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趙本山終於直面「斃老爺」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2 15: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智商高達288的趙本山(我瞎猜的)選擇在春晚調侃「斃老爺」,許多人最早都上了當,以為他就是埋汰畢姥爺畢福劍,僅此而已。但幾天前他把事情挑明了:我,趙大爺,作為一個不上春晚全國人民過不好年這麼一主,對春晚的審查制度很不滿,頻繁審查讓我很不爽,再搞笑的東西多審幾次都不好笑了,云云。這時,智商只有288一小半甚或更低的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不差錢》裡面「快記住畢姥爺的樣子」「我感謝你十八代祖宗」「做鬼也不放過你」「我姥爺也姓畢」等等意有所指,趙大爺原來在暗諷那些審查老爺,畢是通假字,也通「斃」啊。



毛導師曾經說吳晗的《海瑞罷官》發明了用古喻今,替掉下廬山的彭德懷翻案。因為牽連了好些人,這事後來大家都噤若寒蟬。毛導師說的東西其實不無道理,雖然具體事例舉得比較離譜,但的確有藝術家或作家拿作品影射一些東西,抒發他們不可告人的小情緒。小品第一人趙本山大爺在前一本子被春晚「斃」了后,急就章弄了《不差錢》,搞得急火攻心狼狽不堪,從調侃、挖苦、譏諷的誘因來說,的確具備。再加上畢福劍又剛好姓「畢」,當然就一語雙關,這體現了趙本山的「老江湖「。回憶一下,很容易浮現趙本山除夕夜說起「畢姥爺」時的忍俊不禁甚至笑場場面,這非常罕見,能印證他抖機靈后的得意。



趙大爺的東西當然最後不可能被真斃,全國人民的笑神經還等著他去激活呢,但他還是被春晚的審查搞得抓狂。「斃老爺」是全世界只有為數不多幾個國家還活著的老爺,很稀有,也很莫名其妙。比如,一遍一遍審,今天這個老爺明天那個,今天老爺來自東北明兒來自上海,每個人口味難一樣,喜好也難一致,改不改?改哪?怎麼改?這樣就容易讓小品主創無所適從。趙本山也特別提到「很多本來很好笑的東西,審來審去,越來越沒意思」,這其實說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許多火花是急智型的,牛逼的藝術品需要靈感,特別是現場靈感,這包括寫,也包括演,重複勞動只會讓觀眾及主創審美疲勞。



趙本山還是語帶保留的,我估摸他最受不了的審查其實是對題材、表演方式及一些台詞的審查。有許多人覺得馮小剛《非誠勿擾》已經很逗了,但如果沒有斃老爺,它逗的程度將至少增加20%。趙本山們痛苦在,他們符號大了影響大了之後,斃老爺控制他們的想法也就大了。哪些哪些不能說,哪些又只能這麽說,不勝其煩。他們也只是想給全國人民逗一大樂子,目的純粹,但斃老爺通過各種或軟或硬的方式,宏觀調控微觀指導他們,最後弄出的作品總要打或多或少的折扣。趙本山也是大爺,但在斃老爺面前,他也就是一二大爺。二大爺怕不怕斃老爺?當然怕;他更煩斃老爺,好好的東西總加些糖料香精,最後只能磕頭作揖遵從了事。



其實最早發現《不差錢》里畢姥爺一語雙關的也是個「老江湖」,他叫王蒙,前文化部長。估計曾當過斃老爺的王部長退下后反思了很多,從趙本山狡黠的稱謂里,他讀出了指桑罵槐的意味,然後寫出並發表,藉此達到他不可告人的小目的,也未可知。



譚飛/文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6-5 16: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