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陽江黑幫20年:低價強購企業 老大捐資換來紅頂(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南方新聞網  2009年6月17日

通過賭博業,林國欽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他開始涉足水泥行業,並先後成為陽江陽春市政協委員、政協常委和人大代表。涉及水泥行業之初,他依然使用暴力手段斂財。


大佬許建強


林國欽


1、低價強購企業2、暴力壟斷市場3、捐資換來紅頂

"滷味欽"黑史

2007年11月21日晚7時30分,數百武警和公安特警沖入陽江"海陸空四季火鍋城",將橫行陽江近十年的"黑老大"林國欽、許建強抓獲。

在春潭水泥廠工人心目中,林國欽是個充滿了矛盾的人物:他待人溫文爾雅、一副很有修養的派頭。但另一方面,他沒讀幾天書、有很多手下跟隨,連名字都寫得不好,"董事長"的位子也為此讓給了夫人。

林國欽試圖擺脫"黑道梟雄"的形象。據有關調查材料描述:林國欽刻意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積極尋求庇護,公開以"紅頂商人"的身份在社會上活動。他通過公司或者個人的名義向社會、團體、企業捐獻財務,試圖掩蓋其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本質。

全市路口設卡只許自家品牌進入

派手下在通往陽江市的各個路口攔截非春潭牌水泥運輸車,此舉甚至導致部分水泥廠面臨倒閉。

2000年,林國欽耗資5300多萬,收購了時為國有企業的春潭水泥廠。其中。近2600多萬以現金的形式付給(首筆支付現金800萬),另外的2700多萬則是春潭水泥廠的債務。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介紹:"儘管當時的春潭水泥廠雖然面臨了銷售上的困境,也有債務,遠不止這個價"。

從2001年開始,林國欽開始通過暴力手段謀求巨大的商業利益。最主要的手法就是攔路查車,陽江市的水泥廠全部都在陽春市。控制了通往陽江的路口,也就掐斷了外地水泥貨源在陽江的銷售渠道。

陽江檢察院的起訴書稱:林國欽指使手下,糾集人攔車,不準其他牌子的水泥進入陽江市區銷售。在通往陽江市的各個路段,林國欽的手下攔截水泥運輸車輛。如果所載的並非春潭水泥,而是其他品牌,這些"馬仔"會要求司機把車原路開回去。如果司機不從,這些"馬仔"就會採用查扣駕駛證、打砸車輛等方式進行威脅。

他還威脅要求經銷商主要賣春潭水泥。"否則就會遭到不定期的騷擾。同時,他開始向一些工地強制推銷春潭水泥。"通過這些手段,林國欽一度控制了大部分市場。

起訴書稱:林國欽指使他的馬仔到陽江市區、陽東縣城等地的水泥銷售店檢查,恐嚇店主只准銷售他們認定的水泥牌子。飛瓊牌水泥等均無法進入陽江市區及陽東縣城銷售,導致部分水泥廠面臨倒閉。

威逼買家棄標低價強購霸市八成

很多人都想買下金同水泥廠,但拍賣前,有意購買者都接到了林國欽的警告。

2004年,林國欽以2400多萬的價格買下了同樣位於陽春的金同水泥廠。當時的年產量也有40萬噸。

"當時行業的價格評估是5000多萬,很多人都想買下來。但有些人雖然去了,卻沒舉牌",業內人士李先生說,事後才知,拍賣前,有意購買該水泥廠的老闆都接到了林國欽的警告。

2005年底,林國欽再次以500萬的超低價買下了春城水泥廠。按當時行業的評估,該廠價格在1200萬左右。如果加上土地價格就遠不止這個數。第一次投標時,中標的並非林國欽,中標的價格約1500萬。但後來,招標方宣布該商家不具備資質,要重新投標。春城水泥廠廠長也想競標,但被林國欽的人上門"要求"不得競標。

林國欽收購的三家水泥廠有上千員工,年生產能力達100萬噸,市場佔有率在陽江地區達八成以上,成為粵西地區規模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

遭到同行舉報抓了三人不了了之

警方跟車,還在車上裝了微型攝像頭,準備錄下整個過程。奇怪的是,那天攔車的馬仔居然不見了。

"滷味欽設卡攔路,讓其他品牌水泥無法拉到陽江,看到他們鬧得太厲害,我就寫了材料給陽春市紀委。"水泥行業一位人士回憶說:"市紀委很重視我反映的這個事情,立即會同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

警方材料顯示,該專案組於2004年3月25日成立。"專案組要我拉六車水泥,他們在車上跟車,還在車上裝了微型攝像頭,準備錄下整個過程。很奇怪的是,那天攔車的馬仔居然不見了。"

最後,專案組抓了3個人,都是外來人員。起訴書上說,林國欽對這三個臨時頂替的外來人員按照每人每天100元進行了補償。

"因為無法被真正有實力的人接納,他(林國欽)開始尋求生意手段上的轉型。"一位對林國欽十分熟悉的陽春市人大代表說,這次事件對林國欽是一次打擊。

此後,林國欽沒有再派人攔車了。此事也沒有再追究下去。

自立水泥商會恐嚇近百商家入股

林國欽成立了水泥商會,以恐嚇手段要求陽江地區96家水泥銷售商交押金入股。

林國欽開始尋求資源壟斷。其一是對礦產資源的壟斷,其二是成立商會,對水泥銷售的壟斷。

收購春城廠后,林國欽的水泥產量達到該市整個水泥行業的近7成。"此時,他開始尋求對礦產資源、也就是石山的壟斷。"一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說:"到被抓為止,林國欽已經擁有了潭水鎮7成以上的石山"。潭水鎮是石山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水泥廠原料的主要供給地。

為進一步壟斷水泥的銷售,2006年4月1日,林國欽挑頭成立了陽江水泥商會中心,自任會長。起訴書稱:他以恐嚇手段,要求陽江地區96家水泥銷售商交押金入股,才准予銷售春潭、金同、三馬等牌子的水泥,從而控制陽江地區水泥的銷售價格。

2009年6月11日,記者到陽江市區幾個水泥銷售店採訪。由於林國欽被抓,水泥商會煙消雲散,華興水泥購銷部的駱華經理告訴記者,商會成立后,他們的確被告知不準進規定外的品牌。現在什麼品牌都可以銷售了。但由於幾年來形成的習慣,春潭、金同和三馬依然是市民主要的選擇。

林國欽被抓后,陽江水泥價格爆漲。因為,林擁有的水泥廠控制著約99%的水泥市場。目前都沒貨了。

起訴書還稱:為偷稅和應付稅務機關檢查,林國欽指使手下設立內外兩套賬。經稅務機關審核,春潭公司2003年至2007年,共偷稅近1.3億元。

1、低價強購企業

2000年,林國欽以5300多萬元收購了國企春潭水泥廠。業內人士稱"當時的春潭水泥廠遠不止這個價。"

2004年,林國欽以2400多萬買下金同水泥廠。業內估價是5000多萬,但拍賣前其他競買者都接到了警告。

2005年底,林國欽再次以500萬元的超低價買下了春城水泥廠。行內估價在1200萬元左右。某水泥廠廠長想競標,林國欽派人上門"要求"他不得競標。

2、暴力壟斷市場

林國欽指使手下,在通往陽江市的各個路段攔截水泥運輸車輛。如非春潭水泥,就要司機把車原路開回去,否則就採用查扣駕駛證、打砸車輛等方式進行威脅。

3、捐資換來紅頂

贊助陽春市山水游文化節5萬元、贊助陽春市"追春"晚會40萬元、贊助陽春市建籃球場70萬元等。每年還捐給學校20萬元。

2000年,林國欽當上陽春市工商聯副主席,陽春市政協委員。之後又成為陽江市人大代表、陽江市民營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陽江市旅遊協會副會長、陽春市工商聯合會副會長、陽春市第七屆常務政協委員。

■漂白之路

公開以紅頂商人自居

林國欽的春潭牌水泥,產量和質量上確實有所提高。三馬水泥廠總經理李建偉說,"實事求是地說,春潭水泥的確是從林國欽手上才算真正發展起來。"

2005年11月19日,陽春市春潭水泥有限公司在陽春政府網站發布的信息顯示,林國欽入主春潭水泥后,開始狠抓春潭水泥的質量。並獲得"廣東省50家水泥質量最佳企業"、"廣東省先進集體"、陽江市優秀民營企業"、"廣東省水泥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

現在春潭水泥廠的李副總經理是春潭水泥廠的"三朝元老"。"林國欽時代",他是工廠生產的負責人。據稱,在春潭水泥廠的工人心目中,林國欽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人物:他待人溫文爾雅、一副很有修養的派頭。但另外一方面,他沒讀幾天書、有很多手下跟隨,連名字都寫得不好,"董事長"的位子也為此讓給自己的夫人。

春潭水泥廠給林國欽帶來了一系列的榮譽。同時,他開始積極參與陽江市、陽春市的社會公益事業的贊助。當時,春潭水泥有限公司對林國欽的宣傳稱:林國欽對陽江市、陽春市的社會公益事業贊助在陽江"無出其右"者,充分體現了一個企業家對社會公益事業的關心和支持,體現了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

據該公司公布的情況,他贊助陽春市山水游文化節5萬元;陽春市第二屆山水游文化節10萬元;贊助陽春市工商聯合會6萬元;贊助陽春市"追春"晚會40萬元;贊助"陽春"大型攝影畫冊50萬元;贊助陽春市建籃球場70萬元等。

李副總經理說,每年林國欽還捐給學校20萬元錢,資助那些沒有錢讀書的人。

2000年,林國欽成為陽春市工商聯的副主席,陽春市政協委員。之後,他又當上了陽江市第四屆人大代表、陽江市民營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陽江市旅遊協會副會長、陽春市工商聯合會副會長、政協陽春市第七屆常務委員。

2007年1月換屆選舉,由於遭到老同志的反對,林國欽被終止人大代表資格。即便如此,他的夫人、廣東春潭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秀蓮還是被評為"廣東省巾幗建功先進個人"。

政府有關材料是這樣描述林國欽的:林國欽刻意塑造自己正面形象,積極尋求庇護,公開以紅頂商人的身份在社會上活動,還通過公司或者個人的名義向社會、團體、企業捐獻財物,掩蓋其黑社會性質組織本質。


挾「集中屠宰令」號令江湖 「鎚頭笠」強購對手一統市場

許建強控制三鳥市場的步伐曾遭全市雞販集體抵制,但最終形成壟斷

陽江黑幫案之「鎚頭笠」黑史

許建強在鵝苗市場乾的那些事情,我們都聽說了,誰不聽話就打誰。

就算「集中屠宰」有利於管理,但一旦落入他手中,絕不會有什麼好事!

———多位雞販

2004年,「鎚頭笠」許建強的勢力滲透進入陽江鵝苗市場。

2007年,他試圖壟斷整個三鳥屠宰業。許建強的父親許湛控制了鵬軒禽畜發展有限公司(文後簡稱」鵬軒公司」)。2007年1月,挾當地政府集中屠宰通知,鵬軒公司成為陽江首個且是唯一一個家禽定點屠宰場。全市三鳥經營者歇市六日集體抵制抗議,讓此計劃最終落空。「這是我們通過集體努力對抗黑勢力的一種勝利。」雞販們如此評價。

然而,2007年10月,通過各種手段,許建強以低價強勢購買唯一競爭對手———麻演鴻軒三鳥批發市場,最終完成了對整個三鳥市場的「一統天下」。

鵝苗市場:每賣一隻「租金」1.5元

一些養殖戶冒險私下在市場外交易,或者在交易中隱瞞實際交易數量,被安上「走私」罪名

進入鵝苗市場,「鎚頭笠」許建強並未採取收「保護費」的牟利手法。「他更懂得通過一個看似正當的名目掩飾,並且使用暴力更加兇狠。」一位接近他的人士阿超(化名)說。

據部分陽江養殖戶回憶,2004年初,許建強在江城區金郊集貿城內開設「陽江市江城區三鳥種苗市場」。該市場由許建強私自設置並無合法手續,主要管理者均為其馬仔。

起初,養殖戶大多不願意前往這個市場交易。「他們強迫我們去那個市場交易,不聽從的話,會遭到毒打。」養殖戶阿強(化名)說,懾於許建強勢力的淫威,江城區、陽西縣等地的養殖戶開始在許建強的市場統一交易。許建強規定,在種苗市場內交易,鵝苗交易的買方或賣方需要繳納每隻1.5元錢作為租金。

在養殖戶眼裡,這所謂的「租金」就等同於「保護費」。為了少交點費用,一些養殖戶冒著風險私下在市場外交易,或者在交易中隱瞞實際交易數量。

養殖戶阿強回憶,2004年4月份,一位養殖戶余某與未如實上報交易數目的做法,被許建強馬仔發現,被當眾毆打併收繳全部鵝苗。

「他們還給這種定了一條罪名叫『走私』。」養殖戶們說,最後,被打的那位養殖戶繳納足夠的「稅金」、「走私罰款」后,才領回自己的鵝苗。

後來,壟斷鵝苗的模式,又推廣到陽西地區。警方事後調查,截至2006年12月份,許建強勢力收取各種費用,總計70多萬。對於許建強的巨額非法財富而言,這點錢雖然不多,「但最重要的是,三鳥市場里的經營者都懼怕他了。」阿超說。

鵬軒公司:遭遇罷市抵制

罷市6天後,政府不得不出面協調,集中屠宰一事不了了之,鵬軒公司的家禽生產線從此被閑置

鵬軒公司是許建強壟斷陽江三鳥屠宰業的下一步。2007年1月8日,鵬軒公司成立。而在鵬軒公司成立一個星期前,江城區政府於2006年 12月29日頒布了《關於實行家禽定點經營屠宰與檢疫的通告》,通告要求,市區市場和酒店不允許現宰現賣活禽,實行家禽的集中屠宰。

鵬軒公司家畜屠宰加工場,規模龐大,設備齊全,順理成章地成為陽江市首個家禽定點屠宰場。但這個2.3萬平米的批發市場卻無一家雞販入駐。陽江市三鳥經營者、飼養戶心都約而同認為,這是他們集體抗爭的結果。

事件已過2年多,如今,陽江市崗×肉菜市場的雞販,依舊記得那一紙通知,稱鵬軒公司家畜屠宰加工場是首家家禽定點屠宰場。

雞販的眼中,「首家」字眼也意味著「唯一」。雞販說:「到時候,鵬軒就壟斷了整個活雞屠宰,價格可以隨便他們喊,那我們的苦日子就來了,而且鵬軒是『鎚頭笠』的,誰敢不聽他呀。」

據當時家禽防疫部門的工作人員說,家禽的集中屠宰有利於職能部門的監管,在這方面,國內許多城市都已經先行一步。但無論如何解釋,雞販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

就在鵬軒公司開張不足一周,全市三鳥經營戶、飼養戶發出的《告全市人民書》上寫道:「儘管它(鵬軒家禽屠宰場)披著合法的外衣,喊著漂亮的口號,但受到眾多人的反對,這說明它存在的不合理性。」

這份《告全市人民書》隱蔽地在各大肉菜市內三鳥經營者之間流傳,抵制集中屠宰的行動悄悄醞釀。2007年1月12日,全市所有市場內的雞販統一歇市。

歇市6天以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出面協調,三鳥經營者的集體努力結果———集中屠宰一事不了了之,全機械化的家禽生產線從此被閑置。

事到如今,鵬軒公司股東之一、現在的實際管理者蘇國榮仍覺得集中屠宰計劃擱淺非常可惜,「就是現在看來,這個公司集中屠宰的設備、理念都比較先進的。」

但陽江雞販和普通老百姓並不看重集中屠宰的「先進」,他們知道,鵬軒公司的實際主人就是「鎚頭笠」。「他在鵝苗市場時乾的那些事情,我們都聽說了,誰不聽話就打誰。」多位雞販表示,「就算『集中屠宰』有利於管理,但一旦落入許建強手中,絕不會有什麼好事!」

「他(許湛)不懂經營,很多做法違背了市場規律。」蘇國榮回憶,鵬軒公司成立之時,他佔有公司7%的股份,並且是公司的法人。但公司人事、財務等重要管理崗位均是許湛的人。

蘇國榮回憶,當時他的辦公室空蕩蕩的,連電腦都沒有,「辦公室里一盒紙巾,都是我自己帶的。 」蘇國榮說,自己把親侄子招入公司做司機,但上班兩天後,許湛的馬仔跟蘇國榮說,他的侄子平日不喜歡講話,不適合干司機,要求蘇馬上炒掉。「連我都不敢當著他們的面高聲講話,何況一個剛出社會的孩子?」

部分雞販透露,鵬軒公司成立之後,許湛的馬仔曾強迫很多雞販進場交易,與當地鵝苗市場的手法如出一轍。「這些情況,我當時根本無法插手。」蘇國榮說。

一統江湖:630萬強購對手

鴻軒的員工說,不只是「鎚頭笠」本身,還有各方的壓力,迫使鴻軒低價出售了三鳥市場

當時,陽江市區供應活禽的專業批發市場共有兩個,一個屬於鵬軒公司,另一個是位於麻演的鴻軒三鳥專業批發市場。

因抵制集中屠宰一事,絕大多數三鳥經營者都拒絕前往鵬軒公司批發活雞。實際上,只剩下唯一一家批發市場———麻演的鴻軒三鳥專業批發市場,面向全市供應活雞。

鴻軒三鳥批發市場成為許湛眼中的一塊肥肉,也同樣是眼中釘。

據批發市場一位檔主阿全(化名)說,「鎚頭笠」團伙除了用各種暴力、威脅手段,繼續強迫雞販遷至鵬軒公司的市場,同時,還託人找到鴻軒三鳥專業批發市場背後的鴻軒集團董事長馮竹軒,「用盡各種手段后,用630萬的價格收購了鴻軒市場。」知情人士透露。

在陽江地區,鴻軒集團有限公司也相當有實力。但現在,公司總部已遷到廣州。而馮竹軒本人,也是十屆廣東省人大代表。

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馮竹軒低調地表示,將麻演的三鳥市場賣給許湛,只是一種商業行為。「其他的我不想多說,希望你們能理解。」

鴻軒公司內部負責陽江地區的相關人員則表示,「三鳥市場賣給許湛,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情。」這位人員表示,雖然鴻軒集團的業務重心已不在三鳥這塊,但三鳥市場每年可以為集團帶來穩定的收入。

「我們並不急於出售三鳥市場。」這位人員強調說,出售三鳥市場不僅是「鎚頭笠」本身力量發揮作用,而且是各方的壓力,迫使鴻軒低價出售了三鳥市場。所指「各方壓力」,該人員不願明說。

行業人士指出,在交易中,當地政府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鴻軒以630萬出售三鳥市場,絕不是划算的買賣。」行業人士計算,鴻軒的三鳥市場佔地大約6000平米,以每平米1000元的地價計算,僅僅三鳥市場這塊地就價值600萬。三鳥市場原來所積累品牌、客戶資源等等,無形的價值難以估計。

「但許建強只用了630萬輕鬆購買三鳥市場,可見裡面有貓膩。」

殺人勒索洗錢無惡不作

兩「大佬」沆瀣一氣「滷味欽「鎚頭笠」黑色控制20年

陽江黑幫之黑幫橫行史

林國欽(綽號「滷味欽」)與許建強(「鎚頭笠」)在陽江被譽兩大「豪門」。他們從江湖崛起到一統江湖,再到2007年11月22日的落網成擒,前後歷經了20多年。正如一部部黑幫片描述的那樣,每一個江湖勢力的崛起,就意味著持續的血雨腥風。 20多年,林、許兩人組建的黑幫勢力從陽江這座美麗城市的疥癬之疾變成醜陋印記;20多年,「黑」色滲透了陽江的經濟血脈,阻礙了陽江的經濟發展。在有關部門上報的一份材料上這樣描述:林、許黑社會性質組織通過各種暴力手段,使群眾談而色變,公認這兩人為陽江黑幫「老大」。

黑道崛起(1990—1994年)

槍殺大佬「電筒光」崛起江湖

林、許勾結,開設賭場,網羅成員,初步形成涉「黑」組織雛形

用有關部門上報的一份材料的話說,「滷味欽」和許建強黑社會性質組織是從1990年起逐步形成的。

在此之前,許建強是一個閑散的無業人員,與幾個朋友經常在外面打架,1988年,時年21歲的許建強等被警方定義為「流氓團伙」。當時31歲的林國欽也不過是喜歡賭錢的混混。

1990年,兩大黑幫頭目林國欽和許建強在賭博中認識。林國欽為了在賭博中不受人欺負和提高自己在江湖上的聲望,看中了許建強能打,開始有意接近和拉攏許建強。林的大方和豪爽讓許建強十分感激,兩人開始稱兄道弟,並開始到外面購買槍械,武裝自己。

當時陽江最大地下勢力的「老大」叫阮世光,外號「電筒光」。

1992年,勢力膨脹的林國欽和許建強開始在「太歲頭上動土」:他們倆合謀與「電筒光」等幾人賭博,並在這次賭博中,阮世光欠「滷味欽」3 萬元賭債。事後,林讓許幫忙追債,阮不給,由此,許建強和阮世光發生矛盾。同年12月3日,許建強到陽江海鷗酒店持防暴槍打瞎了電筒光的右眼。

事後,許建強提出賠錢給電筒光雙方和解,遭到拒絕。為了躲避電筒光的報復,林國欽資助許逃到廣西北海一年多。其間的1993年,許建強的妹夫和林國欽先後在陽江市區被人持刀砍傷,許建強認定是電筒光指使手下人對他的報復,決定殺死電筒光。

1994年1月29日晚,許建強約電筒光在廣州「南海漁村」宵夜,商量解決雙方的矛盾。電筒光沒有防備,帶著另外三個人前往赴約。但剛一坐下,許建強便指使他手下得力幹將莫宗強持五四手槍朝電筒光左後背部和腰部連開兩槍,殺死了電筒光。事發后,許建強和莫宗強等人逃回陽江,躲在林國欽家裡,並安排莫宗強逃亡廣西。同年2月17日,許指使莫到廣州市公安局投案自首,莫將槍殺電筒光一事攬到自己身上,后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緩。

事後,許建強對莫一家非常照顧,經常給予經濟支持,並為莫辦理了保外就醫手續。莫出獄后,許將莫當作自己的親信。

有關部門彙報材料上這樣定義林、許1990年到1994年這段時間:槍殺電筒光,林國欽、許建強在陽江地區樹立了惡名,之後,林、許相互勾結,開設賭場,網羅成員,發展成為陽江較大的賭博團伙,初步形成帶黑社會性質的犯罪組織雛形。

黑幫形成(1994—1999年)

壟斷賭博網積累巨額財富

同時網羅「人才」搭建黑幫架構,還豢養一幫暴力殺手

1994年到1999年是林國欽和許建強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形成階段。在這個階段,林國欽和許建強一面依靠賭博積巨額財富,一面網羅「人才」搭建黑幫架構,同時還豢養一幫暴力殺手以備使用。

在檢察機關的起訴書上,關於林、許賭博案件的列表有7頁之多,這7頁的統計,並沒有1996 年前的賭博情況。不過在另外一份上報材料上顯示,這一階段,林、許利用娛樂場所、旅店、賓館大肆開賭場斂財。合夥開設的賭場有東湖度假村賭場、國際大酒店賭場、東平珍珠灣賭場等,此外,兩人還分別開設賭場,林國欽的重點在城市,許建強的重點在農村,兩人組建了一個覆蓋全陽江地區的賭博網路。

成就「豪門」(1996—2000年)

殺人洗錢無所不為

殺人滅口?(2004年10月)

賓士爆炸「兩馬仔」離奇死亡

坊間傳言兩人知道太多,地位日隆,威脅到「滷味欽「鎚頭笠」

「滷味欽」和「鎚頭笠」在賭博中賺取了巨額非法的利潤,累積了大量的資金。為了掩蓋非法來源,兩人開始投資實業,注資公司。

驅車在陽江市區行走,很容易可以看到「滷味欽」和「鎚頭笠」之前的產業:仍在營業的海陸空海鍋城大酒店;已經完成大部分外牆裝修、卻胎死腹中的陽江唯一五星級大酒店東方海灣大酒店等。東方海灣大酒店位於陽江市區325國道旁,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達2億元之巨。

在陽江的坊間和官場上,對於「滷味欽」和「鎚頭笠」黑幫有兩種認識:一種是兩人各自有自己的勢力,屬於兩個不同的黑幫;還有一種認識是:「 滷味欽」一直隱藏在背後指揮,是真正的老大。而在有關部門的材料上,他們兩人則是同屬於一個黑幫勢力,同屬於大哥級人物,區別只是這個勢力由「鎚頭笠」打理,而另一老大「滷味欽」則淡出黑幫,力圖由黑漂白。

在坊間,對於兩人同屬於一個黑幫的說法更多的是來源於2004曾經發生過一件轟動整個陽江的「賓士爆炸案」。這起案件在有關部門的定義是交通事故。在這起事故,林、許組織的兩個頭馬死亡。

2004年10月,曾經追隨「鎚頭笠」出生入死的「暴力殺手的頭馬」莫宗強(參與槍殺電筒光)與組織中管理具體事務,直接參與重大暴力犯罪的預謀、實施的「組織中的頭馬」佘建輝(參與槍殺曾紀回)開著賓士600從陽江前往廣州。剛出陽江高速路口,賓士車突然發生爆炸,兩人雙雙被炸死。坊間傳言,「是『鎚頭笠』為了毀滅證據將『知道他太多事情』的兩匹頭馬殺害,也有人傳言,這兩人在江湖上已經擁有較高的地位,威脅到「滷味欽」、「鎚頭笠」的地位,不過這兩種說法都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證實。

這「兩馬」死後,「滷味欽」和「鎚頭笠」組織了200多人在陽東殯儀館為他們開追悼會,兩人不但親自參加,還要求參加人員統一穿深色衣服和戴墨鏡,宛若電影中黑幫老大死後的場景。

力圖漂白(2000—2007年)

強勢壟斷各個民生行業

煤氣、河沙、海產品、螺仔、三鳥批發市場、物流、水泥均有染指

在檢察院的起訴書上,對於「滷味欽」的指控要遠遠少於「鎚頭笠」,「鎚頭笠」幾乎參與了指控的全部槍殺事件。重新審視這些槍殺事件,可以清楚看到「鎚頭笠」並不是傳說中那種悍勇無智的形象。

槍殺曾紀回是「鎚頭笠」確立江湖霸權的一起事件。此後,「鎚頭笠」高調進入陽江各個民生行業,將「黑」色注入了這個城市的血液。

2000年,「鎚頭笠」指派手下尋找沙源,並於當年的3月份與陽江江城區雙捷鎮康州村委會簽訂開採康州河段河沙的合同,並以25萬的超低價格強行收購了該河段下游的一個正在開採的沙場。「鎚頭笠」團伙的強勢介入引起當時最大沙場老闆曾紀回的干擾。

「鎚頭笠」知道后十分惱火,指派殺手馮亨實施殺人行動,他則離開陽江去香港。4月5日,馮亨和另外一個暴力殺手在北湖摩托車檢測中心門口堵住曾紀回的車,另外一個殺手向曾身上開了三槍,導致曾當場死亡。

事後,馮亨在「鎚頭笠」的安排下逃到北京和蘭州8年之久。馮亨藏匿期間,「鎚頭笠」多次前往看望並給予經濟支持,還給了30萬元讓馮亨在蘭州買房、開手機店和結婚。

槍殺曾紀回后,「鎚頭笠」強勢介入沙石開採市場,操縱各個河段的開採招標會,實現河沙開採的基本壟斷。之後,他們宣布沙場每方沙在原來的基礎上統一提價10元,並威脅不列入招標河段的老闆也提價,並按照每方沙上繳8—12.5元的標準向他們公司交納管理費,這筆管理費每年都有125萬元之多。這就導致陽江市民建房子原料成本要遠遠高於周邊城市。

同時,「鎚頭笠」強勢介入煤氣、鵝苗、三鳥、客運物流、海產品和螺仔等民生行業。槍殺曾紀回后,「鎚頭笠」手下在對各個民生行業進行壟斷時,只說是「鎚頭笠」公司的人,就可以召集行業的各個老闆,制定規則,如果不聽,後果自負。各個行業的老闆只能乖乖就範。以煤氣為例,「鎚頭笠」手下 2004年1月召集包括市煤氣公司在內的三家公司負責人開會,要求統一價格,按比例進行銷售,要求三個公司每瓶煤氣要加收3—5元的協調費,他們則派人到三家公司登記充氣瓶數。僅從2006年1月28日到6月4日,他們就向三家公司收取了協調費58萬元。

也在這個時期,「滷味欽」介入水泥行業,漂白自己。

有關部門的彙報材料這樣描述:該組織通過實施暴力犯罪,稱霸一方,壟斷了陽江部分區域的地下賭博、煤氣交易、河沙交易、海產品交易、螺仔交易、鵝苗交易、三鳥批發市場、客運物流、水泥等行業,嚴重破壞了陽江地區的經濟秩序,群眾心理產生了極大的恐懼。

黑幫覆滅(2007年11月)

43名黑幫骨幹一鍋端

「3·26專案」告破,「滷味欽」和「鎚頭笠」等43黑幫骨幹被抓

黑惡勢力的橫行,盤剝了陽江的群眾,更為重要的是,讓很多的投資商望而卻步。

「景湖槍案」是其中一起標誌性事件。據一份內部調查資料稱,2006年7月18日,「鎚頭笠 」指示手下黃勃處理其姐姐欠下的賭債。當晚,他們持槍在景湖酒店三樓夜總會邊唱歌邊等人。因收款人遲遲不到,黃勃生氣之下把話筒摔在地下。酒店保安上前制止時,被黃勃手下痛打。深夜,黃勃一行走出夜總會時,看到酒店門口有二三十名保安手持鋼管集合。看到有保安向其走來,黃勃下令開槍。其手下多人手持槍械向保安射擊,並打死一名保安。

景湖酒店是陽江最好的酒店之一。投資商人經常下榻該酒店。

2007年2月,陽江市領導談到該市的招商引資情況時表示:「2004年我們才4000多萬,2005年是7000多萬,去年突破1億美金」。對比就能發現,這個數目不到肇慶的1/20。

據當地政府和省公安廳的通報,本案以「3·26」專案命名。

公安部刑偵局有關人士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曾表示:2005年,調當年「張子強專案」組的常務組長郭少波當陽江公安局局長,已經公開表明了廣東打黑掃黑的決心。

2007年11月21日下午,警方以查車為名,在陽江市交通要道設卡部署警力。晚7時許,一火鍋城被完全包圍。武警與警察衝進火鍋城4樓某包間。這次行動,警方共抓獲「滷味欽」和「鎚頭笠」等43黑幫骨幹。

■黑幫幫規

1組織開設的賭場內,不準手下私自放高利貸和參賭;不準挪用、侵吞公款,如發現將受到罰款、體罰和開除處理。

2如組織成員犯罪后,由組織支付資金外逃

3實施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抓獲的組織成員,不準供出組織首領,被處罰或者受到刑事追訴,由組織負責疏通關係辦理取保候審、減刑及保外就醫以及經濟補償照顧。

4組織人員各司其職,不得打聽與本人職責不相關的組織事務。

5對有突出表現或貢獻的成員給予獎勵、報銷手機費、配備交通工具和分配股份等。

■后黑幫時代的陽江

有人拍手稱快有人膽戰心驚

2009年的6月12日,距2007年11月22日林國欽和許建強及其43名得力幹將被抓已經一年多時間。

記者在陽江採訪時,群眾提起「滷味欽」和「鎚頭笠」依然膽戰心驚。一個姓李的市民說,他們被抓了,但是以前依附在他們手下的馬仔和別的小黑幫還在,沒有辦法不害怕。他告訴記者,「滷味欽」和「鎚頭笠」被抓后,陽江目前的確沒有了那些呼風喚雨、統一地下秩序的黑勢力。「總體來說,惡性事件少了,市民心裡感覺安全多了」。

事實上「滷味欽」和「鎚頭笠」留給陽江這座城市的不單是暴力,更多的是滲入到各個民生行業,與市民息息相關的經濟軟暴力。「坐車,客運是他們控制;吃飯,三鳥市場、海鮮市場和煤氣是他們控制;建房子,水泥、泥沙市場是他們控制。」在陽江市區,「 滷味欽」和「鎚頭笠」黑幫控制的就有43家企業,在他們被抓后一度陷入癱瘓狀態。陽江政府在林國欽和許建強被抓后,不得不成立「3·26」專案相關企業穩控監管領導小組。

不過,按照國家規定,作為政府部門是無權過問企業的具體經營活動的。政府對林國欽的總部所在信誠等企業宣布查封,有了法律文書,銀行就可以凍結其資金流動。而對其他企業,到現在為止,沒有一份法律文件,僅僅口頭上說要監管。這讓領導小組成員很鬱悶,不得不動員陽江一些知名企業家接手這些產業。接手林國欽水泥產業的莫老闆,接手三鳥市場的蘇老闆等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被推到前台。

在「江湖」上,「滷味欽」和「鎚頭笠」的發家,卻成為了許多年輕混混眼中的「傳奇」。一些人甚至在網路上為他們立上了招魂幡,把他們和杜月笙、黃金榮相比。

假如時間算是導演和編劇的話,我們得承認,它導演的「滷味欽」和「鎚頭笠」這出黑幫片,的確與香港典型的黑幫電影有著異曲同工的契合。

「陽江黑幫」明日過堂

庭審預計22天,涉及許建強、林國欽為首的43名團伙成員

陽江黑幫案之黑幫受審

本報訊明天,陽江許建強、林國欽涉黑團伙將在陽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受審。同堂受審的除43名團伙成員外,還有其控制的四家公司。由於涉案人數眾多、案情複雜,庭審預計22天。據悉,陽江市的律師將集體穿律師袍旁聽此案。

因賭結識同天被捕

據陽江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許建強和林國欽在賭博中結識。

當時,在社會上廝混的許建強因打架出名,綽號「鎚頭笠」,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為了藉助許建強的勢力,林國欽與許建強合夥賭博。

其後,許建強和林國欽糾集成員,通過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聚斂財富。經濟實力不斷壯大,該團伙逐漸發展成為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

檢察院起訴書稱,涉嫌犯罪團伙以許建強、林國欽為首要分子,以佘建輝(已死亡)、陳葉慶、藍忠明等11人為骨幹成員。主要成員包括談俊岐、張業群、唐國偉、王金鳴等30人。至破案時,該團伙基本架構和各重要成員基本保持穩定,分工明確。

聚賭放貸壟斷市場

十多年來,許建強、林國欽將所聚斂的財產分別或合股成立各類公司及經濟實體,如:成立「閘坡鴻發水產品購銷部」、「海陸空四季火鍋城酒店」 等,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實施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敲詐勒索、強迫交易和非法收取保護費等違法犯罪行為,壟斷了陽江部分地區的海鮮、冰條、螺仔、三鳥、沙石、煤氣、客運、運輸物流和水泥銷售等市場,形成穩定的具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組織。

聚斂的巨額非法財產,分別由林國欽、許建強管理和支配,為其組織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強大的經濟保障。

專案告破明日開審

陽江市公安局偵查結束后,2007年11月21日,警方展開抓捕行動。許建強和林國欽同一天被刑事拘留。當年12月28日,兩人又在同一天被正式逮捕。

被捕時,40歲的許建強已是陽江市新鵬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陽江市興達速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案發前,林國欽的身份是陽江市信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廣東春潭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陽春市第十屆總商會名譽會長。

2008年10月20日,案件移送陽江市人民檢察院。送到檢察院后,退回補充偵查兩次,延長辦案期限三次。

■組織架構及分工(據起訴書整理)

大佬

許建強林國欽

骨幹

●佘建輝(已死亡)(最有力的組織成員、協助許建強管理組織具體事務、直接參與重大暴力犯罪預謀、實施)

●陳葉慶、馮亨(許建強司機、負責許交辦的違法犯罪任務)

●藍忠明(多次為組織購買槍支、彈藥並實施故意殺人等,負責非法壟斷閘坡海產品、冰條、平岡螺仔、茶麩等市場)

●阮世榮(負責許建強開設的賭場、許的東陵公司、廣州白雲機場物流公司負責人)

●許展輝(負責非法壟斷閘坡海產品、冰條和河沙市場)

●阮永亨(管理許建強在市區開設的賭場「六合彩」)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