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軍女軍醫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27 07:59 編輯


身著(修改過的)北軍外科醫生制服的瑪麗沃克.


沃克醫生隨身攜帶的攜帶型手術器械-配發至團衛生隊.

婦女的角色遠不止於護理, 沃克醫生為美國陸軍第一個合同女軍醫, 戰爭結束后獲榮譽勳章.
軍史及百科中說法不一, 蠻有意思. 瑪麗出生於紐約州一個小鎮, 父親是個醫生, 母親為小學教師. 生來就是個假小子, 青少年時期田間農作不著女裝(嫌不方便), 鄉間教書攢夠學費學醫, 畢業后與同學-先生合開門診. 由於當時風氣保守, 很少有人尊重與信任女醫生, 難以生存遂志願從軍. 從護士做起, 身兼醫生與情報官, 住過戰俘營. 所獲勳章被總統索回后(非直接參戰-歐美軍事史中文職人員待遇與授銜與否歷經變遷. 國內比較知名的老一代軍醫將軍從賀誠, 錢信忠到創建236-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兩位周老將軍, -網上有中國軍醫博物館展. 韓戰中後期總理點將協和如割肉之痛, 不過兩位文革中因此逃過一劫. 周公特批將軍樓前哼哈二將, 大兵荷槍實彈. 其中一位開中國藥物毒理學之先河(索曼受體製劑-用於戰場膽鹼能毒劑與解救).
瑪麗沃克官家簡歷
http://www.nlm.nih.gov/changingthefaceofmedicine/physicians/biography_325.html
簡歷就象人們的自畫象, 內容取捨, 用詞挑選, 尤其是專業術語極端重要. 有的簡歷區區2-3頁, 基本文化修養, 專業程度躍然紙上. 由於近年來的學科分支無窮無盡, 專業交叉錯綜複雜, 所以露怯的機會極多. 最常見的是將合作項目中別人的玩意兒據為己有, 聲稱無所不通, 但是在簡歷里基本概念混淆不清而且錯用術語等,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成為笑料. 上周在'科學'和'自然'的文章及博客里見到一些高論, 有感而發. 一位主編提及抽檢一年的論文, 竟然發現140多篇論文有問題. 除了3大雜誌常規用的影象還原儀以外, 目前還用另一種軟體將投稿全部過篩, 以便根除剽竊與重複. 試用了一下網上免費軟體, 一篇文章不過耗時幾分鐘. 有時候是不自覺的重複, 看了一遍俺在本網發的所有豆腐, 近20處素材用了兩遍, 5處用了3-5遍, 慚愧呀. 爭取儘快配齊中英文專業軟體, 杜絕重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