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民族主義要謹防三大陷阱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5 05: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中國可以說不》到當前的《中國不高興》,中國一直有股思潮,被有的人稱為民族主義。目前,甚至又有人弄了一本書,叫做《中國沒有榜樣》。單從書名就可以看出,它與《說不》、《不高興》是一脈相承,以一種自尊甚至是過於自戀的心態抒發其民族主義情懷。看來,這股所謂的民族主義思潮在中國還頗有市場,可能還會繼續興盛下去。

  然而,這種所謂的民族主義並不是真正的民族主義,至少不能代表民族主義的全部。民族主義最基本的含義,在於視民族為最基本的人類群體生活單位,歷史文化以其為載體,政治主張以其為出發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群體、一個人,如果主張民族主義的話,當然無疑義地把本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就民族主義的基本含義而言,它並不意味著一定就要把本民族放在一個神龕似的位置上,一切都是好的,什麼都碰不得;至於其他民族,要麼是鄙夷不顧,要麼是怒目相視。

  實際上,正是從本民族利益第一這一民族主義的基本教義出發,我們才更加需要反思自身民族的缺點、吸收其他民族的優點,因為這樣才會使本民族的生活與命運變得更好,才更有利於本民族的利益。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聖人一樣,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無缺的民族,由於歷史、文化甚至是民族性的原因,每個民族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優點與缺點。只有不斷吸收優點、改正缺點的民族,才能更好地生存、發展,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正是從本民族利益第一的民族主義出發,我們才更加需要妥善處理好與其他民族國家的關係。當代國際關係理論指出,國家間關係有零和的,也有非零和的。必要的鬥爭當然是必要的,但如果把所有的國家間關係都看作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那樣就只會衝突不已、天下大亂,對誰都沒有好處。

  從以上分析來看,中國當前所謂的民族主義實際上已體現出許多極端的、非理性的特徵,它很容易陷入以下三種陷阱:

  其一是民族自大心理。現實中有兩種趨向,一是認為中國文化優越,是西方文化所不能及。如認為中國文化講「和」,而西方文化尚「鬥」。二是中國走了特色道路,解決了西方所不能解決的許多問題。特別是這次金融危機,在一些人眼裏,西方資本主義面臨的困境又成為中國式道路崛起的佐證。其實,中國的優點擺在那裏,是誰也抹殺不了。但如果自己就此膨脹,看到別人稱讚自己一下、表示要學習一下,就以為是別人不行了,那才是極端的盲目與最大的錯誤。我們許多人往往習慣並喜歡國外對國外的批評、對中國的稱讚,但如果中國人也按此邏輯,批評一下本國、讚揚一下外國,卻被認為是「崇洋媚外」、「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對一個發展中的民族來說,如此雙重標準、如此自大,實在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一個民族即使發達了,也不能自以為是、固步自封,應該一如既往地敢於學習外國、外民族的先進經驗。更何況,與世界上的先進國家相比,我們在經濟發展品質、人民生活水準、環境保護程度以及政治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都還存在不少的差距。這個時候,有什麼資本就去翹尾巴呢!

  其二是極端民族自利思想。把本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民族主義的基本要求,但不能演化成極端的民族自利思想。所謂極端自利思想,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及基本的法律規範與倫理道德、不顧及社會與他人的根本利益,甚至可以為一小利而冒天下之大不韙,或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我們知道,做極端自利的人是要不得的,同樣,做一個極端自利的民族也絲毫不值得嚮往。尤其是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文化傳承的民族,更應該有一些除了利益算計之外的理想追求,有兼顧他人與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心態與胸懷。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還講究義利兼顧,以義為先,但令人擔心的是,在一些網路輿論中,可以看到對恐怖主義的叫好,但看不到對非洲貧窮與困難的充分關懷,一些人斥責西方霸權,但得出的結論卻是要與西方比「誰更流氓」。

  其三是拳頭解決問題的傾向。中華民族傳統上其實並不是一個尚武的民族,但近代以來的屈辱歷史部分改變了許多國民的這種民族心態。近代以來受侵略、受壓迫的歷史使許多中國人相信:當前西方體系是由自私的西方主導的,其中的規範制度並不可信,巴黎和會上被出賣、九一八事變時的國聯冷漠都讓國人印象深刻;自強與武力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應該說,有以上認識非常自然,也基本符合事實。但一些人常常把這些認識絕對化,與一些國家出現了一些爭端,就有人呼籲用極端的解決辦法。例如,前段時間有人提出在南海問題上要拿越南「祭旗」,就博得網民的一片喝彩。但這些喝彩者並不了解當前中國外交的主要矛盾、整體戰略與具體問題形勢,一味的強調武力只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並不能有效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

  應該說,以上心態更多地存在於民間,尚沒有上升到決策層次;僅存在於局部,還沒有成為全民族的共識。但是,這種極端的、非理性的民族主義確實造成了一股重大的輿論潛流,對中國外交決策正在構成一種不可忽視的壓力。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出於權力維護和商業炒作的目的,正在試圖利用這種民間自發的民族主義情緒,不負責任或者是自以為是地往裡面添加一些極端的、非理性的內容。長此以往,中國的民族主義確有走上歧路的危險,中國今後的發展也很有可能在其強大壓力下出現扭曲與變形。

  民族主義是每一個公民參與的結果。正是通過民族主義這一積聚而成的「海洋」,每個公民的力量都通過作為一朵「浪花」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看來,在面對攸關中國發展的問題上,我們或許都有必要多思考一下:什麼才是健康的民族主義?沒有必要懷疑每一個中國人熱愛自己國家與民族的熱情,但確實有必要認真探討什麼的言行才能更好地維護我們民族的真正利益!  (作者 李開盛 來源: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星島環球網  2009-06-03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沙發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5 09:52 | 只看該作者
其一是民族自大心理
其二是極端民族自利思想
其三是拳頭解決問題的傾向


正是中國民族主義最容易出現的現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