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資源爭奪戰開啟:「地大物博」美夢該醒了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22 2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缺乏天然資源,經濟產業省近年便修訂國家資源戰略,增加在海外入口稀有金屬等戰略物資的儲備,確保日本經濟發展和高科技產品所需的稀有金屬供應穩定,以防「中國需求增加造成稀有金屬的短缺」。

  日本經濟產業省目前有指引要確保鉻、錳、鈷、鎳、銀和銅等30多種稀有礦產資源的穩定供應,儲備必須達3個月至半年左右的消耗量。這些稀有金屬主要用於生產不鏽鋼及高新技術產品,例如鈷是生產充電池和磁石等產品不可缺少的稀有金屬;鉬主要用於生產特殊鋼材和電子元件;鉑則是生產燃料電池不可或缺的材料。這些稀有金屬在原材料中所佔的比例很小,但作用巨大。日本政府要求民間企業加快向外收購資源,除了住友和三菱集團向玻利維亞鋰礦入手,豐田汽車、樂聲等公司近年都有出外嘗試收購鋰礦或與產鋰企業簽署合約,確保鋰供應穩定。除鋰外,日本的貿易公司也大力採購其他礦物,鋁氧石、白金和鎳等都是首要目標。日本政府聲稱,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各種資源需求不斷增大,不僅石油、鐵礦石等能源資源的需求大幅增長,各種稀有金屬也出現供不應求、價格上升的現象。

  日本產業界認為,政府將銦和稀土列入法定戰略儲備物資的原因,除了其稀有外,主要還因這些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國境內,日本政府擔心「若不趁早儲備,很容易受制於人」。

  日前,美國多維社曾報道說,玻利維亞那巨大的的烏尤尼鹽沼,是最新一輯的「007」系列的影片《量子危機》的拍攝地點之一,如今007的戰場,成為了中國和日本一決雌雄之地。據介紹,烏尤尼鹽沼位於玻利維亞西南部的烏尤尼小鎮附近,是世界最大的鹽沼。那裡表面是鹽覆蓋著,但是在鹽層的下面,儲藏著豐富的戰略資源鋰,那裡寄託著中國和日本汽車工業未來的希望,都需要用鋰作為汽車的新動力源。報道說,這一片荒涼、烈日炎炎下的玻利維亞西南部的沙漠,有望成為21世紀的能源戰場,中國和日本很早就在這裡下了賭注,而且越來越咄咄逼人地爭奪這塊龐大的鋰資源地盤。

  對這場爭奪戰,觀察家認為,日本已經贏得了第一回合。

  英國《泰晤士報》刊登經濟新聞記者利奧·劉易斯一篇題為「日本和中國在007的戰場為鋰礦一決雌雄」的文章說,無論是東京還是北京,他們都擺出了外交和民間企業的全方位的競爭姿態,其原因,就是兩國都懷有同一個夢想:最終控制未來電動汽車的全球市場。鋰的充裕供應,至少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是他們要尋求的重要武器。鋰,對於玻利維亞而言,就像是石油對於沙烏地阿拉伯一樣。日本政府的金屬戰略部門總幹事Masao Kando對泰晤士報記者說:「眾所周知,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我們把他們視為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看看收購力拓的例子吧,我們看到,中國正揮舞手中難以置信的雄厚資金來確保資源供應,而有時卻很難如願以償。」目前,智利是世界上鋰電池的最大生產國,但是地球上的鋰的已知儲量,有一半被認為是在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下。日本高層官員認定,與玻利維亞保持好的關係將是至關重要的。

  對這兩個成為競爭對手的亞洲經濟大國而言,控制鋰的供應,或者至少是保證滿足未來需求的穩定供應,是至關重要的。對日本來說,其出口導向的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對鋰資源饑渴的汽車和電子工業,所以這是一種生存之戰。有了長期可靠的鋰的供應來源,日本企業才可能繼續生產面向全球的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和手機的電池。同樣,有了鋰的供應保障,日本汽車公司才能夠將其現有的汽車製造能力,向大規模的電動汽車的生產轉換。

  然而,日益緊張的日本汽車製造商高管認為,對於中國來說,有更強烈的衝動來擁有對鋰資源的控制優勢,那就是:美國,德國和日本已經在20世紀的汽油車的發展上,領先於世界,而中國汽車製造商欲趕上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專業水平,將需要很多年。而另一方面,電動車是一個空白領域:目前處於後內燃機時代的開創時期,中國有著潛在的巨大機會,躍入先期的全球領先位置。日本急於爭奪玻利維亞的鋰資源的最新的開局布棋,包括派遣了一支包括企業和政府官員代表團去玻利維亞,團員中包括了來自住友和三菱公司的高層主管。

  不難理解的是日方所做出的一個承諾:日本將讓玻利維亞的合伙人分享他們的採礦技術。烏尤尼鹽沼,雖然那裡鋰資源蘊藏被認為是巨大的,但是並沒有像其他地方的礦產資源那樣,達到可以隨時提取的程度和階段,因此日本的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解決開採問題的必要方法。

  中國的土地中,估計擁有全球鋰儲量的約十分之一,也是全球第三大的鋰生產,中國的幾家公司已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性的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廠家。北京討好玻利維亞當局的努力,包括捐贈現金幫助在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出生的城市建立一所學校,以及捐贈大約50輛軍車,其中包括2艘軍艦。面對日本的資源爭奪,中國可能會加倍努力。因為隨著最近她在收購澳大利亞力拓鐵礦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受挫,中國會更加下功夫來爭奪在南美洲鹽沼和其他的所有重要的工業用金屬礦藏。

  香港《太陽報》指出,到了2009年結束,中國GDP將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這一數字,將對國際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如今頭5個月結束了,數據顯示,中國超日本的「可能」,愈來愈有可能成為事實。而日本內閣府日前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創下戰後兩個紀錄,一是戰後最大跌幅,二是戰後首次連續四個季度負增長。初步統計顯示,調整季節性因素以及排除物價變動因素后,實質GDP較前一個季度下跌4%,換算年率為15.2%負增長,成為戰後最大跌幅。除了這「戰後兩個之最」,令日本政經決策層最擔憂的是,日本經濟不但出口表現差,而且內需也低迷不振。日本官員說,「2008年第四季度GDP的外需與內需跌幅分別為3.23%和0.6%,而2009年第一季度GDP的外需、內需跌幅逆轉為1.4%和2.6%,日本經濟遭到雙重打擊。」專家指出,企業業績惡化已波及到個人消費層面。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承認經濟狀況嚴峻,擔心衰退長期化。

  日本統計局公布日本去年GDP為4萬8千億美元,中國為4萬3千億美元,緊追日本位居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中國落後日本4千7百46億美元,換成百分比計,中國比日本少一成。今年初,有專家預測,如果今年中國「保八」成功,一增一減,中國今年可以趕超日本11%,最後算總帳,中國的GDP由落後日本十個百分點變為超過日本一個百分點。然而,現在的新數字錶明,日本的衰退有可能超過5個百分點。中國方面第一季度是正增長六個百分點,雖然沒有達到預設的「保八」,但由於日本衰退超過預期,中國仍可能超越日本。不少專家指出,今年中國還是可以達到「保八」的目標;即使不太樂觀,但「保六」應該是有保證,也是較為實在的、沒有太多水分的數據,最終和日本打成平手的可能性最大。

  若今年中國經濟規模能和日本打成平手,將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中國趕超日本是拜金融海嘯所賜,而中國在科技方面還有很多方面落後於日本,但這也是值得令國人振奮的。因為改革開放之初,中國GDP不及日本的四分之一,現在平起平坐了,中國人應該更有信心。

  所以,在中日的資源爭奪戰中,中國也是有後勁、有底氣的。

  比如日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揭露出澳大利亞外長「意外」泄漏對華售鈾機密。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意外地」向聯邦議會披露一份絕密文件,內容關於擴大對華出售鈾礦規模。這份絕密文件列出了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有關增加從必和必拓公司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奧林匹克壩出口鈾礦的談判細節。文件指出,澳大利亞外交及貿易部官員今年1月到北京與中國官員會面,討論必和必拓擴大出售銅鈾礦石規模。文件顯示,澳方是否同意這項協議的前提是,中國不得把所購入的鈾礦用於發展核武。除了與中國的交易,這份文件還提到了澳大利亞與印度尼西亞之間最新的防衛條約談判。

  一名代表史密斯的發言人說,這份文件是「錯誤地」被提交到議會。澳聯社引述貿易部長克林說,這份絕密文件遭到公開確實是一件讓政府尷尬的事情。他說目前沒有接到任何受影響國家提出不滿,他也不預期會接獲投訴。反對派澳大利亞自由黨的外交事務發言人畢曉普對泄密事件表示震驚,並批評這將削弱澳大利亞的國際聲譽,以及澳大利亞與別國進行敏感與機密談判的能力。

  奧林匹克壩礦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鈾礦、第4大銅礦和第5大金礦庫存。必和必拓公司目前正在研究擴充礦場,把目前的地下礦改建成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型露天礦場,從而使產量翻6翻。路透社指出,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都渴望向澳大利亞採購鈾礦石,用於民用核能計劃之上。其中,印度遭執政澳大利亞工黨據諸門外,理由是印度沒有簽署《核不擴散條約》。

  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現有的協議容許中國購入澳大利亞的鈾礦石。如果能達成新的補充協議,中國將可以從其他礦石提取其中的鈾元素。

  不過,世界礦石巨頭力拓拒絕與中國鋁業集團「聯姻」,這宗195億美元的世紀「婚禮」終於泡湯,中鋁拿到近兩億美元的「分手費」,但也難掩失望之情。

  有輿論指出,很明顯,是政治因素的介入,才使這宗交易一波三折。

  中鋁向力拓公司注資一百九十五億美元,這是中資公司迄今為止最大一筆直接對外投資,目的是希望在今後的礦石供應中掌握主導權,以終結處處受制於人的局面;而力拓公司去年在金融海嘯中損失慘重,股價狂跌,亟需輸血自保,中鋁決定注資,對力拓而言猶如天上掉下個大餡餅。只不過,這宗交易從一開始便遇到了政治干擾,澳洲反對黨尤其反對,以防止中國控制澳洲礦藏為名進行抵制,有兩名議員甚至將這項注資行動與「六四」事件聯繫起來,這令力拓變得畏首畏尾;也令中國的礦石供應面臨更大的困難。

  力拓拒絕中鋁,無論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來說都無可厚非。澳洲政客要維護自己的經濟主權,力拓要使公司利益最大化,都是正常之舉。而中國需要反思的是,為何自己購買別人的國債,別人熱烈歡迎,而購買別人的資源,卻受到百般阻攔?為甚麼別人都在積極維護自己的經濟主權,而自己卻國門洞開,任由跨國企業在中國進行斬首式的購併?!

  中國自從加入WTO后,甚麼都要與國際接軌,既不管國家利益,更不顧民族尊嚴,經濟命脈逐漸被西方跨國企業所掌握。在中國的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這種購併已經開始給中國人帶來實質性的傷害。比如外資掌握中國大豆行業之後,榨油業亦被其掌控,老百姓食用油的定價權也被他們掌握,當總體物價下降時,外資壟斷的食用油居然逆市加價,老百姓叫苦連天。

  今次力拓拒絕中鋁,既是壞事也是好事,起碼讓中國人明白,外國人對中國並不全是笑臉。實際上這些年中國頻頻與世界接軌,卻接歪了,向西方學習,學的卻是糟粕;西方國家維護本國利益和民族尊嚴的堅定性卻沒學到。香港《文匯報》6月13日報道,一名越南律師在河內起訴越南總理阮晉勇。據了解,阮晉勇遭起訴主要原因是他通過了一項有中國公司參與的礦產開發項目,而這也是越南總理首次在國內遭到起訴。報道指,越南律師武古輝河說,他向河內一家法庭起訴了總理阮晉勇,要求取消有爭議的鋁土礦開採計劃。武古輝河稱,總理的決定違法了環保、國防以及文化遺產方面的法律。2007年11月,越南政府決定將位於中部高地省份林同省和多農省的鋁土礦開發項目交由越南國家煤礦工業集團經營,後者分別與中國鋁業公司和美國鋁業巨頭美鋁合作。這則短新聞讓筆者震撼,深感中國的大國公民,在國土和資源的保衛上,似乎還應該借鑒和學習越南小國寡民。

  現在,日本向中國開啟資源爭奪戰,曾經飽受日本欺辱的中國人,從「地大物博」的醉夢,也已經逐漸醒來。在玻利維亞鋰資源問題上,就很令人心慰。但願這種清醒,能伴隨各種國策。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2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