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秦耕:有一種勝利叫恐懼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無維 發表於 2009-7-5 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秦耕:有一種勝利叫恐懼
秦耕:有一種勝利叫恐懼--紀念1989民主運動20周年之一

作者:秦耕
1989之後的20年,對官民雙方來說,都是十分漫長的,官方經歷了20年漫長的恐懼,民間經歷了20年漫長的等待。

史無前例、規模空前的1989民主運動在6月4日凌晨的槍聲中悲壯落幕,官方聲稱自己取得了"平息反革命暴亂"的偉大勝利,但這個"偉大勝利"未能給官方帶來任何喜悅。天安門廣場上空的硝煙還在瀰漫之時,官方就希望人們已經徹底忘記他們的這個"偉大勝利"。事實上,他們取得的這個"偉大勝利",從此成為中南海揮之不去的噩夢。20年來,這個噩夢像一頭黑色的巨獸,如影隨形,和他們糾纏不休。1989之後,人們容易看到民間遭受的悲痛、壓抑與煎熬,但不容易看到官方用猙獰面目極力掩飾的內心恐懼。1989之後的20年,對民間來說是漫長的,民間飽受折磨與欺凌,但對官方來說何嘗不是漫長的?官方同樣飽受恐懼的折磨。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20年膽戰心驚的歲月,對官方來說顯得更加漫長。因為希望在民間,恐懼在官方。不管黑暗勢力表面上如何強大,民間始終充滿希望,民間有等待、有期盼,時間每過去一分,希望就增加一分,光明就接近一步,而官方只有恐懼,除過恐懼,還是恐懼。隨著時間的流逝,恐懼在不斷放大、加強和接近。20年來,不管中南海的主人如何變換,他們其實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更清楚,1989年6月3日夜裡響起的槍聲,無意中按下一隻紅色按鈕,啟動了自己的死亡倒計時。槍聲過後,時間每過去一分,他們離自己的最後時刻就更近了一步。

1989之後的20年,也是官方極力用外表的強大掩飾內在虛弱的20年。

用恐懼二字概括官方1989之後的20年,一點也不意味著對罪惡的原諒、淡化或者遺忘。相反,因為官方始終無法擺脫內在的恐懼,20年來一直保持著相當程度的殘暴。人類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犯罪常常基於內心的恐懼,只有殺戮才能帶來短暫的安全感。20年來,官方几乎用盡一切手段展示自己的強大和自信,比如一方面對1989民主運動參與者的鎮壓和長期管制,對以"天安門母親"為代表的64難屬的嚴密圍堵和壓制,對任何形式的公開悼念、紀念活動的嚴厲制止,對任何批評官方的聲音的預先消除和事後懲罰,對流亡海外者歸鄉之路的斷絕與封鎖,另一方面則刻意營造經濟發展、大國崛起、盛世和諧的虛幻圖景……這一切都讓人覺得它非常強大,樣子十分恐怖,任何敢對它說不的人,都顯得是那麼的不自量力。但中南海的人最清楚,外表的強大是用來掩飾自己內心不安全感的。它不過是一隻"紙老虎",外表雖然十分嚇人,但經不起輕輕的一戳。20年來它煞費苦心用盡手段所作的一切,其實就是為了防範這輕輕的一戳。

也許有人不同意我的上述評價,覺得任何時候,都不應該低估它的強大,尤其是30年來經濟實力的持續增長,使它更加不可戰勝。是的,如果只強調官方的脆弱,顯然是不客觀的。我必須承認,它同時具有真正強大的一面。單從物質的角度衡量,它的確是世界上目前最強大的極權力量,似乎永遠不可能有人戰勝它。但我認為,只有既看到它"虎"的一面,同時也看到它"紙"的一面,才是全面的。其實看到它"虎"的一面容易,看到它"紙"的一面也不難,比如,它對民間批評聲音的全面壓制,一方面說明它力量強大無所不能,但同時也暴露了其極度虛弱,任何一種公開的批評,都可能給它帶來無法承受的風險,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1989之後的20年,也是官方畏罪潛逃的20年。

20年前我就知道,正義的審判可能在遙遠的未來,但當時我決不會想到,其實只要20年時間,罪惡就會被忘記得一乾二淨。當年15歲的中學生們,如今已經35歲了,這個年齡段以下的人們,基本上忘記1989發生過什麼了,這個年齡段以上的人,大多數也已經記憶模糊,當年的熱血沸騰、當年的振臂吶喊、當年的熱淚橫流,已經被滿頭華髮、陞官發財和肥胖的肚腩所替代。1989年的香港,人口只有600萬,在5月下旬曾連續一個星期,每天有超過100萬人走上街頭,為自己生活在大陸的親人呼喚民主、爭取自由,但在19周年紀念前夕,民建聯主席馬力竟然質疑當年是否發生過大屠殺,在20周年紀念前夕,又有港大學生會主席公開質疑血寫的歷史。這一切似乎表明,官方的逃避是相當成功的。

在1989年6月的那個早晨,天安門廣場被迅速清掃乾淨,天亮之後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過。官方以為只要像清掃廣場一樣,把1989年的罪行清掃一遍,發生過的一切就會煙消雲散。據說多數罪犯也有同樣的犯罪心理,他們以為只要把犯罪現場掩蓋起來,迅速逃離,自己的罪行就可以石沉大海,永遠逃過法律的審判。1989年的官方,在迅速掩蓋了犯罪現場之後,就開始踏上自己漫長的逃亡生涯。他們逃到了一個叫"一心一意抓經濟、踏踏實實謀發展"的好地方,以為只要藏在這個地方,自己的罪行就可以永遠隱瞞下去。負罪逃亡是多數罪犯的求生本能,他們也知道逃亡是徒勞的,但仍然要逃下去,希望把審判的日子向後推遲、推遲、再推遲……畏罪潛逃的官方和緊追不捨的民間同樣清楚,某些個人可能會因為生命有限而僥倖逃脫審判,把個人應該承擔的罪帶進八寶山,對他們來說,逃亡是有意義的。但極權體制對民間的逃避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歷史的審判沒有時效限制,正義的追訴永無休止。

畏罪逃亡者只有在落入法網的那一刻,才會如釋重負,內心平靜,睡上一個好覺。在1989年取得"偉大勝利"的官方,也只有結束自己的逃亡生涯,在接受審判時,才會擺脫20年來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那種恐懼感。

2009-05-16
願所有華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積極參與中國公民運動,共同推動祖國的偉大變革,以期早日建成一個自由、民主、憲政的國家,實現國人百餘年來的追求與夢想。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沙發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09-7-5 12: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海外憤青 於 2009-7-5 12:02 編輯
秦耕:有一種勝利叫恐懼

1989之後的20年,也是官方畏罪潛逃的20年。

史無 ...
無維 發表於 2009-7-5 11:21
Somehow the topic is right. Unfortunately not all criminals get sentence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