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泰國人民街頭政治是從游泳中學懂游泳

[複製鏈接]

164

主題

335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心靈之窗 發表於 2009-6-1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泰國政局有動蕩,通過傳媒渲染還顯得有些嚴重和糟糕,其實並非那樣糟糕,而且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是好事情來的,沒有民主政治運動那能驅散黑暗?儘管在經濟處於重要位置的泰國旅遊業也受到一時的打擊,政治運動衝突中可能還會有人傷亡,但是泰國人民只有付出這個代價,而他們亦付得起這個代價,他們的政治運動比台灣的藍、綠陣營和香港人的集會雖然還顯得幼稚,但比起以往明顯理智和成熟了,這麼多人的集會能保持克制和控制住不發展為大暴動就是進步,而且政府也能給予寬容和保持克制也是進步,那怕是微小的進步。
  泰國仍未是真正的民主憲政國家,社會政治勢力主要由國王、軍隊和文人政權形成鼎立之勢,國王以其特權的巨大影響力來干涉政治,軍隊則是獨立於政府之外享有法外權的武裝,泰國的文人政府其實是國王和軍隊以及其它統治者向人民民主妥協讓步的產物,是泰國民主力量爭取的結果,這個權力雖然很弱,但是已逐漸增強,泰國要實現完全民主憲政,必須瓦解軍隊權力轉變它為隸屬於政府的部門,成為社會的公器,必須削弱和取消國王貴族的權力,讓國王頂多只有象徵性意義,泰國要完成民主憲政的任務還有較長的道路要走。
  社會上各種勢力之爭一般都是階級鬥爭的體現,泰國社會組織比較複雜,「他信的農村」和「中產階級城市」之爭是其集中的表現,階級之間的鬥爭,如果能約束在公平公正的社會制度之下進行自由競爭,社會的政治文明就有了基礎,而建立這個基礎依靠的是民主制度,但是由於在階級利益或種種權利的誘惑的驅使下,人們往往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好佔便宜而不顧公平,那怕違反了契約(共同制定的法規),例如代表了泰國「中產階級」為主的利益的「黃衫軍」民主聯盟為了階級利益,見利忘義,認為自己吃虧了就要背信棄義,充分地表現了亞洲特別是在落後國家中那種人的劣根性,他們破壞法規踐踏民主,在軍方的支持下推翻了民主選舉產生的領導他信政府,以為成功地為自己的階級和集團爭取了利益,但是所謂「他信的農村」的一方「紅衫軍」又起來對抗了。
  街頭政治,上街示威表達訴求的方式是民主政治的形式之一,是民主政治法規必不可少的救濟和補充,也是基本的人權,但這一形式是可以從合法發展為非法的,即從和平發展為暴力,如打砸搶和以壓力來迫使民選的領導立即下台等等,如上述「黃衫軍」及其軍人的政變,這樣來破壞民主程序,其什麼反貪污反腐敗的口號掩蓋不了其實質,又如台灣的施明德領導的「倒扁」運動中亦曾經過火「大打擦邊球」,聲勢浩大的反扁造勢爭取人心足矣,民主是靠點票數的,人心背向在選舉時見分曉,失民心者必然要下台,被查實有作弊的有彈劾程序,若包圍行政機關到造成嚴重危機,或引起鎮壓或迫使民選領導行政癱瘓而下台時,則變成對民主的踐踏了,日後對方也會照樣地報復則社會無民主可言。
  破壞公平和背信棄義的手段能否使自己階級的利益最大化?在民主建設的進程中事實表明是否定的,你這樣做對方也可以這樣做,即使一方暫時能壓制另一文,但另一方也不會服氣,不過是以後算帳罷了,靠壓制有什麼效果?矛盾、內耗、動亂、犧牲了效率,造成了仇恨分裂和埋下了禍根等等總之害處說之不盡,再說泰國,文明政治思想比較容易傳入的泰國的,其國民對民主憲政知識並不陌生,但無論對民主制度的認識多寡,由於社會的階級和政治經濟利益鬥爭的複雜性容易使社會動蕩,很容易引起部份人那怕破壞政治制度、破壞公平來達到目的,人性的弱點使人在利益之下盲目是常見現象,那怕他們對憲政民主的理論比你還熟悉,但是他們還是要嘗試要博僥倖,甚至碰得頭破血流,往往只有挫折和失敗教訓才能使他們明白此路不通,他們才會老老實實地承認只有雙方在公平公正的制度下公平競爭,才能避免兩敗俱傷,必須守法競爭才是雙方利益最大化的正確途徑,才去確認民主憲政是實現和維護這個正確途徑的唯一制度。
  因此在民主建設中難免會走彎路,難免有挫折和失敗,一般國家都沒有機會一帆風順地成功的,在泰國誰來教育人民規規矩矩地進行民主運動呢?當然少不了社會上的民主人士,然而更少不了在實踐和在實踐中汲取的經驗和教訓,即是沒什麼能保證都規規矩矩的,通常就要付出代價來不斷撥正前進的路向,雖有豐富的理論指導,但各國的情況都存在差異,不實踐就得不到經驗,不實踐就無從建設,公民社會的建設和公民意識的形成不可能不靠實踐,那裡會有靠專家們描繪一翻、指導一通就建立了民主制度而人們都自覺遵守的?那裡會有靠專家們描繪一翻、指導一通人們的公民意識就形成了的?什麼叫社會的存在決定意識?知不知大陸人移民到民主國家要多久才能適應才逐步形成公民意識?專家們可不是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神燈的神靈,因此民主建設只能是通過實踐學習和通過鬥爭以及通過檢驗和通過創新,邊做邊用邊改邊適應,逐步地建設,民主建設就是在「游泳中學會游泳」,而不是先懂得游泳才下水去游泳,那些永遠說在做準備以此來反對行動實踐的人都是騙子來的。
  有的所謂社會科學專家評論泰國的街頭政治,認為泰國缺乏「憲政權威」就不應該開展民主運動,似乎發生了街頭政治運動就不得了,天要塌下來了,這無疑是否定泰國的民主運動,何來「憲政權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有,近年的伊拉克有,他們的各個階級和利益集團在外來武力維持的「憲政權威」下規規矩矩地或被迫地服從民主建設,人民因此而因禍得福,皆因他們的「憲政權威」認為全民參與治理的國家最理性最文明和對國際最有益,現在的不丹王國也有,不丹的國王不與民爭利而國情祥和,但是這種制度缺乏生氣和活力而國家無法走向文明和富強,目光遠大的國王以國家利益為重,決定放棄王權而親自發動民主政治改革,當起「憲政權威」來了,而一般象泰國那樣沒有特殊條件的國家就只有靠大眾去努力奮鬥去勇敢實踐,而不是等天上掉下個「憲政權威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