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衛報》驚嘆:中共的統治無可替代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7-1 14: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應對經濟危機的措施能否拯救世界?或者說,能否解決自身所面對的問題呢?
  
  希望從來不會消失,特別是在眼下這個充滿變數的時期還要靠「希望」拉升股市。去年金融危機演變成全面經濟衰退的時候,「脫鉤(decoupling)」理論又一次抬頭,為我們描繪出這樣的前景:中國和其他大的發展中經濟體能夠繼續增長,並使得世界經濟繼續輕鬆運轉。
  
  事實曾證明並非如此,BRICs(指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感受到了外部需求急速下降和資本流動收縮所帶來的負擔。
  
  但是現在情況有變,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國那「不像我們估計中那麼槽糕」的數據鼓舞,最早提出BRIC概念的高盛(Goldman Sachs)預計,中國在2010年的增長能輕鬆重返2位數,其醫療計劃在明年能大大促進全球的復甦,因為中國人將減少應付疾病的儲蓄,轉而花錢買消費品。同時,根據樂觀的分析,巴西將很快從短暫的衰退中脫身。印度會受益於大選之後更穩定的政治局面;隨著經濟回暖推高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俄國也將走出困境。
  
  一切都是如此令人欣慰,至少在紙面上是如此,這得益於調整后的世行2009年經濟增長預測。但是,看一看樂觀情緒的主要源頭中國,事實卻遠非如此誘人。
  
  如果今年己經扔進去的總計超過1萬億的財政和貨幣刺激不能創造出一個比1季度強勁的2季度數字的話,那將是一個離奇的故事;在銀行無限增加的貸款中有一部分注入到公司債和股票市場的情況下,如果公司表現看上去不比之前更好、上交所股指今年不能保持這樣增長的話(這增長還要歸功於新股發行此前一直被禁,直到現在才解凍),那將會令人意外。
  
  讓中國走出衰退是中共和中國政府今年的頭等大事。雖然他們不用面對大選,黨領導人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也不能無視公眾的意見,自從去年年底以來,他們一直竭力提振受困產業並維持就業。歸功於國家充沛資金的慷慨解囊,到2009年底,中國的增長也許能達到8%,這驗證了溫總理宣稱的中國經濟藥方對這個國家確實有效,也讓胡主席可以宣布一黨專政的好處得到了體現。但故事只是開了個頭。
  
  問題在於這看上去更像是一劑短期「止痛藥」,政府對經濟變本加厲的干涉是一個明顯的倒退。中國需要改變1978年之後的模式,減少對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和出口的依賴;要大力拉動國內消費,將工業向產業鏈上游推動,並促進服務業發展(以上構成了那場有關中國長遠未來的辯論的背景;但目前看來,那場辯論很少考慮到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現實。)
  
  現政府日趨濃重的保守主義和政治局常委所表現出的團結一致很有市場,這是在毛時代的瘋狂理想主義和鄧時代的政治平衡之後的一次轉型。所有跡象表明,下一代領導集團中的習和李之間將會有勢均力敵的制衡;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也會使得高層的獨斷有所緩和。但是經濟改革很可能會讓中國走上一條更加審慎的道路。
  
  因此,5800億正投入到為期兩年的基礎建設項目中——如果不細細探究的話確實很驚人。但當中很大一部分錢是無論如何都要花出去的,如花在四川地震災區的救災上,花在大量亟待完善的鐵路和輸電網上。中央政府最多提供三分之一的資金,其餘的靠地方籌資以及貸款。由於很多地方政府沒有現金,銀行貸款「門戶」大開:今年頭3個月的貸款額相當於2008年整年的貸款額。
  
  監管者也意識到這將會導致壞賬大量增加;中國在世紀之交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曾同樣大肆揮霍過,然後要用最近十年的前半段時間來消除那些壞賬。增加流動性將增加通脹壓力,而且下一年還有滯漲的可能。到2010年政策可能會收緊,這會帶來商業收縮的危險;就如2007年底為了壓抑通脹而採取從緊貨幣政策那樣,造成了導致如今這場衰退的商業收縮。
  
  基礎建設項目也不是創造就業最好的方法,因為基建項目從本質上講就是無法持久的。雖然這些項目能吸收去年夏天生產的大量鋼材、鐵礦石和水泥庫存,但企業對刺激計劃的過度反應將使存貨又一次增加,一直困擾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沒有任何改善。疲軟的外部需求拖累出口,隨著其他亞洲國家(尤其是日本)繼續受累於衰退,運往中國作最後組裝的半成品數量以及國際市場銷售量將大幅下降。
  
  產業政策援助的是國有企業,它們以保證就業和服從領導作為回報;私人公司和中小型企業則得不到太多的關注。原本用來幫助出口企業的減稅政策很可能會給那些低利潤的勞動密集型公司提供了喘息的機會,而這些恰恰是中國不應再倚重的產業。家庭和企業儲蓄大量增加,阻礙了中國亟需的消費增長。雖然房地產市場自去年的大跌後有所恢復,買家仍然出手謹慎。
  
  儘管醫療計劃將帶來大量投入,但在頭幾年,資金主要是花在診所建設上,而不是提供醫療服務來減少人們的預防性儲蓄,而且把12年的預算資金平攤到13億人頭上的話,預算中的數字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政府還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只要繼續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繼續把土地改革擱置的話,領導層振興農村的想法將得不到重視。較低的退休年齡,快速增長的老年人口以及獨生子女政策所導致的勞動力減少,都隱約預示著即將到來的「人口黑洞」。胡主席想要縮小的貧富差距現在反而有所擴大。每年都有大量的群體事件出現;上周,中部某城市群眾在某賓館廚師離奇死亡後走上街頭,政府不得不派遣大量武警維持治安。任何有關當局放鬆控制的言論都得不到重視,司法改革舉步維艱,媒體和某些人士還繼續受到嚴密控制。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10年前人們所預言的大國倒台會比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 所預言的「中國統治世界」更有可能發生。中共的統治無可替代,這就是我為什麼認為其無需實踐啟蒙思想就能度過難關的原因,而威爾·赫頓(Will Hutton)堅持中國必須奉行這些價值觀。胡和溫所做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們必須熬過今年,在下幾個月看到令人鼓舞的數據,盼望一個回暖的2010年。正如這位總理所言,「信心比黃金還重要」。但是所有的政策措施似乎顯得有所倒退,這更像是原地踏步,而不是用新的政策把鄧的經濟改革向前推進。這樣只會讓大陸在舊有的模式中作繭自縛。(作者:Jonathan Fenby原題:吞下中國制經濟解藥 來源:英國《衛報》)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2357

帖子

47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78
沙發
愛國有理 發表於 2009-7-1 16:34 | 只看該作者
1# 藍藍的天
困難當然很多,但中國在一步一步地穩妥地向前發展,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09-7-2 00:14 | 只看該作者
1# 藍藍的天
困難當然很多,但中國在一步一步地穩妥地向前發展,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愛國有理 發表於 2009-7-1 16:3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9: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