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驚見杭州市領導要「鐵腕」查處飆車案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5-17 11: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5月17日08:49   文新傳媒 
長平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士

杭州飆車案發生的次日,也就是5月8日,身為專業人士的交警,對車輛行駛速度的判斷還不如普通民眾,讓「70碼」一炮走紅。在民意的聲討和嘲諷之中,杭州警方在5月15日的記者會上為此道歉,承認這一說法「不嚴謹、不妥當」。


5月8日的通報會還留下一個話柄,那就是交警聲稱法律上沒有「飆車」概念。後來有網民查出政府紅頭文件,「飆車」二字赫然在目。15日的記者會上,警方就此間接作了更正,稱「對城市道路發生的飆車、非法改裝車上路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交通違法行為,我們將始終堅持依法嚴管重罰。」


警方的態度轉變為何如此迅速?我願意相信是因為警方花了一周時間刻苦鑽研,終於從專業角度理解了普通民眾的常識判斷。但是也有網民堅持認為,主要原因還是杭州市領導的高度重視。


5月15日記者會的同一天,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赴本地一網路論壇與網民交流,對此案件的表態擲地有聲:「譚卓的不幸遇難,我作為市委書記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市委、市政府將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依法從嚴從快查處此事,並且嚴防此類悲劇在杭州重演。」


這一表態可謂大快人心,不過也讓我頗為迷惑:一起交通肇事案或危害公共安全案的處理,為何需要當地市委書記立下如此驚心動魄的誓言?政府和司法部門的日常工作無法應付嗎?難道存在著巨大的障礙?


這起交通案件之所以迅速成為公共事件,有關權力庇護的傳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此,杭州市政府新聞辦還專門發表聲明:「網上所傳有關肇事者同伴翁振華(為杭州市某領導兒子)的說法,經核實為不實傳聞。」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謎團尚未解開,讓民眾無法釋懷:其一,交警部門關於「70碼」的通報,僅僅是專業知識不夠導致的「不嚴謹、不妥當」嗎?抑或就是習慣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官僚作風?其二,杭州市媒體5月7日晚連夜採訪,於8日作了高調報道,為什麼9日突然全城噤聲,彷彿此事根本沒有發生?網民提出的疑問——到底是誰有這樣大的能耐——至今也沒有得到滿意的解答。


到了10日,杭州當地媒體彷彿是要補償讀者似的,不惜以眾多版面對此案進行全面追蹤,和頭一天的沉默形成強烈反差。讀者很快注意到,不少報紙頭條載明:杭州市市長蔡奇在《都市快報》5月8日的相關報道上批示:「這是一起駭人聽聞的慘劇,市交警支隊要很好分析,進一步採取措施,嚴禁違法超速行車。對肇事者要依法嚴處。痛下決心,徹底解決違法超速行駛問題。」


原始報道並沒有講明市長是在哪一天作出批示的,後來很多媒體都認為,既然市長批示的是5月8日的報紙,那麼就應該是在當天作出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5月9日那一天的沉默,僅僅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誤會嗎?還是因為信息打架造成的誤傷?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天的媒體表現激起了公憤,對杭州市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損傷,以致第二天媒體的傾力補救引來當地網友的奚落:「領導指示了,記者快行動!」


也就是在5月10日這天,杭州本地網路論壇上出現一個帖子,作者為「草民甲」,他建言市長做好本職工作,慎言「嚴處」二字。他提醒說,根據《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九條「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以及《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既然最後的處罰要由檢察院起訴、法院判決,身為行政長官的市長,不宜對二院「嚴處」與否作任何批示。

我認為這位較真的網民並不是在吹毛求疵。同理,市委書記說的「市委、市政府依法從嚴從快查處」,也是於法不通的。縱有「依法」二字,終亦無法可依。


市長發狠「痛下決心」,書記使出「鐵的手腕」,固然對不幸的受害者以及憤怒的民眾大有好處,就這一具體的事件而言,我也樂見其成。然而,我不得不說,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我此前的分析:政府官員們一再強調不要上訪,不要鬧事,有事要通過正常渠道解決,其實,我們的社會缺乏的就是這些「正常的渠道」。民眾一點不傻,他們看到這樣一種規律:要麼全盤皆輸,要麼大獲全勝。獲勝的途徑就是把自己的個體遭遇搞成公共事件,得到上級領導的批示。


因此,並不是故意為難重視輿論的杭州市領導,我要在這裡建議他們再作一個批示: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查出此案中需要書記市長「痛下決心」的原因,「依法從嚴從快」建立解決問題的「正常渠道」。否則,每一次的批示都只對當次的具體事件有用,而對普遍的系統運作無益。

不妨提供一個證據:據《錢江晚報》2008年3月28日報道,杭州市車輛超速違法行駛問題嚴重,連日發生傷亡事故,引起了市政府領導的關注。「杭州市市長蔡奇同志就本報昨天見報的這則報道專門作了批示,請相關部門同志認真研究、採取措施,並表示,『市區超速並造成悲劇的現象不能屢屢發生了,這也是涉及交通兩難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72

主題

1327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沙發
hsinchutw 發表於 2009-5-17 23:44 | 只看該作者
重點說一說

飆車不好
飆狗豬馬牛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02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3
lqkhmeet 發表於 2009-5-18 04:58 | 只看該作者
這種事如不根絕,那還叫什麼社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5-18 11:35 | 只看該作者
杭州公安爆料:飆車富少的母親是政協副主席
2009/5/18  消息來源:大陸論壇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th ... mp;extra=#pid279341

 上海記者剛剛得到來自杭州市公安局內部一位姓張的幹警電話,這位張姓幹警說實在看不下去了,他要爆料。為了證明他的身份和所爆料屬實,他慎重要求記者把電話打回他的辦公室,轉他的分機證實他確實在公安局工作。

  記者按照他提供的杭州電話號碼打過去,果然是杭州市公安局總機,接通分機后,這位爆料者在電話里小聲向記者記者斷斷續續講述。

  他向記者記者透露,那位肇事的胡斌家庭確實不一般,他母親不是政協委員,而是杭州市政協副主席,父親做生意,曾經邀請過目前杭州市黨政軍多位領導出訪國外。

  這位姓張的幹警還透露,作為一個經濟發達資訊開放的中國大城市,杭州在政府管理方面不但保守,而且屢次在控制民眾的道路上走在全國前列,其實有其原因。杭州現任市委書記和市長都曾經在公開場合蔑視戶胡錦濤、溫家寶和中紀委,在實名制被批評為違反中央規定,與胡錦濤溫家寶對著干后,杭州市宣傳部長公開說,姓胡的還有兩年就要滾蛋了,我們書記和市長的任期比他還長。

  這位聲稱看不下去要爆料的幹警說,杭州從上到下其實已經腐敗透頂了,但他們之所以如此囂張,無人敢管,其實和江澤明這個大後台有關。江澤民及其親屬在杭州有度假的別墅,每年都去西湖邊度假兩次。他們到杭州后,當地市委市政府領導、公安局長都貼身陪同。據說,杭州很多控制民眾的措施,都得到了這位太上皇的點頭。也難怪,他們對中央中紀委和胡溫不放在話下。杭州市公安局領導說,我見江澤民比見胡錦濤多,我當然聽江澤民的。

  這次肇事事件后,杭州市市委和政府都同時表示,對肇事者要嚴懲,但也都私下打招呼,不能牽涉孩子父母。據說,如果牽涉到胡斌父母,杭州目前市委市政府將會牽扯一長串貪污腐敗分子。

  另外據駐上海記者了解到,這次和胡斌一起飆車的確實有多位杭州市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包括宣傳部部長的衙內,那位力主網路實名制。但當時在場的只不過是一小部分,據說杭州由於控制民眾比較嚴,權貴們的子弟早就形成了三個比較大的圈子,這些圈子在杭州胡作非為,作姦犯科。其中一個以公安局領導的公子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子弟組成的圈子,竟然公開宣稱,他們要比賽,看誰玩弄的杭州處女多。一位說,現在老子當官,不讓我們當官,那些刁民還要讓我們公布財產,那麼,我們就要把杭州的處女都玩掉,再留給那些刁民們去娶回家當個寶。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