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好習慣是怎樣練成的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23 2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的父母和老師都已經開始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可是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為什麼呢?因為許多父母和老師還是把習慣養成當成是說教的內容,而忽略了習慣培養的根本途徑是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換句話說,習慣培養是一套科學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規律來做才可見效。如何才能科學地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首先,準確定位循序漸進提要求

  習慣的培養要從我們對孩子的目標出發。這就需要客觀分析孩子的長處和短處,給孩子一個準確的定位,並激勵孩子不斷地向目標努力。

  定位的方法,一種是橫向比較法:讓自己的孩子和他的同齡人進行比較,看看自己的孩子與他們相比有什麼優勢和不足,但很多家長往往在這比較中,總是一山望著一山高,讓別人的優點蒙蔽了自己孩子的優勢,因此需要學會縱向比較法:讓自己孩子的今天與昨天相比,看到孩子的發展。

  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在學科學習上的發展狀態,他的優勢在於英語和語文,呈上升趨勢的科目是科學,而亟待努力提高的是數學。

  有這樣一個故事: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在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出人意料地奪取了世界冠軍。當有人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線路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所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越過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

  把看似遠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然後一個個去實現它。作為家長就要幫助孩子樹立一個個「跳一跳,夠得到」的小目標,使其穩步前進,減輕孩子過大的精神壓力,堅定其學習信心。

  其次,追根溯源踏踏實實養習慣

  可以通過交流、觀察或調查形式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狀況,發現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良現象,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

  (1)制定可操作性的計劃

  良好習慣的培養從制定具體、明確、可行的計劃開始。計劃越具體、細緻,要求越明確,效果就越好。如安排計劃內容上,包括學習上做到「四環節一總結」:把握好預習-上課-整理-作業,一個章節結束,還要進行系統複習總結,使每課時環環相扣,形成整體,除以上環節外還包括美術、鋼琴等特長培養、日常生活(吃飯、洗刷、睡覺、起床)、交友、休閑等;時間上要求每項內容要有規定的起止時間、學科安排的先後、建議學習主要環節要有一個完整的單位時間,不得邊學習邊玩耍。

  有了計劃,學習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可以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學習有條不紊地進行。

  (2)積極監督

  有了計劃還要有監督人員,做到家長的評價和孩子自己的評價相結合。如設立《好習慣終身受益-2+1家庭學習實施方案設計》,依據規律,從孩子的特點出發制定計劃,家長做監護人,及時反饋。

  (3)及時反思

  讓孩子學會及時反思,即使是最簡單的一句話,也是孩子對自我教育的一種體現,作為家長看后也要做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如有位學生的自我總結說:「今天我認為在校的表現還不錯,但是數學課上老師教的知識卻做錯了,這是很不應該的,我應該重視數學,有不懂就要問。」從中我們了解了孩子對自我的要求,同時看到了學習數學方面的不夠用心和自信,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及時鼓勵,後來他的家長寫了這麼一句話:「很不錯,孩子,你能懂得及時掌握的重要性,以後好好改正,繼續加油哦!」一句簡單的話語,看到了做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架起了親子之間心與心交流的橋樑。

  第三,結交「學伴」互幫互助增興趣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了,在人際交往方面已由對父母的依賴轉向對同伴關係的重視。這就需要家長積極引導孩子結交良師益友。可以通過向有專長的同學如學習態度優秀的,或成績特棒的或某方面值得學習的同學進行拜師或當作PK對象,也可以讓自己成為同伴的師傅或PK對象,同時設置拜師柬或PK柬。

  一張PK柬粘貼在家裡顯要的地方,讓孩子學會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在競爭中施展才華,在互幫互助中增添學習的樂趣。

  第四,家校合作齊心協力促成長

  家長應邁開雙腿,勤與老師取得聯繫。與老師共同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現,以探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方法。讓孩子有老師和家長的支持,實現在學校的5天教育和2天的在家學習,達到5+2>7的效果。

  第五,家庭和諧良好環境伴成長

  家庭環境包括適當的空間、合理的時間和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還應學會多給孩子一些肯定。

  良好的家庭環境能使孩子處於願學、樂學的氛圍之中,玩得開心,就學得舒心。同時要認識到教育是一個過程,如果今天剛表揚孩子一句,明天就想看到效果,那肯定會失望的。家長要學會及時肯定,學會在欣賞中等待。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294

主題

1655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沙發
木瓜香 發表於 2009-6-27 17:16 | 只看該作者
好習慣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