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論:美國政府對於兩岸現況策略選擇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4 04: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台北6月3日電(作者 劉性仁)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就職迄今已滿一周年了,日前他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時表示,他如果能在二○一二年連任,並且在「有迫切需要協商」的前提下,他不排除觸及政治議題的兩岸協商;此外,他對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堅持,不斷重申其對台灣有急迫感,但無時間表;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更拋出「三先三後」,即先易後難、先急後緩、先經後政;期許其未來三年任期,兩岸能夠「先經濟、後政治」,至於兩岸是否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他認為未來協商不排除,目前仍以經濟優先;如果2012年連任,政治議題有迫切需要協商,他則不排除觸及。  

  每逢馬政府碰觸到關於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議題時,總是考量到台灣及美國間的關係,對於軍備問題的處理格外小心,馬英九種種的舉措,使得台美間重新開始建立良好的溝通對話模式,也有別於陳水扁執政時期三不五時製造一些麻煩狀況,馬英九的對美策略明顯是以不製造麻煩、具有穩定及可預測性、不刻意破壞兩岸現狀、對於中國大陸更是採取不挑釁、多接觸、多交流的開放策略。  

  而美國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由於都是大國,涉及到的議題極其廣泛,對於美國奧巴馬政府而言,很多議題很多必須同時處理,包括經貿、軍事、反恐、能源、外交等,但對美國來說,目前朝向制度化方向努力,訂出優先策略是相當重要的,美國國會與一般民眾,亦均支持美國政府與大陸進行接觸交往,兩國開啟對話與軍事交流將是時勢所趨,美國政府目前符合自身利益的作法是儘可能與大陸擴大合作範圍、縮小分歧利益的競爭,以及避免衝突的發生,但此舉亦有可能傷害到對台灣的利益。  

  美國政府自奧巴馬總統上任以來,他的對台政策,仍不外乎是堅守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立場和「一法三公報」的架構;遵循《台灣關係法》的規範,繼續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以保持兩岸軍力的動態平衡;美國政府一再明確表示反對兩岸任何一方做出片面改變現狀的言行,美方既不支持台灣獨立,也反對大陸用武力進攻台灣,這便是美方的對台政策,美方最大的利基便是希望台海兩岸維持此區和平穩定與和平解決,至於兩岸倘若統一,成為美方的主要競爭對手,當然是美方所不樂意見到的情形,但美方也絕不希望兩岸局勢緊張,劍拔弩張進而一發不可收拾,到最後來是要靠美國來收拾殘局;至於美國對於大陸的政策與態度,仍將積極支持中國大陸的政治民主化,因為美方始終認為,中國大陸社會越開放、越自由,兩岸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差距就會拉近,同時未來兩岸和平解決爭端的可能性也就機率大增。美方深知現階段大陸方面雖然在經濟與軍事力量上,明顯超越台灣,但是這也並不能夠保證大陸方面就有足夠能力,可以使用威脅暴力的手段,逼迫台灣就範,因為大陸方面除了要以力來服人外,更需要以德來服人,必須要贏得台灣多數人民的支持。因此美國對台海地區的戰略目標,總的來說,就是「和平穩定、和平解決、和平發展、維持均勢」。  
   
  美方目前對台灣方面,有幾個特別關注的地方:  

  一是軍售問題,對台灣來說,雖然兩岸關係日趨穩定,軍購的迫切性降低,但一方面仍必須維持基本安全,更重要的是台美間軍售與軍事合作關係的維持,是保障台海和平穩定與軍力動態平衡的重要支柱,因此當馬政府積極推動兩岸經貿交流互動之際,台灣仍然需要獲得美國在軍事上的支持與協助,以確保兩岸進展上的穩定性,台灣要軍購,某種程度是對美方的一種善意態度的表達。然而馬政府也應該思考,一旦台灣與大陸逐步進行政治經濟融合,該如何因應美方對台軍售的調整,這便是必須預作考量的重點。  

  二是利益問題,以目前情況來看,台灣對大陸經濟的依賴程度驟升,目前已有數萬家台資企業到大陸投資設廠,資金更高達千億美元以上;中國大陸每日赴台觀光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對於台灣社會的經濟改善已經産生實質效果,形成良性循環的互動成果。也就是說,當台灣經濟可以慢慢不靠美國時,美國對台灣還能發揮多大程度的影響力,這是美方所關切的;再說,如果台海兩岸朝向合作的方向發展,大陸的軍事戰略部署將不再以台灣為目標,大陸的軍力部署及其戰略目標,將會重新靈活地調整。而對美國在台海地區的軍事戰略、美國與日本的軍事同盟關係、大陸與日本的關係,都有將可能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倘若有此一天,美方將失去許多與台灣進行合作的機會,這些都會影響到美國的利益。  

  總之,美國政府對於目前兩岸現況的策略選擇,無非是從美國利益的角度來切入,美國政府一方面為了確保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並朝向和平解決的方向努力,仍有必要繼續依據《台灣關係法》,對於台灣提供防禦性的武器和適當的軍事合作關係;另一方面可以維護美國在此地區的影響力,同時也可以保證台海兩岸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爭議,美國更擔心的是一旦兩岸從經貿融合進入政治性整合階段,台美軍售與軍事合作關係在新形勢中,恐將面臨調整,美方也將失去在兩岸中所扮演的均勢角色。  

  對於台灣來說,很嚴肅的問題是,在瞭解美方的態度後,台灣人民必須做出選擇,該如何妥善處理好與美國及中國大陸的關係,這不僅是馬英九政府的責任,台灣民眾更是扮演關鍵性的地位,面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磁吸效應,但也少不了兩岸經貿所帶來的好處,台灣人民正陷於一種「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心理。一方面,台灣的主流民意期待兩岸能在良性互動的基礎上,擴大經貿的交流與合作關係,達到兩岸雙贏的目標;另一方面,台灣民眾又不能拒絕美國,仍對中國大陸充滿疑慮。因此在這樣的心理下,馬政府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策略思維,確實有效緩解台灣民眾的不安,更妥善處理台灣內部「有些人不想統一、有些人不想台獨」的多元聲音。總的來說,台灣與大陸、美國都是密不可分的,台灣不能放棄任何一邊,更不能「順了姑情,逆了嫂意」,這便是台灣目前處境的艱難處。(作者為台灣聯合大學兼任講師、政大國發所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博士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