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南那片土地這樣換算:
--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一個浙江省;
--相當於三個台灣、六個北京;
--相當於一個匈牙利、兩個丹麥、三個比利時;
--相當於六個科威特;
--相當於十個英阿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相當於二十個日俄吵得不可開交的北方四島;
--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一國被另一國強行侵佔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國版圖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2009年6月,印度總理辛格在國會演講時放出「狠話」:在中印邊界領土爭議問題上,印度絕不妥協,會繼續加強邊境防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威脅」。
中印兩國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分西、中、東3段。1962年兩國曾因邊界爭端爆發過一場邊界戰爭。而在邊界問題上最大的焦點,就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用非常卑劣的手法,將中印邊界的「傳統習慣線」往北推,劃定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不過中國政府從來都沒有接受過這條線。印度1947年剛剛獨立,翌年便派兵北侵,逐步佔領了中國9萬平方公里土地;並於1954年將「麥克馬洪線」作為國界;到了1986年,又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企圖從法律上使佔領合法化。
針對印度一再升級的挑釁行為和路人皆知的非法企圖,中國政府均以不承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和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給予堅決的回應;並始終堅持通過和平友好談判解決邊界爭端的原則立場。就是在上世紀60年代的那場自衛反擊戰中,這一立場也沒改變,否則我們就不會在把印軍打得一敗塗地、潰不成軍的有利戰局下,放回俘虜,鳴鑼收兵。
一面提倡合作,一面挑起事端,這種看似矛盾的做派,其實是印度政客的一種傳統特色。一直宣示堅守一個中國立場,卻又為達賴叛國集團提供了超過半個世紀的庇護,就是這種傳統的最典型表現。就是辛格,這類表演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就一年多前的2008年1月,這位印度總理剛訪問中國后不久,轉身就到包括中印邊界東段爭議區視察,並拋出所謂的推動印度東北邊境地區開發的一攬子計劃。
增兵6萬,「保證現代軍隊必須裝備最先進的武器」,中國就害怕了嗎?干這事、說這話的印度政客們其實自己心裡都清楚得很,不過是虛張聲勢、忽悠百姓、自我提氣而已。就憑印度,它敢真的武裝挑釁中國嗎?它沒那個膽子!四五十年前,中國國力非常薄弱之時,尚把準備充足的印度打得落花流水,今日妄動會落個什麼樣的下場,辛格們恐怕想都不敢想。明知不可為,為什麼還要擺架勢?就是做給「人」看的!第一,做給國內的自己人看,用假設的「安全威脅」轉移視線,緩解日趨尖銳的內部衝突;第二,做給本地區的鄰邦看,用挑釁中國顯示自己的「強大」,震懾鄰邦,讓它們乖乖「臣服」,維持印度的地區老大地位;做給美國等強國看,表明自己在「遏制中國」中可以充當重要角色,以贏得更多的「骨頭」。
朋友們,現在真的到了情況萬分危急的情況了。每一個關心國家命運、關心民族前途的同胞們,為了我們祖國母親不再被侵略、不再被割地、為了藏南早日光復、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請就反對放棄藏南、反對承認「麥線」,喊出自己的聲音!!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11月16日至21日兩個星期內, 解放軍在後藏地區數萬藏,門巴,珞巴等族同胞的協助下,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收復了藏南地區. 繳獲物資無數, 包括蘇聯援印的最新型直升機等武器. 並全殲印度王牌第七旅,活捉旅長達爾維將軍。
藏南地區,普遍是指我國西藏境內喜馬拉雅山南坡,海拔驟降的山麓及平原地區.
藏南地區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稱謂. 因為平原地區需要數千公里才能呈現的熱溫寒三帶,在這裡卻只用了幾十公里
該地區海拔1100-2200米左右,平均年溫度18-22攝氏度,比同緯度中國東部地區還要高. 年降雨量2500毫米,部分地區高達4495毫米, 是我國高降雨量區.藏南海拔1100米以下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1100-22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千萬畝熱帶植被四季常青, 千萬頃穀物良田一年三豐.這裡曾經是世代西藏地方政權的糧倉與冬宮駐蹕所在, 6世達賴的故鄉,藏傳佛教格魯派聖地. 更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原江南".
而僅隔十數里的喜馬拉雅山北麓,我國實際控制區內,屬高原乾旱氣候,年降雨量低於550毫米,最低不到300毫米. 最暖月平均6-10攝氏度,農作物以青稞,馬齡薯等溫帶喜寒果木為主. 地圖上擁有"高原江南"的山南地區, 糧食供應卻主要靠我國內地省份捐助.再看一眼,美得讓人心碎的一片土地!
藏南領土丟在誰的手上,誰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藏南不能丟.祖先留下的土地.即使現在拿不回來,以後總要拿回來的.
絕不承認麥克馬洪線,只要阿三不把藏南地區交還中國,永遠不要想和中國邊境正常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