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執政一周年,還欠溫家寶一個公道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5-22 1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英九上任一年來,兩岸政績洋洋洒洒。日前他接受台灣《商業周刊》專訪時指出,大陸領導人有足夠政治智慧避開兩岸政治險礁,是他比較願意接受善意、開啟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原因。他認為,大陸善意有助「國土兩岸邁向和平與繁榮」。

在回答記者關於未來兩岸若談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會不會讓台灣更仰賴大陸的善意?香港簽CEPA有「一國兩制」的字眼存在,大陸是否會要求我們用某種形式來表達的問題時,馬英九回答,不會。因為第一,這是經濟事務,不必搞政治;第二,台灣不是香港,不必說什麼「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而且我覺得大陸當局領導人也絕對有足夠的智慧,去避免這些東西。馬英九說,「胡錦濤先生,我覺得他比較務實,他主要就是防獨,而且他在很多地方願意釋出善意。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模式。也使得台灣的同胞,比較感受到他的善意,所以我覺得基本上這是有助於兩岸邁向和平跟繁榮很好的方式」。

在回答「你怎麼看你的對手胡錦濤?」的問題時,馬英九說,「胡錦濤了解台灣」; 「我基本上倒沒有把他當作對立,因為我們希望能夠開創雙贏的機會嘛。我們感受比較深刻的就是,他有一些倡議,我們也會覺得滿不容易的。譬如說他在兩年前就倡議,要跟我們簽和平協議。去年年底的胡六點,其中就說『愛鄉愛國的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

這樣的觀念在台灣是耳熟能詳,不足為奇,但從他的嘴裡說出來,我們覺得難能可貴,他就比較了解台灣生態。這對台灣來講,應該是正面的」。馬英九說,胡錦濤當然一方面希望經濟上跟我們有一個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議,另外也希望跟我們談和平的協議或協議,甚至於包括軍事互信,我們覺得目前還不是最適當的時機。

為什麼目前還不是最適當的時機?馬英九沒有具體回答。但我們從目前島內的政治生態,就可以理解到答案。因為,馬英九上任一年來,致力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成效顯著,但也一直受到民進黨為首的綠營的杯葛,殊為不易。

民主政治下的執政黨,任何政策、決策的出台,都必須首先聽取民意、尊重民意;在沒有達到相當民意支持的情況下強行出台某種政策和舉措,只能遭到更大的反彈和阻止,甚至失去執政的權力。而馬政府目前推動的兩岸政策和措施,之所以成效顯著,正是得到廣泛民意支持的結果。但即便這樣,民進黨為首的綠營,還指責他「賣台」。所以,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是務實的態度和作為。

眼下,馬英九著力推動ECFA的簽定。馬英九認為,ECFA的重要性在於可以用一種架構的方式,把兩岸之間重要的經濟的項目,尤其是有關正常化的項目,都納入其中。好處就是它有彈性。如果先有共識、先有協議的,就先簽,就是早期收穫。

如果有些項目,譬如說像鞋類、毛巾、瓷磚,這些項目的關稅暫時不動,所以先談石化、機械、汽車、紡織,使台灣產品進入大陸時,不會因為沒有這樣的一個機制而遭遇高關稅,跟東盟各國競爭起來非常不利。馬英九說,這個「保護傘」架構今年年底應該可以開始談,胡錦濤先生去年年底原來用語,是「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議」,而我們這個名稱,也是「我方內部的共識」。

馬英九回擊綠營對他的指責。說「我看到最近有民進黨的人批評我,說你跟人家簽一個東西就是放棄「主權」,那照這樣講,那你什麼都不要簽了。我們跟美國簽FTA也是放棄「主權」?如果這是放棄,那你什麼都不要做,整天坐在家裡好了」。

他以WHA(世界衛生大會)為例,說這次用的名稱英文是Chinese Taipei,而且中文是「中華台北」,衛生署長葉金川的頭銜是minister,等於是「衛生部長」,這是前朝政府從來不可能得到的。如果說「這種善意有陰謀、是統戰,所以我不要」,不僅不合情理,而且怪異。他強調,「我們做的都是對台灣有利的事情。共同打擊犯罪,能夠把逃犯抓回來,大家認為好不好?九成的民眾都支持啊。我們加入WHA,九成的民眾支持啊,這麼多民眾支持的東西,他還要杯葛的話,說不過去嘛」!

一年來兩岸交流大進步,多數民意認同,民進黨卻上街頭反對;馬英九公開請在野黨告訴他,「到底要把兩岸關係帶到哪裡去」? 但「如果要我們回到執政前8年的情況,對不起,我真的做不到,那並不是一個很值得我們繼續走的路線。」馬英九表示,台灣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現狀,把兩岸和解推廣下去。

有關新加坡《海峽時報》進行專訪時,馬英九還提到「如果有兩任的任期裡面,不排除跟中國大陸有政治性的協商」。馬英九說,因為到現在為止,大陸沒有說要跟台灣談統一問題,但有提過希望能夠談兩岸和平協議的問題,並且有軍事互信的機制。

他表示,這個議題的敏感性很高,迫切性並沒有那麼大,現在最迫切的問題,還是財經方面的問題。但馬英九坦率表明,「如果2012年能夠連任,不排除觸及政治。」;只是現在還是經濟優先,「因為就像小學生做數學考試題目,先做容易的,不然時間不夠」。

從去年3月22日馬英九當選到5月20日上任再到今年5月20日,馬英九就職滿一周年,「馬氏言論」不僅透露出堅定的執政理念,也讓人感受到獨到的生活哲學;以下節錄12條,以供管窺。

1),有道理的東西是沒有時間的,合理的就要照做。我們該孝順父母就要孝順,不會過20年就不要孝順了。

——談從1992年到2008年,兩岸交往回到「九二共識」。

2),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目前兩岸的關係,雙方高層一定要以互信的原則再加上中華民族的智慧,必能找出一個共同解決的方案、共生和平的原則。

——晚宴致辭時引用孟子名句,希望兩岸化對抗為和平。

3),雖然看起來只是向前邁進一小步,但是對我們來說,卻宛如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一樣,對兩岸關係發展,將是向前邁進一大步。

——談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正式復談。

4),和平應該不只存在於海峽兩岸之間,希望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兩岸都不進行沒有意義的惡鬥。過去光是一個徐蚌會戰(注:淮海戰役)都是上百萬人的傷亡,當然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中華民族再從事內戰實在是人類的悲劇。

——接受台灣《中國時報》專訪時呼籲兩岸不要再重複過去的惡鬥。

5),如果20年後,大陸國台辦主任是台大畢業,或是「陸委會主委」是北大畢業的,這有什麼不好?

——談台灣承認大陸學歷的好處。

6),林家當年在大陸取得功名回到台灣,在地方上很多建設,法國人來,打法國人;日本人來,打日本人,展現出來的精神跟大陸一樣的,大陸就會覺得台灣人跟我們一樣,很多火花會出來。

——建議兩岸觀光可以開放凸顯台灣歷史的景點。

7),一個偉大的民族,對領袖是很無情的。

——稱人民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投票讓他感到欣慰,也是警告。

8),面對司法審判時,態度就是冷靜、沉著面對,做好充分準備,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批評司法,好好準備最重要。我的風格是不干預司法。

——2009年1月20日首度向陳水扁喊話。

9),我服務公職二十多年來,有幾個人去我家?

——和台灣《蘋果日報》記者談自己不會將家當成受賄場所。

10),好像花店的小弟來送花。

——情人節興高采烈送夫人一大束紅玫瑰,沒想到正在講電話的周美青手一揮,叫他放在旁邊就好,令他很「心酸」。

11),煎魚要煎宋楚瑜,喝酒要喝馬英九,去動物園要看吳伯雄。

——宴請輔選有功人員時露「冷笑話」絕活,講了一段順口溜。

12),某次金門縣政府官員接到對岸領導電話,抱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字掉了也不維修,官員反問「干你們什麼事?」對岸領導說:「觀光客來我們這邊,看到你們那邊字不齊全,會跟我們抱怨啊!」

——打趣金門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

馬英九執政一周年,成績斐然。可以預見,台灣在馬英九等致力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領袖的帶動下,必將在民主、科學、人權、均富的道路上大步前進,前途光明。而且,隨著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和合作的不斷推進,互信的不斷加深,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願景,也指日可期。在馬英九執政一周年之際,他對胡錦濤的評價,對大陸執政黨和政府的善意肯定,也很讓人高興。

不過,還有一件憾事。去年馬英九在選戰最後關頭,嚴辭抨擊溫家寶「蠻橫無理、自大、愚蠢、自以為是」,無視台灣的主流民意。由於馬英九這段激情演出,讓民進黨失去打「西藏牌」的選戰訴求,使得馬英九順利當選「總統」。在這一點上說,馬英九以辱罵溫家寶為代價,幫助自己戰勝了對手;但溫家寶寬宏大量,不但沒有嗔怪,反而在這一年來,竭盡全力維護台灣利益,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在今年3月兩會記者會上,溫家寶更情真意切地表示,他熱愛台灣,就是「用爬的都願意到台灣看一看」。

兩相對照,馬英九欠了溫家寶一個公道!所以,馬英九應該在適當的時機,給溫家寶表示一個歉意。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4: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