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藏南談不回來,開戰的主動權在印度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16 21: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藏南有九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現在被印度佔著。印度最近還在高調增兵。為了鼓舞士氣,印度領導人讓士兵勞記62年之恥,把藏南之爭定性為守疆雪恥之戰。相比印度,中國官方給出的是願意談判解決的政策頗顯沉悶。

    最近印度的增兵不是前進戰略,而是以攻為守的戰略。中國要談判,印度應該會同意。只是中國要談判解決的是印度控制的9萬平方公里土地,而印度要談判的是整個藏南地區的歸屬。如何能談的攏?印度很明白要從中國手裡拿回全部藏南是沒有可能的,加大印控藏南地區的防務力量只是為了配合印度政府在將來的談判中漫天要價坐地算錢的策略,就是以攻為守的收縮政策。面對日以強大的中國軍事力量,印度現在想的就是如何保住實際控制區。

    真如筆者所說的話,藏南的9萬平方公里能通過談判收回來嗎?我認為無異於與虎謀皮。


    很多憤青要求通過一戰來解決。但是面臨的問題是因何而致戰?從建國以來中國的歷次出兵都是出師有名的後發制人戰略。包括1962年那場中印之戰,因為中國給這場戰爭定性為「自衛反擊戰」,就是說印度軍事侵略挑釁在先,我們才發動軍事反擊的。現在印度的目標如果只求守住印控藏南地區,那印度是不會象62年那樣去挑釁中國的,就是不給中國發起戰爭的口實。再中和中國的周邊問題來看中國用武力強硬勒令印度退出印控藏南地區的概率有多少?所以我說打不打的主動權還在印度

    中國是陸軍大國,與印度打地面戰有優勢。但是現代戰爭是全方位的,印度一直在加強海軍建設以確保在印度洋形成對中國的海上軍事優勢。如因藏南而戰的話,中印之間不會象歐洲騎士那樣只在陸地拔劍對決,中國要是這樣想那也只是一廂情願。我們不得不考慮經濟水道的戰略安全,看下我們的海軍現在有能力與印度在印度洋一戰嗎?

    有人說從中印邊境到新德里有400公里,到北~京有5800公里,中國的導彈可以輕易把新德里以及周邊大城市都炸平,而印度卻沒有能力炸北~京。但是有一點不要忘記,現在的印度與1962年的印度最大的不同就是,現再的印度是有核武器的,這也是印度現再囂張的理由。如果你把人家的首都都炸平了,印度還留著核武器幹啥?打到哪算哪唄。

    現在喊打都是沒用的話,因為印度不會主動挑釁,中國不會主動動武。看了一篇文章說面對印度增兵,中國在用太極推手。很好笑的理解。即便是推到了也傷不到印度,中國只不過是想把眼前的矛盾推的遠一點,因為現在沒有條件也不適合去解決藏南。不是太極推手,實際真的就是在往後推。

    印度現在增兵是幌子,移民才是實實在在的政策。印控藏南地區原住人口不多,印度現在推動的向控制區移民政策為的是將來改變當地民眾的歸屬感。筆者認為如果中印長時間內談不攏又打不起來的話,印度會嘗試在所謂的亞魯恰爾邦搞全民公決。那時或許才是中國不得以動用武力的時候。

世界軍事網    2009-06-16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09-6-17 00:33 | 只看該作者
印度有異動有可能和朝鮮有關,美國要動朝鮮必須讓印度牽制中國,叫「圍魏救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09-6-17 01: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09-6-17 01:50 編輯

先看一下藏南衛星地圖,由此可知當年被迫放棄藏南實屬萬不得已,據守全部藏南地區,那就必須沿著全長650公里且無險可守的傳統習慣線布防。我軍背後,是荒無人煙、崇山峻岭、交通不便的藏南山脈,以當年解放軍的補給能力是不可能達到的。

好了再看看現在情況,印軍如果在藏南增兵布防,只能說明其政治意圖大于軍事意圖,由地圖可知,藏南背靠大山,打起仗來印軍完全在我軍火力控制下,我軍如猛虎下山一般具有摧枯拉朽之勢,而印軍要打我們則必須仰起身子朝上打。

由地圖也可看到藏南旁邊就是不丹,我個人認為的上策應該是利用不丹和印度的矛盾,以幫助不丹為名打一場代理人戰爭或直接借道出兵,也可以幫助不丹發展經濟為名借道移民藏南,不管怎麼說只有同不丹搞好關係才是最終解決藏南問題的關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4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17 01:4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zjd713 發表於 2009-6-17 01:56 | 只看該作者
http://img1.backchina.com/200906/12/60355_1244774527d0J2.jpg
      中國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
akihito 發表於 2009-6-17 01:48


我上面只是借用了一下google map 的衛星地圖說明了一下地勢問題,看平面地圖可能看不出當年為何放棄藏南,現在如何收復藏南等關鍵問題所在。實際上google map也很滑頭,他只在中文版裡面將藏南化為中國所有,在英文(國際版中)藏南邊界是虛線。大家可以結合看一下這2張地圖。實際上答案很明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6
zjd713 發表於 2009-6-17 05: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09-6-17 05:03 編輯

這裡再貼一張印度的地圖,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一個關鍵的部位----甘托克,對這就是錫金的首都。我想就算是沒有軍事常識的人都能看出,這是印度國防的一個軟肋,可以說如果控制了這裡,就直接切斷了印度狹長的東部走廊和印度半島間的聯繫,那時不要說什麼藏南的,整個東部走廊皆有被瓜分的危險。歷史上錫金和中國淵源很深,在70~80年代才被印度強行吞併,所以說打蛇要打七寸,現在支持錫金王儲復國,直接卡死印度咽喉,藏南還會是問題嗎?

原錫金國國旗  





【歷史|政權沿革】
  歷史上的錫金,曾經是中國的領土,較長時間屬於西藏的附屬地。錫金現被印度侵佔。中國古籍中,古代錫金名為哲孟雄(Dremojong)。尼泊爾人移居於此稱之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稱之為登疆,意為稻米之谷。遠在公元7世紀,哲孟雄是吐蕃(西藏)的一部分。9世紀時,哲孟雄成為獨立的部落,但其境內的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
  錫金流傳很多神話,但世襲君主國成立前的歷史記載不多。之前錫金是雷布查族的居住地,他們多生活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帶。
[編輯本段]
〖納穆加爾王朝的建立〗
  1642年,菩提亞族的蓬楚格·納穆加爾(Phuntsog Namgyal)建立了納穆加爾王朝,自稱法王(Chogyal),錫金成為世襲君主國。蓬楚格·納穆加爾是來自西藏康巴地區的普提亞(Bhutias)貴族,在寧瑪派(紅教)傳教士的支持下降服了錫金土著雷布查族勢力。
[編輯本段]
〖尼泊爾入侵錫金〗
  1700年尼錫戰爭爆發,尼泊爾的廓爾喀軍隊入侵錫金,攻佔錫金當時的首都拉達孜(Rabdentse),錫金國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熱日宗的春丕谷避難,作為宗主的達賴喇嘛將此地賜給他使用,這也就是後來的亞東。
  廓爾喀軍隊繼續向西藏推進,一度佔領整個后藏並洗劫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結果達賴與班禪向清政府請求援軍。
[編輯本段]
〖中國出兵援助錫金〗
  當時的乾隆皇帝先後兩次用兵,最後由福康安和海蘭察統率清軍於1791年將廓爾喀人全部逐出西藏,並越境追擊至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城郊。廓爾喀軍隊在挫敗清軍前鋒獲得小勝后請降,從此成為中國的藩屬,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後一件。
  清軍擊退尼泊爾後錫金本欲收復其失土,但這時尼錫戰爭中假意援助錫金的不丹軍隊突然攻擊錫金,導致本來就已經被廓爾喀人打得潰不成軍的錫金腹背受敵,結果錫金在提斯塔河(Teesta)谷地以西的大片領土仍然淪於尼泊爾之手,而提斯塔河谷地以東的領土則被不丹佔領,錫金只保有提斯塔河上游的領土,比現在的錫金邦大不了多少的區域。
[編輯本段]
〖英國入侵錫金〗
  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侵入錫金。
  1835年英國人割據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
  1861年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
  1887年,英國強佔錫金,並派駐專員。
  1888年,英國出兵西藏,攻佔隆吐山、亞東等要隘。中國清廷一意妥協,速派駐藏幫辦大臣升泰前去議和。
  1890年2月27日,升泰與英國駐印度總督蘭斯頓(Henry Charles Keith Lansdowne)在加爾各答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共八款。主要內容為:清廷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劃定中國和錫金的邊界;游牧、通商等問題,留待日後再議。由此錫金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1893年12月5日,又簽訂了《中英藏印續約》,解決游牧、通商等問題。
  19世紀,英國殖民者鼓勵大批尼泊爾人移居錫金南部,被稱為錫金-尼泊爾人。他們砍伐森林,開墾稻田。
[編輯本段]
〖英國人把政權交還錫金國王〗
  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塔希·納姆伽爾國王。塔希國王實行許多經濟和社會改革,廢除各種無償勞役,徹底檢查稅收制度,廢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職能,開始進行土地改革。
[編輯本段]
〖印度入侵錫金〗
  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受印度扶持的錫金國家大會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同年5月9日,國家大會黨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錫金王族強烈反對,群眾運動也日漸興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由,派兵進駐錫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新政府,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1950年12月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控制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等大權。1968年8月,甘托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1973年4月印度對錫金實行軍事佔領。1974年6月20日,錫金議會通過了由印度擬定的錫金憲法,規定印度政府派駐的首席行政官為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同年9月《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繫邦」,在印度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議席。錫金現已完全被印度吞併,除了納穆加爾王朝第十三世國王仍流亡紐約尋求他的王國重獲獨立以外,大部分錫金人民──或者說大部分居住在錫金的人民──早已認同印度對錫金的主權。
[編輯本段]
〖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軟禁了錫金國王。同年4月10日,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黜國王,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4月14日,錫金又為此舉行舉行「全民投票」,決定錫金的未來,過後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正式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1982年1月29日,錫金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dpal-ldan don-grub rnam-rgyal)在美國紐約逝世,王儲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dbang-phyug bstan-vdzin rnam-rgyal)即位,成為錫金第13代國王,他宣布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是非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2: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