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穌為什麼在故鄉不被尊重?

[複製鏈接]

29

主題

165

帖子

4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醉求永生 發表於 2009-6-22 18: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佟平 發表於 2008-11-28 10:49:00   

0
推薦——《閑讀聖經和論語》

謊言最害怕的是什麼?是真實。世界上所有的騙子最難行騙的地方一定是騙子的故鄉,耶穌可以在許多地方製造假的神跡,但是無法在他的故鄉製造假的神跡。比如,他可以在外鄉事先安排兩個眼睛好的人假裝盲人,然後被他摸一下就睜開眼睛,但是他無法把故鄉的盲人眼睛治好,因為故鄉的盲人是大家都認識的真盲人,是連今天的醫療水平都無法治療的,兩千年前的耶穌更加不可能治好。

《聖經》作者在「馬太福音」第13篇中如實描寫了耶穌的騙人醫術在家鄉被揭穿失靈的一幕,書中寫道:
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里教訓人,甚至他們都希奇說,這人從哪裡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有古卷作約瑟),西門,猶大嗎?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這人從哪裡有這一切的事呢?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作因他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馬太福音13,54~58)

一個先知,如果真有能耐,怎麼可能在故鄉反而不被尊重呢?除非他沒有真才實學,靠騙術蒙人,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故鄉人不相信你的異能,你只要將你的異能在故鄉施展出來就行了,就能很容易獲得故鄉人的相信。所以唯一可能的真正原因是:耶穌並沒有什麼真的特殊異能,才無法獲得故鄉人的相信。

當然,善於迷惑人的語言和方式是舉不勝舉的,有些可以通過簡單的推斷來證偽,有些並不那麼容易證偽,所以不管什麼社會,騙子總不會絕跡。

《聖經》的作者在「馬太福音」第13篇中,還介紹了另外一種騙術。書中說,耶穌有一天在傳教的時候講了一個故事,說有個人播種,有的落在了路上,被鳥吃了。有的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發苗很快,但是由於根不深,太陽一曬,就枯死了。有的落在了荊棘里,荊棘太多阻擋了苗的生長。有的落在了好土地上,結果得到了一百倍的收穫。(馬太福音13,3~8)

這個騙術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用部分事實取代了全部事實。從種莊稼的角度來說,外在環境確實對能否有收穫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決定能否收穫的關鍵,首先在於種子是否是良種,如果種子本身不是良種,甚至是一顆死種、壞種,那麼不管播種在怎樣的好土地上也無法結出好的結果,更不可能有收穫。耶穌在這裡只強調了外部耕種環境的重要性,更加巧妙的是把外部環境說成了決定是否有好收穫的全部因素,完全否定了種子本身的質量對能否有收穫所起的決定作用。

宗教也是一樣,有好的宗教,有不好的宗教。即便是整體上屬於好的宗教,其中也難免部分含有不好的東西、錯誤的東西、害人的東西。假如吸取了宗教中的好的東西,可以讓人變得更好,假如吸收了宗教中的壞的東西,就可以讓人變得更壞。

這個故事更大的欺騙性在於通過這樣的比喻來暗示耶穌傳播的東西是絕對正確的、是不證自明的真理。如果你對耶穌傳播的東西有任何懷疑,那就是你自己有問題,你就是吃了種子的鳥、曬枯了苗的太陽、阻擋種子生長的荊棘。這就好比無所不能的氣功師在宣稱包治百病時的一個先決條件:信則靈。所以如果包治百病的虛假承諾沒有成真,那也不是氣功師的問題,而是患者的問題,因為患者不信,所以不靈。這等於是騙子事先為行騙失敗之後埋下的伏招。

當然,耶穌的傳教比那宣稱包治百病的氣功師更加高明,除了運用「信則靈」的騙術原則去進行對外的欺騙宣傳,還利用另外一種方式培養內部被騙死黨。「馬太福音」第13篇寫道:

「門 徒 進 前 來 , 問 耶 穌 說 , 對 眾 人 講 話 , 為 什 么 用 比 喻 呢 。耶 穌 回 答 說 , 因 為 天 國 的 奧 秘 , 只 叫 你 們 知 道 , 不 叫 他 們 知 道 。凡 有 的 , 還 要 加 給 他 , 叫 他 有 餘 。 凡 沒 有 的 , 連 他 所 有 的 , 也 要 奪 去 。」(馬太福音13,10~12)

通常,比喻是為了將深奧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來幫助聽眾理解,可是耶穌卻對門徒謊稱是為了讓門徒懂得、讓外面的人不明白,以顯示耶穌對門徒的特別關愛。然而這樣的謊言是根本無法成立的,因為果真是為了讓門徒知道而不讓大眾知道,只要關起門來只對門徒宣講不就行了嗎?何必要對大眾宣講,又故意不讓大眾明白呢?

尤其是最後一句「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據說這句話被西方人歸納為「馬太效應」。也是對經濟社會中「富人愈富,窮人愈窮」的不公正現狀的控訴。如果一個社會出現了這樣的貧富兩極分化的狀況,那麼這是一個必須改善的社會。但是如果故意人為地製造這種「馬太效應」,那麼則是一種罪過。耶穌在這裡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越信我,你得到的好處就越多;你越不信我,連原來有的好處也要失去。這是一種非常狂妄的心態,但是本質上依然只是一句欺騙門徒的謊言而已。
耶穌接著在「馬太福音」第13篇中說道:

「你 們 的 眼 睛 是 有 福 的 , 因 為 看 見 了 。 你 們 的 耳 朵 也 是 有 福 的 , 因 為 聽 見 了 。我 實 在 告 訴 你 們 , 從 前 有 許 多 先 知 和 義 人 , 要 看 你 們 所 看 的 , 卻 沒 有 看 見 。 要 聽 你 們 所 聽 見 的 , 卻 沒 有 聽 見 。」(馬太福音13,16-17)

耶穌的這番話不僅僅是在撒謊,更是在吹牛了,居然把門徒能聽他傳教說成是一種幸福,甚至是許多先知和義人都無法享受到的幸福,實在是非常搞笑。尤其搞笑的是,今天中國的基督徒幾乎都學會了耶穌的這一套把戲,他們在為基督傳教時非說不可的話就是:「你們今天能有機會聽我說這番話,實在是你們的福啊!」我想提醒這些傳教者們一句:「被人精神騷擾絕對不是什麼福,而是一種痛苦和無奈。」

今日中國是一個相對文明和寬容的社會,每個人可以宣傳他自己覺得好的宗教,法律也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是我們在宣傳任何一種宗教的時候,都必須清楚地講明白信這種宗教究竟好在哪裡,而不能胡裡胡塗地說,「你只要信我的宗教就是一種福」,凡是這樣推銷的宗教,都一定是騙人的東西。

關於怎樣才能防止上當受騙,孔子通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在《論語》中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參考意見,那就是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第五」之(10)中寫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看看那些在網上推銷基督教的信徒對不信教的網友的污言穢語的攻擊和野蠻仇視的詆毀,你就不難明白信了基督教究竟是提升人的素質、還是讓人墮落;究竟是激發人的愛心、還是煽動人的仇恨。

對於任何宗教信仰,我們不能只聽那些傳教之人說得多麼好聽,還要觀察那些傳教之人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可取?那個宗教的內容究竟怎樣?說得是否有道理?是否符合科學?是否符合時代的是非標準和文明水準?千萬不能糊裡糊塗地盲信盲從。

2008/11/28
酒精是道路真理生命,是真經。到酒館裡面,可以免痛苦,得歡樂,獲永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