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萬億投資去向 顯露中央地方矛盾

[複製鏈接]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iji 發表於 2009-6-5 1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韓詠紅

  在去年底宣布要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約9000萬新元)的刺激經濟配套以後,中國中央政府不久後派出24個檢查小組,到全國各地去審查資金落實情況。在去年底以及今年三四月間,24路人馬針對中央已下達的2300多億資金進行了兩輪檢查,結果發現問題重重。

  按照4萬億擴大內需經濟政策的原則,在中央撥出資金的同時,地方政府也要相應投入配套資金,但檢查的結果發現,中央投資資金到位率94%,地方配套資金到位率僅48%。

  此外,地方政府還被發現有收到投資預算後分解下達不及時,虛報工程進度,完成投資數不實,擅自改變審批過的建設內容,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等情況。

  儘管中紀委官員在上周的新聞發布會上申明:被發現的問題屬於「工作不規範的問題」,檢查沒有發現嚴重違紀違法行為,並強調當局在發現問題后都已督促地方政府整改。然而,這樣的說明其實無法讓人安心。

  在全球危機猛然來襲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去年底亮出兩年內擴張投資4萬億以刺激經濟的大膽計劃,當時最興奮的還不是國際社會,而是國內各個地方政府。「跑部錢進」的大隊很快把有項目審批權的國家發改委擠得水泄不通。當時就有人形容,那場面好比戰爭年代打仗一樣,都在搶切4萬億蛋糕。

  為本地爭取更多的資金、上項目以彰顯政績,刺激GDP上漲,這些年來已經成為中國地方政府工作的很大出發點。地方經濟發展與地方官員個人利益有直接聯繫,且不說經濟發達地區官員的工資水平與經濟落後地區相比,差別是以倍數計,地方官員能主導的投資項目越多,營私舞弊與自肥的空隙自然相應增加。

  期望地方政府自律,嚴謹如實地運用中央投資資金,已經被認為是一種理想化的想法。另一方面,中央對地方的監督與管理手段有限,中央最大的權力在於人事任命權,餘下還有調查權,像中央派出24路人馬到各地調查2300多億投資資金的落實情況,當局稱,是要將問題「切實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釀成重大違規違法問題」。

  但是,檢查與督促整改,又倒過來需要地方政府配合才可能有效果。

  本期的國內雜誌《南風窗》指出,中央檢查組主要採用「聽、查、看」的方式,即聽取關於項目進度情況的彙報,調閱項目審批、招投標手續、材料採購單等檔案,以及實地查看工程的進度。可是,地方政府不大可能願意配合檢查查辦項目中的巧立名目與弄虛作假行為。再者,外來的檢查組要掌握全面、深入、真實的情況,基本上很難。因此,檢查組是否就發現了所有的問題,也讓人存疑。

其實,需要勞師動眾派出24路檢查小組,即表明了中央對4萬億運用方式的重視,也揭示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微妙關係。作為「遠皇帝」的中央政府,如何能有效監督地方,答案早就很明確了:加強公開透明的法治建設,以及允許媒體與輿論發揮監督作用,都是成本很低的途徑。

  只是,目前外界並沒有看到中國政府準備以更公開的方式,讓地方政府都接受社會監督與檢查。官方本身發現的問題內情也不公開,懲戒標準不宣布。上周當局對外通報了檢查小組所發現的問題,也沒有披露檢查組發現問題的具體地區、單位和項目。

  四川地震倒塌學校責任追究的問題也表明,中央與地方還是合為一體。在有效監管不足的情況下,中央刺激經濟政策造就一批無效投資,豆腐渣工程的隱憂難除,而地方政府的行為始終難被「規範化」,其負面影響更遠超過4萬億資金落實合理性的問題。
清貧仍能讓我自得其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8: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