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六四話題』的文章,都藉助『六四大屠殺二十周年』噴薄而出。而在『六四話題』的文章中,有兩篇我想對比評論一下,一篇是著名的西方記者李·達菲爾德(Lee Richard Duffield)所寫的《一九八九年:從天安門到柏林圍牆》(李·達菲爾德一九八九年時擔任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駐歐洲記者,目前任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新聞學講師。剛剛出版了專著:《新聞中的柏林牆——大眾傳媒與一九八九年東歐集團的崩潰》(Berlin Wall in the News: Mass Media and the Fall of the Eastern Bloc in Europe, 1989)。一篇是中國著名記者戴晴所寫的《玩兒政治的低手》。()
李·達菲爾德(Lee Richard Duffield)所寫的《一九八九年:從天安門到柏林圍牆》揭示出:在一九八九年這個決定世界人民命運的偉大年份,是從天安門開始的民主浪潮面最終沖毀了柏林圍牆,讓東歐人民獲得自由和民主,並給蘇聯各族人民帶來了民族解放的偉大時代!而戴晴所寫的《玩兒政治的低手》,卻把六四屠殺的責任推給不肯自動逃離天安門廣場的學生,好像學生不退,中共就有理由殺人。我們要問問戴晴:東歐人民沒有撤退,為什麼沒有遭到屠殺?!()
李·達菲爾德(Lee Richard Duffield)所寫的《一九八九年:從天安門到柏林圍牆》揭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