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 亞洲鬥爭在南海而不在北韓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5 05: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世界都在儀式性地譴責北韓核和導彈試驗,但看法卻各有不同。

  在西方,它們被視為防擴散工作的重大威脅,也是對南韓、日本甚至美國的重大威脅。在東方的很多地區,它們被視為對西方做出的一個粗魯的手勢,以及連續高壓攻勢的一個舉動,而不是對和平的威脅。

  在它們眼中,大國利益衝突的南海最終更為危險。

  亞洲普遍認為,如果美國、中國和日本達成大體一致意見,北韓不會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傷。較小的國家甚至偷偷欽佩北韓對美國、日本乃至對中國的蔑視。

  至於防擴散,亞洲的態度是:既然巴基斯坦的核彈都沒有引起如此反應,幹嘛要擔心北韓呢?和以色列的核彈一樣,北韓的核彈被視為威懾的手段以及孤立的象徵。這個政權可能可怕,但它唯一的目標就是生存。

  這些觀點可能有點天真,卻是可理解的,因為在北韓武器的問題上多次響起「狼來了」的呼聲,而西方卻無可奈何。亞洲認為,幹嘛不直接跳過尋求關注的金正日?讓中國來處理吧。

  中國是北韓最親密的鄰邦,為北韓提供食物和石油援助,令北韓得以發展核武器。誰更害怕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可能南北統一的北韓呢——中國還是美國?

  中國在自家門口製造了危險的麻煩,讓日本獲得發展國防的理由。北韓如今主要是中國的問題。

  如果美國停止「不允許」核北韓出現的空洞威脅,世界將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國試圖利用北韓作為對美談判籌碼、最終讓美國離開南韓的做法多麼短視。

  與此同時,對東亞長期安全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南海爭議的復甦。最近有消息指越南要向俄羅斯購買六艘潛艇,十二架SU-30戰鬥機。這表明,儘管越南需要與中國建立良好的經濟關係,但不打算放任中國的海上主權主張。

  此前,中國於3月在沿海騷擾美國海軍船隻。同樣在3月,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簽署一項表述菲律賓對南海東部的主權主張的法例。儘管該法例只是確認現有主張的基線,但立即遭到中國的反駁,中國派出船隻進入該地區。

  馬來西亞時任總理巴達維因登陸爭議島嶼重申馬來西亞的南海主張而招致中國批評。他還訪問了汶萊,為結束海床爭端、以便勘探中國主張主權的地區奠定基礎。

  然而,這是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唯一的合作跡象。如果要對付北京對整個南海的主張,它們需要行動一致。

  在2002年,東盟成員與中國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避免衝突。儘管這份宣言最初成功地降低緊張氣氛,但並沒有出現聯合勘探,東盟仍然四分五裂。

  面對中國的威脅,沒有一個東盟成員國支援越南的近海勘探,沒有一個成員國表示願意組成聯合陣線應對中國。

  對中國而言,主要問題不在於那些碳氫化合物——那些儲藏對小國而言是寶貴的,但遠不能迎合中國的需求。海洋最重要的是戰略意義,因此,很多人認為它是中國和美國及其亞洲盟友之間的競技場。

  如果中國大陸壓住橫跨南海北入口的台灣,制止南海變成中國湖的鬥爭就會加劇。因此,儘管新聞標題大喊「朝核」,其實更大的戰略鬥爭在南方。(作者:PHILIP BOWRING;原標題:狼來了)

星島環球網  2009-06-04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沙發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9-6-5 07: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effersonforest 於 2009-6-4 18:20 編輯

從國家戰略說,南海如控制在中國手裡,日寇的生命線就被掐斷了,日寇將會更激烈地爭奪東海。
所以,日寇一定會支持東盟同中國爭奪南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3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5 07:20 | 只看該作者
2# jeffersonfores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5: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