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旅遊業潛規則:三無導遊靠潛規則謀生(圖)

[複製鏈接]

46

主題

58

帖子

7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潛規則 發表於 2009-6-30 16: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旅遊業潛規則:三無導遊靠潛規則謀生(圖)

遊客購物賺差價補貼團費
「在一些熱門旅遊城市,遊客都是導遊花錢買來的!」據陳浩介紹,有的社會導遊同時服務於好幾家旅行社,平時不上班,只留給旅行社一個手機號,隨時有團隨時帶,不但賺不到底薪,還要在接團前向旅行社交「人頭費」。一般國內游的「人頭費」在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導遊為了賺錢,就將遊客帶到指定購物點,讓遊客以高價購物或是向遊客推銷一些假冒偽劣商品,從中提取差價來補貼團費並作為收益。在旅遊行業,導遊帶遊客不停進購物點是最普遍的潛規則。

遊客不買東西也得交錢
不少細心的遊客發現,每到一個購物點,商家都會給遊客發放有編號的出入證。不論買不買東西,導遊都要求遊客進去「參觀」一下。這些購物點的商品價格比普通商店要貴,有些工藝品和首飾的價格往往會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有的購物點根據遊客購買商品的總價,按照一定比例付給旅行社回扣;有的是只要遊客進場,商家都會付給旅行社每個遊客幾元錢不等的「人頭費」。購物點發給遊客的出入證,就是為了記錄哪個旅行社、哪個導遊帶來了多少人,方便與旅行社和導遊結算回扣。
對於不愛購物的遊客,旅行社各出奇招。有的旅行社對於小孩、老人等消費能力不強的人群加收費用,有的導遊會自備一些小紀念品以高價強行兜售給遊客。曾經有個較為極端的例子。某旅行社一年輕導遊帶了個「苦團」,沒掙著錢。在送遊客去機場的高速路上,他終於忍不住「發飆」,讓司機把車停在路邊,然後對遊客說:「帶你們這個團我賠了,你們現在每人交給我100塊錢,要不然就下車。」望著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高速公路,看著離飛機起飛的時間越來越近,遊客最終還是無奈地交了錢。

自費項目擠占遊覽時間
為了讓遊客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參與自費項目,地接社的導遊也就是地陪,往往會壓縮常規景點的遊覽時間。例如:在杭州,為了讓遊客自費觀看「宋城千古情」的演出,白天遊覽西湖等景點的時間就會被大大壓縮。其實,西湖美景是需要遊客細細品味的,但跟團的遊客只能匆匆而過。在地陪神乎其神的宣傳之下,不少遊客都會心甘情願地掏錢購票。有些地陪為了吸引老年遊客購票,甚至宣稱該演出對老年人免費,並保證回津後由組團旅行社負責退回費用。其實,該演出對老年人並不免費,想退錢是根本不可能的。還有的地陪為了多提成,在遊客到達自費景點前,就串通景點工作人員臨時抬高門票價格,牟取暴利。

出境游押金返還難保證
  根據業內慣例,出境游組團旅行社在對遊客的經濟、工作狀況等進行審核后,要向遊客收取一筆「押金」,具體數額視具體線路而定。一般情況下,歐洲、日本等線路約為5萬元,美國游為10萬元。收取保證金是國內旅行社的普遍做法,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遊客在國外滯留的「走團」事件。實際上,收取保證金是旅行社的自發行為,目前並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而這部分資金的具體管理和返還方式也沒有相關政府部門進行監管。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旅行社自己設立專門賬戶,管理這筆龐大的資金。一位資深導遊算了一筆賬:「以一個30人的旅遊團計算,每人交納保證金3萬元,一個團就是90萬元。」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這樣一筆「無息貸款」是否會被旅行社挪作他用呢?對此,他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個別規模小、信譽低的旅行社有可能為了增加收益而賺取保證金利息或乾脆將保證金挪作他用。」據了解,一般情況下,遊客和旅行社都會對保證金的歸還日期提前進行約定,大部分遊客只要按時歸來就可以取回保證金,但個別信譽較低、經營狀況不好的旅行社會將保證金挪用,「拆東牆補西牆」。這樣一來,保證金的返還日期就很難保證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7: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