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官媒對外擴張對內改版

[複製鏈接]

99

主題

407

帖子

1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andT 發表於 2009-7-4 04: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官媒對外擴張對內改版 改善形象努力不被看好

近期中國大陸官方媒體積極在海外拓展和國內改版,希望改變形象。而很多國內評論人士對此不以為然。以下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丁小的採訪報道
據香港英文南華早報周五報道中央電視台將在北韓、巴基斯坦、尼日內亞等國增加十多個海外分部,作為中宣部改善國家形象之推廣計劃的一部分。今年年初中國政府撥款四十五億元人民幣做官方媒體的海外拓展,新華社七月一日起就已經推出每天90分鐘英文電視新聞,在歐洲超市內以及中國駐歐洲使館牆壁上的電視熒幕播出。

四川成都作家冉雲飛認為此舉純粹浪費公帑:「你辦新華英文版,有什麼用?你當海外的人那麼傻?換了個語種就把謊言變成真話?現在官方很多想法非常愚蠢,除了浪費納稅人的錢,不會有任何作用.除了在海外的推廣,多家北京中央媒體近期同時進行大改版
中央電視台也將從七月開始對全台所有部門頻道和節目進行改版,尤其是新聞和評論方面。據大陸媒體報道,其中CCTV-1將增加新聞播出頻率和報道量,而《新聞聯播》將減少會議播出比例,進一步完善特約評論員機制,增加輿論監督和批評的內容等,而國際新聞時將增長近一倍題材領域、內容形態更加多元化。《焦點訪談》欄目也將加大監督節目的比重。另外,CCTV新聞頻道計劃在7月底全新改版,全天24小時每隔15分鐘播報「新聞快報」,加強新聞評論,加大國際新聞播出比重
而《人民日報》7月1日起已正式擴至20個版。其中,每天新增一個要聞版,一個社會建設新聞版(簡稱「社會版」),一個國際新聞版
這一輪中央媒體齊齊變身,據稱是為了淡化喉舌形象,重奪民眾歡迎信任,以及在網路輿論風行之際爭取引導權。而一些大陸媒體人和獨立作家對此不以為然
現在中國青年報社新聞研究所工作的前冰點雜誌總編李大同說:「我沒有什麼評論,我已經幾十年沒有看它這個報紙。(對官方媒體改版有沒有期待?)沒有沒有,他們能改到哪兒去?」

有讀者認為改版后的人民日報換湯不換藥,前中國海洋報記者獨立撰稿人昝愛宗說:「二十版我看了一下,要聞增加了一點,領導人的排序這種消息就佔了兩三版。他沒法改,加強輿論監督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他們的主調還是宣傳。比如他還有農村版、民主法製版也都是歌功頌德的,沒有就新聞事件,比如上海那個塌樓我就沒有看見人民日報上有。」 高喊改善質量重奪民心之際,人民日報又在眼尖的網民面前摔了跟頭。該報六月二十六日一張主題為:廣西南寧被譽為中國綠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圖片報道被發現經過合成,草地上有六處鴿子一模一樣。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的理事張斌在個人博客中曝光這一圖片造假,引起眾多網民進一步指證和討論。這已經是人民日報近兩年第二次被發現「鴿子」造假,去年一幅曾得獎的《廣場鴿注射禽流感疫苗》照片被發現有同樣的問題。對於重犯這種低級錯誤各方有不同的解讀。而昝愛宗認為恰恰反映了宣傳工具與真正新聞媒體的分野:「這就是標準不一樣,西方媒體注重新聞性和真實性,中國媒體處於宣傳目的,要盡量好看,鴿子少了就不好看了,就多弄幾個。」

冉雲飛認為照片造假相對於其其他問題著實不值一提,容不下追不上網際網路輿論的傳播系統,難免被民眾所捨棄:「即便不出現貼鴿子這種技術上的造假,人民日報的新聞、價值觀、思想本身就是造假的,我看到這圖片造假新聞一點反應都沒有。 說白了你看網際網路他們管得多緊,就知道所謂改革完全是裝點門面的話。新聞改革,你能發我們這些人的文章么?傳統傳媒的改革追不上網際網路開放的角度是完全沒有意義的。網際網路的升起對西方大的報紙影響很大,有些報紙都關門了;如果沒有官方用納稅人的錢對中國傳統傳媒的扶持,它會比西方市場競爭下的傳統傳媒死得更慘。 」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丁小的採訪報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