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限制稀土出口—讓世界看看中國的臉色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1 2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要求中國全面禁止稀土金屬出口的聲音在網路上傳的沸沸揚揚。而歐美各國也提出將就中國限制稀有金屬出口向WTO提起訴訟。一切都讓這個夏天的氣氛空前熱烈起來。世界為何對中國就稀土金屬出口的問題如此的敏感呢 ?

    一、稀土概述

    稀土並不是土。而是稀土金屬的簡稱。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 (Pm)、釤(Sm)、銪 (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 (Lu),以及與鑭系的15個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稱為稀土元素。簡稱稀土。

    稀土金屬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他能夠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同時,稀土也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大家所熟知的精確制導導彈、F22、F35、高性能艦艇、精確雷達等的關鍵部件與製造材料里都有稀土金屬的影子。

    稀土金屬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前蘇聯、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及等幾個國家。中國是世界稀土資源儲量最大的國家,主要稀土礦有白雲鄂博稀土礦、山東微山稀土礦、冕寧稀土礦等等。

    二、稀土的戰略意義與出口的現狀

    如前面說過,稀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我們看到的美國最先進的軍事武器中無一沒有稀土的影子,而在超導材料、高性能微電子材料、信息材料、軍用特種高性能鋼材等眾多的先進領域里,稀土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今材料科學、電子科學以及工程製造的諸多最高成就的獲得,往往是源於稀土的某些特殊功能的發現和應用。沒有稀土,很多先進的科技都將成為無米之炊。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時說的一句名言。然而,在發達國家先後將稀土視為戰略資源,並開始保護的時候,稀土在中國卻被看作是換取外匯的普通商品。其實,與中東石油相比,我們的稀土資源更具備戰略意義。我們在不停的過度開采與自我的惡性競爭中,把這一極具戰略意義的資源賣個「土」的價錢。這是不是中國的一種悲哀?

    稀土金屬與其他的礦產一樣,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中國雖然是世界上稀土尤其是在軍事領域擁有重要意義且相對短缺的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在不停的過度開采種,中國的稀土金屬的總    量急劇下降。甚至很多品種如黑鎢礦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而開采殆盡。我們現在雖然仍然是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儲量已經從幾十年前的佔世界總量的90%急劇下降到了50%左右。而世界稀土儲量第二的美國早已封存了所有的稀土礦源而大量從中國廉價進口。如果,我們再不採取有效的措施實施有效的控制,也許用不了多少年,中國自己製造武器都要從美國進口這種珍貴的資源了。而那時,我們還會以現在我們出口的土一樣的價格買到它麼 ?那時,我們就要為很多中國人的急功近利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世界的貿易戰中,中國總是成為一種弱勢的被侵略的對象。我們把自己珍貴的資源作為原始的、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與附加值的未加工的粗略商品出口,然後將成品高價的買回。而在這種出口的過程中,中國內地成千上萬的資源出口地區還要不斷自我殘殺,不斷壓價,最終將最便宜的原材料送到外國人手中。這是不是中國的悲哀?而作為最具戰略意義的資源,我們的稀土也在不斷的自我貿易戰中賣出了泥土的價格,而美日與西方列強卻利用我們的稀土資源大力製造的先進艦艇在我們的領海附近囂張的行駛,製造的精確制導的導彈在我們的南海呼嘯,製造的高性能飛機在我們的南海盤旋。我們大呼戰爭威脅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威脅的背後有沒有我們自己在作孽?中國人是不是應該覺醒了?把我們珍貴的戰略資源賣到海洋對岸而得意洋洋的數著美刀的人們是不是應該覺醒了 ?

    我們的不可再生的珍貴的稀土資源供應著世界的消耗。甚至供應著美國、日本、韓國等我們敵對的國家,讓他們研發著先進的武器來威脅著我們的和平。我們總是在惡性循環中不停的折騰著自己。

    三、有條件出口稀土資源並加強管理的倡議︰

    從去年開始,我們的政府開始逐步限制稀土的出口,並不斷的削減配額。但是,我覺得這些措施還是不夠嚴厲。我們還應該更大幅度壓縮出口的數量並最終實現有條件、有選擇的向世界供應稀土資源。這對中國具有非常深遠的戰略意義︰

    首先可以保障我們自己的戰略資源的儲備。同時可以有效的遏制世界上軍工發展的速度,這也將為我們自己提供難得的機遇。

    其次,有選擇的為世界上的盟國供應稀土,可以有效加強中國與盟國的戰略合作關系。並能釜底抽薪式的壓縮反華國家的軍工發展速度。日本專家曾說過。中國限制稀土的出口,是「扼住了美日的咽喉」,這種說法一點都過分。我們也應該讓列強們看看中國的臉色了。

    這還有利於改變我們在世界貿易中的弱勢地位,讓世界對中國的依賴中也看看中國的臉色,從而有利於我們在有條件的為世界供應稀土的同時奪取商業貿易的主導權。我們更可以利用這張重量級的牌打破美國對中國的武器禁運與封鎖。

    同時,我們的政府也應該成立專門的高效的戰略資源管理部門。而不再單純是國土資源那麼簡單的層次,應該升級到戰略與軍事的高度。對地方政府實施有效的監管。從而防止我們的稀土資源的流失。其次,我們也要像美國一樣封存部分稀土礦作為未來的戰略儲備。並加強稀土的戰略儲備與研發。我們可以與俄羅斯等友好國家技術合作以加強稀土在軍事及工業中的使用效率。從而讓我們的寶貴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不管將來,商務部與WTO組織的談判多麼的艱苦。我們都應該堅持我們的觀點不放鬆。我們要堅決的打破美日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我們的寶貴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我們不能再用我們珍貴的資源去換取廉價的美刀與日元了。我們都應該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我們不能再在地大物博的虛幻中自欺欺人了。只要我們守衛住我們的資源,然後在自力更生中加強科技的發展去有效的利用,中國的騰飛還會遠麼?

陸軍論壇    2009-07-01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沙發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2 22:20 | 只看該作者
歐美加緊爭奪中國稀缺資源

歐盟和美國23日聯合要求與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展開磋商,聲稱中國限制多種稀缺原材料出口,違反了入世承諾。這反映出歐美正表現出更加強硬的資源爭奪態勢......

歐盟貿易委員凱瑟琳・阿什頓當天發表聲明說,中國對原材料施加的出口配額和出口稅等出口限制扭曲了競爭,抬高了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令歐盟企業在當前經濟危機條件下處境更加艱難。

歐盟委員會聲稱,歐盟在過去幾年間多次與中方交涉此事但均未果,現在希望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能夠找到一個滿意的解決辦法。當天,美國政府也提出要就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展開磋商。

此次歐盟要求磋商的事項具體包括中國對鋁土礦、焦炭、碳化 和鋅實施的出口數量限制;對黃磷、鋁土礦、焦炭、金屬 、鎂、錳和鋅實施的出口稅;出口最低限價和出口合同審批程序以及其他與原材料出口相關的不合理要求。

歐盟委員會稱,歐盟去年從中國進口這些原材料總值達到45億歐元,這些原材料被廣泛運用於鋼鐵、制鋁和化工行業,因中國限制出口政策可能受到影響的歐盟產業約佔到工業總產值的4%,牽涉的就業人口約為50萬。

在歐盟看來,中國的原材料出口限制好比掐住了歐盟企業的脖子,因為不少歐盟企業都嚴重依賴這些原材料進口。就部分涉案的原材料而言,中國是全球主要供應國,這令歐盟無從選擇。

歐盟認為,由於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通過最低限價和出口稅人為抬高銷往國際市場的原材料價格,直接損害了歐盟下游產業的競爭力,甚至在個別情況下完全切斷了歐盟產業的關鍵性投入,導致這些歐盟企業與中國同行處於不公平競爭狀態。

中方主張,限制這些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出口的初衷是為了保護環境和資源,況且根據入世協議,中國仍有權對近百種原材料等產品實施出口限制。但歐盟聲稱中方的限制措施超出了允許的範圍。

歐盟委員會警告說,如果磋商不成,那麼歐盟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保留要求成立專家組作出決斷的權利。

實施新戰略爭奪全球資源

歐盟的這一舉動,一方面反映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歐盟內部因經濟形勢惡化,保護主義勢頭日甚;另一方面也與歐盟近年來加緊全球資源爭奪的戰略一脈相承。

歐盟委員會在當天的新聞公報中以新聞背景的形式提到,中國是歐盟對外貿易政策最大的單個挑戰,中國實施的貿易壁壘讓歐盟企業喪失了大量出口機會。

以歐盟委員會2006年10月發布對華貿易政策文件為標志,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上升,歐盟日益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在處理中歐經貿爭議上的立場趨於強硬,而金融和經濟危機無疑加劇了這一態勢。

就在當天,歐盟順應自身鋼鐵生產企業的保護主義要求,決定對中國金屬盤條徵收24%的正式反傾銷稅,為期5年。這是歐盟當時針對中國鋼鐵產品採取的多項反傾銷行動之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委員會早在去年11月就出台了一份新的戰略文件,以加大全球原材料爭奪力度,並將矛頭對準了中國,這次與美聯手出擊便是這一新戰略的具體體現。

在這份新戰略文件中,歐盟委員會建議歐盟應首先確定哪些原材料是至關重要的,並從三大方面著手保障歐盟的原材料供應。即在國際層面上,消除第三國對原材料貿易的限制性做法,確保歐盟進口;挖掘歐盟內部資源,促進原材料可持續供應;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回收利用。

在國際方面,新戰略主張,歐盟應針對一些主要工業國和資源富產國展開戰略性的「原材料外交」,在所有雙邊和多邊貿易協議及監管對話中加入有關原材料供應和可持續管理的內容,這些都可以在歐盟和成員國兩個層面上落實。

新戰略還提出,歐盟應鎖定第三國扭曲原材料貿易的行為,並利用一切可能手段,包括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迫使對方加以糾正。

美國和歐盟就中國限制部分工業原材料出口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中國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有關原材料出口的政策符合世貿組織規則。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0: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