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個老但有意思的

[複製鏈接]

29

主題

260

帖子

8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09-7-5 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大片《黑客帝國》的宗教啟示

美國大片《黑客帝國》的宗教啟示  
作者:清華大學   蔣勁松  

原載《科學時報》2000年6月5日  
來源:人民網讀書論壇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愛因斯坦  

《黑客帝國》是一部典型的西方科幻片,作為一部商業上非常成功的電影,它運用了多種元素來吸引觀眾,例如槍戰、中國功夫、電腦特技、愛情、背叛,當然最扣人心弦的還是人類與電腦人之間的戰爭。這個主題在科幻片中反覆出現,既反映了人類越來越依賴於高科技的現實狀況,也表達了人類對於科技發展是否能帶來真正幸福的深刻懷疑。雖然其表現形式是非常通俗的,但卻恰恰是高科技時代人類關注自身處境的、因而也是最有意義的思考。我甚至認為,它比那些分析哲學家們非常嚴謹的推理更具有哲學的本真意義。然而真正使得《黑客帝國》超出普通科幻片之上具有獨特文化魅力的,卻是其更加深刻的宗教內涵,是其關於虛擬現實的宗教啟示。  


一、故事梗概  

  電影原名為「Matrix」,意思是母體或子宮,(翻譯成混沌、無明或末那識會更準確)在影片中是指一個由電腦所製造的虛擬世界。在2199年左右,電腦人戰勝了人類,統治了整個地球。它們把所有的人都浸泡在營養液中,在人身上接通許多電線,輸入由電腦控制的電流刺激,模擬出人的全部感覺、經驗、思維和想象。每一個人從生到死,都生活在由電腦所製造的活生生的虛擬世界中,誰也不知道自己全部的生活竟是一個幻覺,誰也無法從這場虛擬大夢中覺醒。這就是無所不在而又不為人知、不可思議的Matrix。  
  但是以默菲斯為首的反抗者,仍然在地心堅持戰鬥,他們要破壞Matrix,戳穿這個總體性的幻覺,使全人類獲得覺悟。他們冒險進入了虛擬世界,以黑客的手段來進行破壞。在多次失敗之後,他們發現了黑客尼奧是他們唯一的希望,是全人類的救世主。  

  在虛擬世界中,安德森表面上是一位普通的軟體工程師,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可是作為化名尼奧的黑客,他對這個虛擬世界的秩序心懷不滿,經常攻擊電腦網路,並對這個世界的真實性感到懷疑,開始追問什麼是Matrix。保衛虛擬世界的警察逮捕了安德森,並要逼迫他協助警察追捕反抗首領默菲斯。  

   但是默菲斯等反抗戰士最終說服了安德森,並幫助他回到了真實世界。安德森拋棄了他在虛擬世界中被規定的角色,以尼奧為名開始了恢復真實世界的工作。經過艱苦的學習過程,尼奧首先恢復了其真實的感覺和運動的機能,在模擬Matrix的其它虛擬世界中,他學會了中國功夫,領悟了虛擬世界的虛幻性。然後他們進入虛擬世界與電腦人特工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搏鬥,最終解放了人類,恢復了真實的生活,使人類從一場巨大的幻夢中覺醒過來。  

二、基督教的啟示  

作為西方世界的作品,《黑客帝國》受基督教思想的影響是很自然的,基督教的象徵符號在電影中隨處可見,許多地方甚至可以說是《聖經》的現代版。例如,《黑客帝國》中將反抗基地稱之為錫安(Zion),而這座位於耶路撒冷的山峰,正是猶太民族的文化中心,也是猶太復國主義者夢寐以求要恢復建都的地方。整個人類的希望寄托在救世主耶穌身上。而要破壞Matrix,則非尼奧這位未來時代的耶穌不可。耶穌之前有施洗者約翰的預告,而尼奧之前有默菲斯的準備工作。救世主必須要有犧牲自己拯救他人的決心和勇氣。而尼奧為了救出默菲斯,冒著生命危險,進入虛擬世界,與無法消滅的電腦人展開了力量懸殊的搏鬥。耶穌死亡是由於叛徒猶大的背叛,而尼奧之死歸根結蒂也是由於塞福的叛變。猶大叛變是為了30枚銀幣,而塞福向警察告密則是因為他受夠了真實世界的清貧生活,貪圖多汁的牛排和性感的美女,要享受虛擬世界中富裕而顯赫的生活。救世主耶穌必須經過死而復活,才能拯救世界。只有通過死的歷程,才能獲得永生。尼奧也是在被電腦人殺死並復活之後,才真正獲得了拯救人類的力量。人類要想獲得拯救,必須要堅定地信仰救世主耶穌。默菲斯冒著被警察追捕的危險不顧一切地尋找尼奧,在警察追捕時,為了掩護尼奧脫險,不惜自己落入敵手。基督教認為信念和愛會產生奇迹。崔尼娣和尼奧一起參加非常危險的營救默菲斯的行動。在反抗基地面臨「烏賊」群進攻時,為了等待尼奧的安全返回,他們堅持到最後一秒,為了尼奧他們甘願犧牲所有人的生命和基地安全。在尼奧死後,正是崔尼娣充滿愛情的一吻,使尼奧得以復活。《黑客帝國》的故事試圖說明,人類要想得到拯救必須要有基督教的三德:信、望、愛,即對救世主的信仰、對最終必得拯救的希望,以及對救世主和他人的無限熱愛。  


  
作者:我思故我_在2006-7-26 12:24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美國大片《黑客帝國》哲學探討  
三、佛教的智慧  

與基督教的象徵相比,《黑客帝國》所揭示的佛教智慧則更加明顯、生動而深刻。影片中無所不在而又不為人知的Matrix,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它是一切的統治者,是一切苦難的最終根源。表面上它是人類生活的全部內容,是最大的真實,是最堅固的實在,實際上卻是徹頭徹尾的虛幻,恰似鏡花水月。這就是佛教中所說的「無明」或「末那識」,它生成並控制了我們全部的生活,除非我們跳出其外,否則我們很難擺脫其控制。象尼奧開始那樣,用黑客手法攻擊Matrix的局部環節,至多能在局部上改進虛擬世界,去掉幾個bug而已,但依然是在Matrix的控制之下,依然過著虛幻的生活,是「不究竟的」、「有漏的」。所以佛教認為,如果不能破除無明,打破我執(末那識),僅僅通過科技進步、政治改革在局部問題上改善人類生活,都是心外求法,不能解決人類所面臨的根本問題。  

《金剛經》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真我)。」從佛教的觀點看,世界只是心靈的影象,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並無所謂救世主。所謂命運,不過是過去的業因所導致的結果,因此不是絕對不變的,只要努力修因,就可以改造命運。尼奧之所以能成為人類的救世主,絕不僅僅是因為其高超的黑客技巧,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在命運面前從不低頭,堅決反抗。正是這種反抗精神,使得他不願意接受Matrix所安排的程序,自發地懷疑虛擬世界的真實性,並開始用黑客手法不自覺地反抗Matrix。也正是這種對命運的反抗精神,使得他最終相信自己確實是自己的救世主,在Matrix中突破了程序的限制,獲得了自在的「神通」。影片通過尼奧的成長經歷所想要揭示的深層寓意是:人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而流落六道輪迴;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佛教認為,貪婪、嗔恨、愚痴三者是解脫的主要障礙。要想擺脫幻夢,必須要捨棄那些虛幻的享受。塞福明明知道性感的美女和多汁的牛排不過是虛幻的數字而已,但是卻難以割捨,後悔當初為什麼未能吃下那進入虛幻世界的紅色藥片,並痛恨將真相揭示給他的默菲斯。影片中這位沉湎於酒色,嚮往著財富地位的人最終成為叛徒;而反抗戰士們的食物卻只是營養豐富的稀粥,這是寓意深刻的。  

在尼奧吃下藍色藥片並脫離了那營養液的環境回到真實世界后,眼睛無法忍受陽光的強烈刺激,身體肌肉難以適應真實世界的運動需要。這是因為長期生活在虛幻世界之中,身體的感覺和運動機能得不到真正的鍛煉,已經萎縮。所以默菲斯說,他們一般不解放成年人,因為成年人很難適應這種劇烈的變化。這是想要說明:通往解脫的道路是非常艱辛的,需要長期的努力修行才能真正適應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生活。  

尼奧在認識了真實世界之後,為了能夠在虛擬世界中和強大的電腦人對抗,還必須要在由反抗基地主機所構造的另外的虛擬世界中學習中國功夫和跳躍等。這些世界雖然和Matrix一樣也是虛幻的,但其功能完全相反——Matrix的功能是剝奪人的真實生活,遮蔽人的智慧,令人迷惑顛倒、輪迴生死;而人為構造的虛擬世界的目的卻是要提高人在虛擬世界中的生存能力,並幫助人們來認識虛擬世界的虛幻性。尼奧就是用這種方法在短期內學會了上乘的中國功夫和匪夷所思的跳躍能力。這正如《清凈道論》中所敘述的運用觀想來獲得履水如地、穿石如水的神通的修行方法一樣。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尼奧在一個虛擬世界中,目不轉睛地盯著一位美麗的紅衣女郎,忘了聆聽默菲斯的教誨。結果,當他再回頭去看時,他非常著迷的女郎卻馬上變成了對他持槍瞄準的警察特工。而這正是特意為尼奧設計的程序,以便他能充分認識到Matrix的虛擬性。這簡直是佛教「不凈觀」的翻版。所謂「不凈觀」 是一種將自己或他人的身體觀想為令人厭惡的一攤濃血的修行方法。可以想見,用這種觀想方法對治貪慾、特別是普通人貪戀女色的習氣是非常有效的。所以,佛教認為正確的觀想對於提高道德智慧非常必要,即佛教中通過五停心觀以借假修真的道理所在。  
另一方面,如果將人為設置的虛擬世界當作真實世界,同樣也是錯誤的,也會顛倒迷惑、失去真我,影響能力的發揮。所以,默菲斯在虛擬世界中教授尼奧武功時,就不斷地提醒尼奧:「我在虛擬世界身手這麼敏捷,和我的肌肉發不發達有關嗎?你在這裡需要呼吸嗎?」佛教對待修行中所觀想的境界也是這樣,到了高級階段就必須要將原來觀想的境界破除掉。這正是「畢竟空」「無我」「無得」的要旨所在,即所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普通人在虛擬世界中之所以能力有限,受到電腦人的統治,就是因為將虛幻的世界當作真實,所以為程序所束縛。影片中尼奧一旦真正相信自己其實根本不受程序之操縱,馬上就可以讓子彈在空中停留,也可以象電腦人那樣不受限制地自由變化,在虛擬世界中隨心所欲。佛教的道理也是如此。所謂空有不二,真空即是妙有。一旦體證了空性,破除了無明,就會大用現前,境隨心轉。正如六祖惠能在五祖指導下讀《金剛經》開悟時那樣驚喜地發現:「何期(誰能想到)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人一旦大夢醒來,無窮無盡的遊戲神通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開顯出來。  

一切比喻都是蹩腳的。所以《黑客帝國》作為現代寓言,在宗教智慧的表達上,一定有許多牽強附會之處,甚至自相矛盾之處。但我們不必過於嚴格地、逐一對應地去檢查,因為它的價值在於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既然虛擬現實技術在原則上可以將我們現實生活憑空模擬出來,那麼我們原來深信不疑的現實生活是否也是某種更深層次的模擬結果呢?倘若如此,佛教對我們現實生活的真實性的批判和懷疑的確是一種照徹人生迷霧的偉大智慧!  
果然不出所料,2004年11月27日的《參考消息》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著名科學家發問——人生只是一場夢?》目前國外一些著名科學家得出結論認為:我們所見到的宇宙萬物只不過是地外文明利用一台超級電腦所作的模擬世界。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09-7-5 23:21 | 只看該作者
猶大叛變是為了30枚銀幣,而塞福向警察告密則是因為他受夠了真實世界的清貧生活,貪圖多汁的牛排和性感的美女,要享受虛擬世界中富裕而顯赫的生活。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09-7-5 09:53

「猶大叛變」是在執行耶穌基督的一個指令:
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約翰福音13:26)
這句經文說明,猶大的報信是耶穌指派的。耶穌所遞給猶大的「餅」是個液體。液,音同夜,所以,猶大出去的時候,是夜間:
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約翰福音13:30)
這句經文的節數為30,用中國數字錶示,就是「三十」,和為一個「汁」。汁,就是液體。
在聖經里,凡出現「受」字,就代表「受難」。耶穌這「餅」其實是一塊石頭。我們知道,以色列人有用石頭砸人的刑法,所以,猶大先於耶穌「受難」了,這就是為什麼他用手拿了個錢曩出去,因為他已變成了啞巴。
有人因猶大帶著錢曩,以為耶穌是對他說,你去買我們過節所應用的東西。或是叫他拿什麼周濟窮人。(約翰福音13:29)
三十,代表「三根雞毛信」。這是因為,第十個生肖為雞。很多人小的時候,可能都讀過一個「雞毛信」的故事,說的抗戰時期,八路軍傳信用雞毛信的方式,其中,插了三根雞毛的是急件。耶穌給猶大的這個「餅」也是這意思,急得不得了,因為嘛上就要上十字架了,得裸體,而耶穌是處女生的,沒有爸爸,當然也就沒有「把兒」。要是眾目睽睽下,是個天閹,那可就。。。
我們知道送信的鴿子通常是用腳攜帶信息,而不是用口傳達,所以,猶大帶著錢曩,這就是告訴收信人,三十塊錢。因為,錢,音同「乾」。「乾」的卦象為「三」,錢曩的曩不是口袋,是「舊」的意思,不過在英語里,舊為OLD,起首字母為O。O與0差不多,所以,「錢曩」就是三十,這樣,見到受信人,人家一眼就明白他想說什麼了。
由於鴿子有一個「返回」的特性,所有,基督教認為,猶大有「反骨」。
至於說,是不是「三十塊銀元」,倒不好說,好像就是「三十塊錢」,沒說是銀元、法郎、英磅還是美元。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