爆炸案只是為了「不讓人瞧不起」。作案前曾說活著沒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但要死得驚天動地...


[昆明公交案嫌犯:灰暗人生引發仇恨]
2008年7月21日,昆明市兩輛54路公交車先後爆炸。疑犯李彥在鄰居眼裡,是個十足的街痞、混混。李彥因持刀搶劫入獄,出獄后表現出對社會非常不滿。他曾說「我肯定活不過今年了」。當李彥被送往醫院,還說:「是我乾的」,「因為仇恨」..


[成都公交案嫌犯:六親不認悲觀厭世]
張雲良有家不回,長年在外漂泊,卻沒賺到錢,生活全由女兒資助。09年,女兒因其又嫖又賭,減少了生活費,張雲良遂多次以自殺威脅,併流露出悲觀厭世情緒。6月4日,張雲良與女兒通話說「明天我就沒有了」、「跟別人死的方式不一樣」...



張雲良們的「個人問題」
[人生失敗]
這種失敗感未必來自「社會原因」。比如陽進泉是因為自己性格怪異逼得妻離子散;奧運期間刺殺外國遊客的唐永明是因溺愛兒子而兒子又不爭氣;張雲良是因自己又賭又嫖被女兒拒絕資助。而這些大的打擊,又和其它挫折聯繫在一起,使他們對自己的整個人生(而非具體某件事)絕望...

[「證明自己」]
正因為活著失敗,而失敗的人往往不受人重視,所以想死得「震撼」。所以他們明言要「死得驚天動地」、「跟別人死的方式不一樣」、 「不讓人瞧不起」;2003年北大清華爆炸案的作案者黃旻翔動機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他說:「我只想讓別人以這樣的方式永遠記住我,記住我曾經這麼受人矚目地活過」...

[殺人沒有目標——說明更可能是「個人問題」]
如果殺人是因為具體的外部原因,那麼報復應該是有指向的,比如馬家爵如果因為貧窮殺人,那麼應該指向富人而不是和他一樣的貧困生。所以像馬家爵殺人、公交縱火這樣的濫殺,說明殺人者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錯誤都在別人身上,因此,他在報復別人時沒有一絲的憐憫,沒有一點人性...

張雲良不是夏濤或楊佳
[另一類「暴徒」:夏濤事件]
2008年3月5日,夏濤在西安劫持一輛旅遊巴士。因地稅局的招牌釘在了他家陽台上,夏濤一直打官司,同時寫上訪信。在訴訟未果后,那塊招牌成了他的心結。在劫持中夏濤聲稱受到不公正待遇,並攜帶了各種上訪材料,要求到北京見國家主席...

[張雲良與夏濤、楊佳的區別]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張雲良和夏濤、楊佳是兩類「暴徒」,前者施暴主要是個人問題,而後者有著直接的社會原因。這就導致二者的目的和行為的差別。前者沒有特定報復對象,只為製造最大「效果」。後者「冤有頭,債有主」,或像夏濤這樣訴求明確;或像楊佳那樣因與警察衝突,而報復警察...[

[網友為何質疑張雲良作案動機]
正是因為有夏濤、楊佳這樣的案例,使得網友質疑張雲良的作案動機是否僅僅是「個人問題」。深層原因,是目前公眾對社會公正問題很敏感,夏濤、楊佳案中的「社會不公」情節牽動人心,公眾也想藉此表達自己的訴求...


輿論習慣將張雲良這樣的犯罪歸因於「一般的社會原因」,這會遮掩「個性中的問題」,不利於我們認清這類犯罪的產生機理。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