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網民列出上半年網路輿論10大熱點

[複製鏈接]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7-5 0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很多人都知道,今年上半年,中國網上輿論非常活躍,躲貓貓事件、鄧玉嬌案,一個又一個熱點新聞不斷引起全國網民的關注。中國網路的輿論監督作用到底有多大?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安培有詳細報道
中國一位叫「惡魔島1989」的網友在一個網路論壇上總結了2009年上半年網路十大熱點事件,包括「躲貓貓」、「跨省追捕」、「羅彩霞」、「欺實馬」事件。不少網民認為,由於大量網民的持續關注,有些熱點事件的結果可以說是網民的勝利,比如躲貓貓事件,雖然網民調查團沒有得到預期結果,但官方最後還是得出雲南晉寧縣看守所中死亡的人是被毆打致死的結論,給了網民一個可信的說法。總部在美國的全球網際網路聯盟技術總監夏比爾先生說,中國網路上確實出現一種新興的力量:

「有很多人關注這個事情, 能夠了解事情的真相。事實真相的廣泛傳播這是一種力量的來源,使大家心裡都知道真相然後去反對政府的一些做法,這是一個最大的基礎。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過網路技術去傳播這些信息,然後,在這基礎上,現在的網民也是越來越敢言,另一方面也是看到現在很多事情,曝光出來政府官員一些荒唐的做法,大家越來越敢於公開的表達。讓政府看到這樣的民意。」

中國網友列出的十大網路熱點還包括鄧玉嬌案、成都公交車自燃、綠壩軟體、逮軍最牛語錄、全國最年輕市長和上海大樓倒塌事件。其中,5月份發生的鄧玉嬌案顯然把中國網路輿論推向一個高潮,網民為她寫歌,為她立匾,為她奔走呼籲。最後,雖然鄧玉嬌被判有罪,還是免予處罰,獲得自由。夏比爾先生說,在中國嚴格控制媒體和網路的大環境下,還有更多的真相需要中國的網民去發現:

「這種網路熱點事件,最早在幾年前,孫志剛事件、 寶馬撞人案,當時也認為是一種新興的現象,覺得是不是會不斷地擴展下去。 但是,後來發現一種趨勢就沒有再延續下去了。個別事情上政府作出讓步的話,也不用為此太樂觀,因為一些大的事情上,比如說劉曉波這個事情很多網民不知道,更大的事情,象隱瞞『六四』的事情,對的迫害。像這種大事情,觸及政府底線的事情網民還是沒有辦法在網上談論的。」

很多中國網民為贏得網上的話語權表示興奮,特別是這星期中國表示推遲預裝綠壩過濾軟體之後,有人認為,沒有網民的強烈抵制,政府不可能讓步。還有的說,網民一生氣,後果很嚴重。廣西的自由撰稿人荊楚先生說:

「中國的出版管理體系完全是控制起來的,當局所不喜歡的東西全部不能夠獲得出版,只有是那些庸俗的、無聊的東西才可以出版。在國內這麼強大的報紙,電視,廣播控制下,一般老百姓要是通過這些東西都來消遣。他是耳濡目染,被它所欺騙。只有一部分人,通過網路,來了解一些真實的信息。這個作用雖然比較有限,但是作用還是比較大。逐漸逐漸地把這個社會變得理性一些,文明一些。」

荊楚先生已經在美國中文網路網上發表大約90篇博客文章,這些文章針砭時政,呼籲中國實行民主。在肯定網路輿論作用的同時,荊楚先生表達了一些悲觀情緒。他說,很多人還不知道劉曉波為何被捕, 讓他感到難過:

「網路呢應該是上帝賜給中國人民的一個很好的工具,不然,就像過去那樣被共產黨欺騙,蒙蔽。這個社會就不可能有理性和 文明。雖然是現代化工具,但是共產黨非常害怕,怕它得要死,恨得要命,所以想方設法封鎖信息。最近,劉曉波被捕,這個案件對對中國人呢來說是一個 重大案件。他發表了一個《零八憲章》,結果被抓了。可能有很多中國人還不知道。」

中國目前有網民將近3億,位居世界第一,包括博客用戶1.6億。荊楚先生說:

「中國打個比喻,一億人上網可能有九千萬在打遊戲,還有一千萬可能看新聞,這一千萬之中可能有九百萬看國內這些黨八股,假大空的東西。那麼,只有一百萬左右看一些真實的東西, 就是這麼一個結果。」
另有資料顯示, 60%多的中國網民都有大學以上學歷。

0

主題

320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沙發
ly0530 發表於 2009-7-5 17: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8: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