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評:可思考兩岸領導人熱線的可行性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2 0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台北6月22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馬英九宣布參選黨主席,同時暗示短期內沒有會晤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規劃,讓兩岸關係從去年520走到現在的「大多頭行情」,面臨修正壓力。馬英九的欲言又止,讓外界看不清他的下一步棋要怎麼走,不可避免的,兩岸高層都將歷經一段「停、看、聽」階段。為了避免因誤解而影響兩岸關係,7月長沙國共論壇之承先啟後意義將非常之大。

  馬英九的兩岸牌接下來要怎麼打,除了大陸、台灣內部,美日等國也都在看。綜合各種訊息看來,馬追求兩岸和解的信念,不致有改變,但在操作上確定會有不同,包括未來的國共平台要如何進行?兩岸暫停領導人定期會晤暫停後,高端對話要透過什麼管道?都有賴一套很縝密的鋪排,才能降低把誤解擴大為不信任的可能性。

  換言之,馬英九若為了台灣內部選舉等等理由,要改變國共平台的操作方式,必須要讓大陸充分理解他的想法。在過程中,要經過一個很誠懇的溝通,不能讓大陸只能從馬英九在媒體的喊話,片面取得訊息。甚至,我們要不客氣地說,如果馬英九是打算用這樣的方式和大陸溝通,是相當危險的,對兩岸春暖花開中的各項合作,會有很大隱憂。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7月長沙國共論壇非常重要的理由。以馬英九目前的規劃,吳伯雄主席這次登陸後,國民黨主席下次何時能再登陸,不得而知。7月國共論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主席吳伯雄連袂出席,這是國共論壇短期內再也看不到的盛況。馬英九應該讓這場論壇,扮演起為兩岸關係承先啟後的作用,讓連吳在面對中共高層時,把馬接任黨魁後取而代之的溝通模式講清楚,讓彼此知道對方的想法和疑慮。

  以連戰、吳伯雄在國民黨主席任內對兩岸關係的貢獻,他們一定很樂意在「馬主席」時代來臨之際,協助進行此一銜接。前提是,馬英九要儘速「落子」,把將來溝通兩岸的做法定下來,唯有講得更清楚、更透明,才能避免雙方沒必要的誤會。相信如果能把這些銜接的工作做好,就可以很平順地讓兩岸關係進入下一個新階段。


如果短期內看不到「胡馬會」,兩岸是否可能建立高層熱線機制?

  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最大隱憂在於,他刻意模糊化的若干態度。以和「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關係為例,兩人看似未來將會緊密合作,馬英九將借重王金平本省籍、出身南台灣的優勢;但王在部分兩岸法案上,卻又和馬政府不同調。最近「國安會」有意改組政府捐助的台灣民主基金會,換掉部分扁政府當年任命的主管,外傳他們得到王金平的力挺,又到美國告洋狀,鬧得不可開交。這些小事對兩岸關係當然是微不足道,但就怕小事情不斷累積所產生的指標意義。

  兩岸關係從520到現在,能進展得那麼順利,國共領導人的定期會晤居功厥偉。有什麼事,今天講,今天就拍板,台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如果沒有「胡連會」、「胡吳會」很難辦得到。至於未來,如果短期內看不到「胡馬會」,兩岸是否可能建立高層熱線機制,相信也會是外界未來會關注的議題。

  高層熱線不在解決一般性問題,而是在兩岸有重大事務,乃至誤解產生時,可以即時透過直接對話,即時處理。台灣在李登輝、陳水扁任內都曾傳出指派「密使」赴大陸傳遞訊息,馬英九上任後讓「密使」走入歷史;未來兩岸勢必會有領導人的指定「代理人」會晤,但在「代理人」無法百分之百代理的情況下,兩岸似可思考在領導人會晤之前有些過度性做法。

  馬英九暫緩國共領導人會晤,應是評估兩岸的政治問題沒有解決前,見面有所不宜;台灣內部勢將以遠高於「胡吳會」的對等、尊嚴標準來檢視他和胡錦濤的會晤。那必要時的熱線如何?打電話可以避免很多領導人會晤時的儀節爭議,甚至是從最基本的新春拜年開始,為未來的會晤暖身。可預見的,只要能踏出這一步,必定是盛事。

  兩岸關係歷經陳水扁執政的黑暗8年,現在即使因馬英九將兼任國民黨主席,在交流上出現了一些變化,都不宜太過悲觀。守得雲開見明月,現在是兩岸須要有更多創意的時候,加油!

32

主題

1461

帖子

31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1
沙發
零下三度XII 發表於 2009-6-22 01:54 | 只看該作者
先弄個中央到各地方的熱線吧。底下都亂成什麼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3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2 04:53 | 只看該作者
兩岸領導人若設立熱線, 肯定會被民進黨攻擊, 絕對辱罵馬政府的一切都是中共在下指導棋, 賣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4
zjd713 發表於 2009-6-22 06:0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主意很好,兄弟之間沒什麼不可以談的,直接接觸是歷史所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5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3 05:42 | 只看該作者
馬胡設立熱線非常簡單, 只是一念之間...

他們倆人之間的語言, 完全相同, 根本不需透過翻譯!

只是一個講的國語, 另一個稱為普通話!

一個慣用繁體字, 一個通用簡體字....

一個將中國稱為中華民國, 一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6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7 08:32 | 只看該作者
「馬胡會」可否排在2009新加坡APEC峰會?

    問題的關鍵就在馬英九參加APEC高峰會,能否不至於衝擊到胡錦濤曾經說過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白安排這樣的底線?

  筆者曾在6月中旬到大陸參訪,適逢馬英九在台北至國民黨領表並宣佈競選黨主席,因此「馬胡會」就變成是這次參訪中從北京到上海與大陸學者討論的熱點。

  大陸一般提起「馬胡會」,多從國共兩黨的黨主席可否仍在現行國共平臺晤面為觀察重點。主要看法是國共平臺的黨主席會晤已行之多年,且成效良好;連戰與吳伯雄備受禮遇的前例,更為未來可能的「馬胡會」鋪上坦途。

  但是,馬胡兩人如果真的如願可以會晤,其性質應該還是與「連胡會」或「吳胡會」有所不同。一方面馬英九畢竟已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一個在名義上已是實質的國家元首,若再以政黨領導人的身份去從事重要官方場合的晤面,馬很難對台灣人民有說服力。

  另一方面是台灣民主的結構,也不允許執政黨在沒有獲得在野政黨的信任與授權之前,可擅自與中共發表或簽署一些共識的聲明。

APEC應是「馬胡會」最佳場合

  因此,筆者則異類的提出今年9月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高峰會,應是「馬胡會」的最好場合,其原因有三:

  第一,是馬胡之間目前的互信基礎,甚至於某些方面的默契配合,應遠勝之前的李登輝、陳水扁與北京的關係。兩岸自去年五月以來,在短短一年之內共舉行了三次海基海協兩會的高峰協商,並簽署了九項協議以及一項共識,這在分裂國家整合的例子裏也是相當罕見。

   第二,是APEC的成員全是經濟體,參加非正式領導人高峰會議是領導人(Leader) 身份,不是國家的元首(Head of State),這較易為兩岸有各自表述說辭的空間,而且也不會在國際社會導致產生有兩個國家的假像。

  第三,是舉行地點在新加坡,一向對兩岸均為友好,較易取得處於兩岸之間的仲介角色之便。即使在安排過程中,也比較能與兩岸取得協調的功能。

  問題的關鍵就在馬英九參加APEC高峰會,能否不至於衝擊到胡錦濤曾經說過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白安排這樣的底線?當然前文已經說明馬英九參加APEC高峰會,在法理上不可能會產生兩個國家的實質。

  不過之前李登輝曾希望參加大阪APEC,陳水扁也呼籲過到上海APEC會見江澤民,雖然也都不會導致兩國的實質,但北京最終還是沒有回應,除了覺得這樣的會晤仍會有超越一個中國框架的憂慮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大陸對李陳兩人的信任度不夠,懷疑一旦放寬,讓台北在國際間有個宣示兩國論的空間。所以馬英九的「九二共識」與「不獨」的堅持,應是贏得北京信任的關鍵所在。

  如果兩岸當局在相互協商後,還能再同意雙方領導人在出發之前,在同一時間可各自宣佈:「參加APEC領導人高峰會議,並不代表我們的立場已經脫離憲法上一個中國的框架」這段表述,只要能讓「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假像消逝,那麼這項「馬胡會」可能會比預期中更少阻礙的順利進行。(作者:邵宗海,是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來源:聯合早報)

星島環球網 2009-06-2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4: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