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5月16日上午,公交站名已由原來的「浦發銀行」悄然改成了「永叔路口」。 今天上午,當記者路過江西省南昌市長途汽車站時,發現這裡的公交站名已由原來的「浦發銀行」悄然改成了「永叔路口」,同時,南昌市其他被冠以商業化站名的站牌也按照有關規定陸續更名到位。至此,南昌市公交站台商業化冠名在歷經長達10年之久的爭議后,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南昌公交知錯就改的勇氣值得讚賞,這也讓市民看到了政府打造『法治南昌』的行動和決心。」曾對公交站台商業冠名頗有微詞的南昌市民李大爺再次見到記者時,不由豎起了大拇指。 5月11日,本報一版刊發《南昌公交站台商業化冠名引爭議》一文後,引起了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當天夜裡,南昌市政府緊急召集市地名辦、市公交總公司等相關單位和部門,由南昌市市長鬍憲親自主持召開協調會,就公交站台冠名提出3條整改意見:立即恢復標準化地名,儘快整改到位;妥善處理善後問題,即依法合理解除與企業已經簽訂的冠名合同;建立制度,規範操作,今後公交站台命名必須使用政府地名辦確定的規範名稱,公交站台命名必須以社會效益為重,不得用以商業廣告冠名。 「積壓在我心頭的十年之癢終於消除。」當得知整改意見后,南昌市政府地名辦顧問、江西省地名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陶端正長長鬆了一口氣。他告訴記者,早在本世紀初,有關市民對南昌公交站台商業化冠名的爭議就不絕於耳,市地名辦也於2001年專門就此事向公交公司提出整改意見,但一直未被重視,「現在總算規範了。」 5月16日,在呈報南昌市有關領導的一份整改報告中,記者看到南昌市地名辦就公交站名整改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依據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將公交站名納入地名管理範疇,履行申報審批手續。現有線路的站名,由公交公司一次性申報並審批;今後新增線路的站名隨報隨批。 二、所有經申報批准的站名均為標準站名,應保持相對穩定,沒有特殊原因並報經批准,不得隨意更改。 陶端正告訴記者,市裡的意見要形成制度,「這就要和市政府法制辦聯繫,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南昌公交站台商業化冠名被「封殺」后,冠名合同提前終止的問題也將接踵而來。 據媒體報道,在南昌市區現有的2700多個公交站點中,有償冠名的佔5%左右,一年收入270多萬元。 「根據政府協調會的精神,很大一部分冠名合同將面臨提前終止。」南昌市公交總公司一位幹部告訴記者。 「每個合同是怎麼簽的,具體情形可能不一樣。」江西豫章律師事務所律師徐一新認為,公交公司單方面終止合同,如果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的禁止性條款,一般不能作為違約免責的理由,政府政策也不例外。 「但考慮到公共交通的公益性質,冠名企業應積極配合政府,並體諒公交公司的實際困難,雙方友好協商解除冠名合同。」徐一新解釋說,因為解除合同有兩種情形,除了法定解除,還可以約定解除。 「當然,作為補償,公交公司可以用站檯燈箱廣告、車身廣告以及車載電視廣告等彌補企業站台冠名的損失。」徐一新說。 江西省社科院法學所教授李雲龍認為,政府出台硬性規定,要求公交公司把已經出賣的站名改回來,從法律上說並無不妥,更名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合同糾紛,其善後問題仍需依法解決。(文/圖 記者 黃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