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假如美國能「做一天中國」……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9-5-29 2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假如美國能「做一天中國」……

受決策機制和利益集團阻撓等因素影響,清潔能源技術在美國未能得到迅速推廣。作者指出,與美國相比,中國行政體制較高的效率,是其在環保節能領域後來居上的關鍵。在這種意義上,假如美國能「做一天中國」,對清潔能源的普及應用未嘗不是好事。

  推廣清潔能源需政府背書

    2007年1月,作為本書調研的一部分,我對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弗里·伊梅爾特進行了採訪,他負責將通用電氣的生產線導向清潔能源技術,並使用「綠色創想」作為品牌名稱。伊梅爾特和我談論了能源產生的不同形式,並順便聊起了政府怎樣才能建立一套理想的機制來刺激市場和提高能源效率。最後,伊梅爾特激憤地感嘆道:為什麼美國就沒有一個實施合理政策來規範能源市場的政府呢?」

    「當今的能源產業沒有上帝之手,」他告訴我,「如果你問業內人士他們最喜歡什麼,那一定是總統公開聲明:『到2025年我們要產出多少噸煤、多少天然氣、多少風能、多少太陽能、多少核能,沒有什麼可以阻攔。』接著,整個能源產業的人都會站出來說:『感謝您,總統先生,那麼就讓我們著手去做吧。』然後大家就都投入工作了。」

    伊梅爾特認為,一旦商業組織得到了明確、持久、長期的價格信號,清楚了解清潔能源在國內市場上的發展方向,以及國家將實施的一系列鼓勵節約能源的制度和激勵政策,商機便會清楚地浮現。作為投資者,歸根結底,他們就是想要這樣一個持久明確的政策,以便下大賭注。

    到那個時候,美國擁有的資產——大學、圖書館、發明家、冒險家、風險投資者、自由市場以及通用電氣這樣的跨國公司,所有能進行研究並懂得怎樣將發明創新商業化的人們——都會上滿發條,全力投入新興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整個清潔能源系統建設就會起步。

    那天晚上,我一直思索著我們的談話。最後,我的腦中閃出一個古怪的想法:要是……要是美國能做一天中國有多好!只是一天!僅僅一天!

    中國領導人的魄力很重要

    據我所知,如果需要的話,中國領導人可以改變規章制度、標準、基礎設施,以維護國家長期戰略發展的利益。這些議題若換在西方國家討論和執行,恐怕要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當你進行綠色能源改革這類影響深遠的變革時,當你的競爭對手是根深蒂固、資金充足的利益集團時,當你不得不勸說公眾犧牲某些短期利益去換取長期收益時,領導人的魄力顯得尤為重要。

    看看這個吧:在2007年底的一個早晨,中國的店主們一覺醒來,發現國務院已經宣布,從2008年6月1日開始,為了減少石油製品的使用,所有超市、商場、店鋪禁止為顧客提供免費塑料袋。商家必須清楚地標明塑料購物袋的價格,並禁止將此費用附加至產品價格內。這些措施將促使購物者改用可多次使用的購物籃和布袋。

    這會節約上百萬桶石油,避免成山的垃圾。要知道,美國從1973年就開始了將汽油去鉛的進程,但直到1995年才基本實現了全部汽油的無鉛處理。而中國決定於1998年開始實行無鉛化,1999年新標準已在北京地區試行,2000年實現了汽油無鉛化。

    此外,美國從1975年就著手制定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32年後才取得重大進展。而在地球的另一邊,中國於2003年開始將轎車、卡車的經濟燃油標準提上議事日程,結果,該標準在次年即獲得批准並於2005年開始實施。

    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美國能做一天中國(僅僅一天)——在這一天里,我們可以制定所有正確的法律規章,以及一切有利於建立清潔能源系統的標準。一旦上級頒布命令,我們就克服了民主制度最差的部分(難以迅速作出重大決策)。

    要是我們可以做一天中國有多好…… (節選自《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作者 [美] 托馬斯·弗里德曼  譯者 王瑋沁 等)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6: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