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毅的聚同化異說令人眼睛一亮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2 0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快評/中評社美國報道,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19日先後在舊金山和洛杉磯與當地兩岸僑界代表座談。他指出:來自海峽兩岸的僑胞,應該以全民族的整體利益為重,在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大框架下,超越分歧,避免內耗,團結互助,共創未來如何實現這一前景,我認為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求同存異。兩岸僑胞之間的「同」表現在哪裡?一是共同的民族。二是共同的文化。三是共同的家園。四是共同的目標。誠然,出於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因素,兩岸雙方尚存在不少分歧,今後也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新的矛盾和問題,但在民族大義面前,我們更應該看到我們之間的「同」,重視我們之間的「同」,增強和擴大我們之間的「同」。換句話說,我們不僅要做到「求同存異」,更要爭取「聚同化異」。要通過我們的努力,聚合起兩岸僑胞致力於和平統一與振興中華的大同,化解歷史遺留下來的種種心結和歧見。聚大同,不僅可以化小異,還可以化大異。聚大同,我們才能匯集起共同的意志和力量。

  王毅的「聚同化異」說令人眼睛一亮,這正是解決兩岸在海外華僑華人長期存在的矛盾的良策。「求同存異」很重要,沒有這一步就沒有改變對峙現狀的可能。但是,僅僅有這一步,也不適合兩岸關係大發展的歷史潮流。今天,兩岸正在努力地大和解,但是海外華人社會的裂痕卻沒有得到有效的彌補。怎麼辦?「聚同化異」是最好的策略。不僅兩岸的僑團要去做,兩岸涉及僑務的政府機構也應該去努力做。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6-22 02:51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理應如此. 不能強求統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3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2 04:49 | 只看該作者
  中評社快評/中評社美國報道,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19日先後在舊金山和洛杉磯與當地兩岸僑界代表座談。他指出:來自海峽兩岸的僑胞,應該以全民族的整體利益為重,在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 ...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2 01:36

王毅的「聚同化異」說令人眼睛一亮,這正是解決兩岸在海外華僑華人長期存在的矛盾的良策。「求同存異」很重要,沒有這一步就沒有改變對峙現狀的可能。但是,僅僅有這一步,也不適合兩岸關係大發展的歷史潮流。今天,兩岸正在努力地大和解,但是海外華人社會的裂痕卻沒有得到有效的彌補。怎麼辦?「聚同化異」是最好的策略。不僅兩岸的僑團要去做,兩岸涉及僑務的政府機構也應該去努力做。


聚同化異」說正是解決兩岸在海外華僑華人長期存在的矛盾的良策。
求同存異」很重要,沒有這一步就沒有改變對峙現狀的可能。不僅兩岸的僑團要去做,兩岸涉及僑務的政府機構也應該去努力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4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7 08:06 | 只看該作者
王毅為什麼要說「聚同化異」

    近日,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在舊金山表示,希望身居海外的兩岸僑胞不僅要「求同存異」,更要爭取「聚同化異」,超越分歧,避免內耗,團結互助,共創未來。臺辦主任說「僑語」,精闢話語令海外僑社精神一振。

    「聚同化異」,是「求同存異」的昇華。要解開心中千千結,「求同存異」是基礎,沒有這一步,就不能打破僵局,但僅有這一步不夠。當前兩岸關係正邁向大和解、大融合,而兩岸在海外華社的關係雖然和緩了,有些隔閡仍有待化解,更需要凝聚力量提昇華社群體,良策就是「聚同化異」。畢竟,如果心中有「異」永遠「存」著,總不是最佳狀態,更積極的做法是聚合最大之同,把「異」化到最小。海外僑情在變化,現在正是化淤解扣、促進全僑融合的時候了。

    台灣和粵閩等地一樣,是中國重要的僑鄉,很多臺胞有「僑」的關係和身份,「台中有僑、僑中有臺」。自然地,海外僑界關係成為兩岸關係的一種延伸。1949年後數十年間,兩岸背景的海外僑團曾經「勢不兩立」,有過爭拗摩擦、拆臺鬧場對壘……或「老死不相往來」,可謂疙瘩很緊。統「獨」之爭、「藍綠」之爭,亦延綿於海外。一句話,各搞各的,缺乏交集。近幾年,海外僑社產生一種覺醒,走向和解。是什麼因素促成這種轉變?一是中國大陸翻天覆地的變化,二是島內「台獨」勢力猖獗,反而促成僑胞的覺醒。民進黨當政期間大搞「去中國化」,其僑政官員的「僑分三等論」等,使以前「親臺」的傳統僑團僑領心涼了,失望了,他們如大夢方醒,紛紛易幟,站到反「獨」隊伍中。在此背景下,兩岸的僑聯組織最早「破冰」,2005年以來,他們從試探接觸、來訪互訪到多次共同舉辦活動,邁出可喜一步。

    在北京,在澳門,筆者多次採訪海外傳統僑團的僑領。我記錄的一些肺腑之言,出自海外「老國民黨」之口,能感覺到那種深沉的歷史脈動。有僑領說,連戰都訪大陸了,國民黨可以放下歷史包袱與大陸談發展兩岸關係,我們何必堅持仇共反共立場!旅日僑胞李海天曾是僑選「立委」,60年來第一次回大陸。他說:「回想起這麼多年在海外的奮鬥,看到過很多僑社間的爭鬥,兩岸分隔,不但過去武裝鬥爭使雙方傷亡重大,海外僑社也爭得面紅耳赤,勢不兩立,這是多麼的悲慘與不幸!不過,時代在變,今天我帶團回大陸,嘗試走出一條新路。」走過風雨,許多僑胞更明白了僑即是「橋」不是槍,身為海外同僑,可以不偏不倚,兩手牽兩岸。有了中華民族利益這個最大的「同」,其他歧見啊紛爭啊,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說,海外僑界的融合勢在必然,況且,要在所在國維護權益、參政議政,一盤散沙怎麼行!僑界融合,僑社可以做什麼?可做的太多了,不妨從文化、僑社經濟、華僑福利等課題入手,共同努力,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兩岸同僑不分彼此,共同舉辦各類活動,服務全僑。兩岸僑團搞華文教育各有優勢,應資源共用。海外華校不管誰辦的,可互相觀摩學習。等等。

    當然,化異會遇到一些難題,化,不是強迫勉強,而是水到渠成,需要慢慢解開心結,需要各方不斷努力。我們要持續做向前發展的推手,前路漫漫,任務艱巨,海外僑胞加油啊!(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連錦添)

星島環球網  2009-06-2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