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是今天的超級強國

[複製鏈接]

1004

主題

1740

帖子

104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n2005xin 發表於 2009-5-17 1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們用超級強國(Hyperpower)形容美國時,並非褒義。就像法國外交部長於貝爾•韋德里納(Hubert Vedrine)所言,美國在「所有領域佔據了主宰或主導地位」,美國不僅在經濟、軍事和科技領域取得領先地位,而且還「主宰了態度、理念、語言和生活方式。」

    如今,美國「在所有領域佔據主宰地位」的說法不太準確。美國仍是全球經濟和軍事發動機,但它在許多方面都面臨困境。美國的自信心遭到打擊,名譽受到損害,它斥資巨額美元投入一場不可能獲勝的戰爭,導致資金枯竭。

    同時,其它新興大國在不斷轉變,謀求自己的地位。中國、歐洲或者一些其它競爭對手,例如印度,能在不久的將來取代美國嗎?這本書講述的是超級強國——不是大國,甚至也不是超級大國,而是超級強國。許多人寫過關於帝國的論著。

    迄今,還沒有人系統地分析超級強國這一更為罕見的現象:在歷史上,只有屈指可數的少數幾個國家,能夠擁有巨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基本上統治了世界。這是一個特殊現象,與目前現狀極為相關(當今強國的動能迄今尚未顯露出來)。

    一個社會(society)如何成為主宰世界的強國呢?本書的主要論點如下。儘管存在巨大的不同點,但按所處時代衡量,歷史上所有超級強國在崛起過程中,都是極為多元和寬容的。實際上,在所有事例中,寬容是實現霸權不可或缺的因素。

    令人吃驚的是,帝國的衰落多次與不寬容和排外巧合在一起。可這裡有一個問題:撒下衰落種子的也是寬容。幾乎在所有事例中,寬容最終會觸及一個臨界點,從而引發衝突、仇恨和暴力。寬容為何如此重要?實際上,這裡有一個簡單的解釋。

    要主宰世界,不僅僅是在本國或本地區佔據主導地位,一個社會必須在全球科技、軍事和經濟發展上處於領先地位。在任何一個歷史時刻,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人力資本,無論是智力、體力、技能、知識、網路、動力還是創造力,永遠不會局限在任何一個種族或宗教群體之內。要在全球範圍內超越競爭對手,一個社會必須吸引並激勵全球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無論其種族、宗教或背景如何。

    從波斯帝國到大蒙古帝國,再到大英帝國,這是歷史上一切超級強國所做到的,而且它們是通過寬容做到這一點的。等一下,蒙古人寬容嗎?成吉思汗的游牧部落大肆蹂躪,將整個村莊夷為平地,把死屍填滿護城河。

    波斯帝國的大流士國王對敵人行刑前,先要割下他們的耳朵和鼻子(大流士的一位前任岡比西斯國王,剝了一位腐敗官員的皮做椅套。)根據所有對后殖民地時代的研究,大英帝國是建立在種族歧視和白人恩賜的基礎上,即所謂 「白人的負擔」( White Man's Burden)。

    能把這些帝國稱為寬容嗎?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這令人驚奇。然而,這是因為我並非在用現代人權觀點討論寬容。寬容的意思,不是指政治或文化上的平等。寬容只是意味著,讓迥然不同的民族在你的國家生活、工作、致富,哪怕這只是出於手段或戰略考慮。

     要更正式一點地解釋這個詞,本書中寬容指的是一種自由度,憑藉這種自由,不同人種、宗教、種族、語言或其它背景的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社會中共存、參與和崛起。從這種角度來看,寬容並不意味著尊敬。

    另外,對寬容可以加以選擇地使用。最後,在獲得全球主宰地位的競賽中,最重要的不是按照一些絕對永恆的標準判斷一個社會是否寬容,而在於它是否比競爭對手更寬容。美國可能是一個通過相對寬容而主宰世界的典範。當然,在很長一段歷史期間,美國並非是一個比羅馬或蒙古更講人權的國家。美國人蓄奴,野蠻侵佔土著人的土地。然而,美國從一開始,通過真正革命性地承諾宗教自由以及市場體系,不同尋常地向所有等級和不同民族的個人開放,它吸引、獎勵並利用了數千萬移民的活力和才能。

    從美國開發西部,到工業革命,再到二戰的勝利,這些移民的力量和才能促進了美國的發展和成功。實際上,美國率先擁有贏得原子彈就是吸引逃離歐洲迫害移民科學家的直接結果。

    二戰後幾十年內,在布朗訴教育局案和民權運動推動下,美國終於開始成為世界歷史上在種族和民族方面最開放的國家之一,儘管這一過程時斷時續,並不完善。在此期間,美國實現了主宰世界的目標,這並非巧合。在20 世紀最後10年,美國成為超級強國的部分原因在於蘇聯解體;但這也反映出,美國在剛剛興起的電腦時代建立了驚人的科技和經濟主導地位,這再次直接源於美國吸引世界各地有才能、有進取心人才的超級能力。從一種令人震驚的程度而言,矽谷是外國移民的傑作。

    在矽谷推動下,美國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增長,並直接推動美國獲得無可匹敵的軍事領先地位。21世紀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呢?許多人預測美國即將衰落,如果這一衰落尚未開始的話。同時,有很多人討論「正在崛起的巨龍。」中國將成為全球下一個超級強國嗎?不管從哪種角度來看,中國的經濟改革都令人驚嘆。在過去30年內,中國經濟以每年9.5%的驚人速度發展。2003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最受歡迎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國。

    中國不再僅僅主宰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了。如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國,同時在電腦晶元、汽車、飛機引擎和軍事武器的製造方面也正突飛猛進。

    目前,美國繼續應對全球範圍內日益加劇的敵意;中國則悄悄地與全球幾乎所有的大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建立了聯繫,它通常利用減免債務和外國援助,提升公眾形象並對交易施加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給飛速轉動的經濟機器提供能量,中國就大量的智利銅、澳大利亞煤炭、巴西鐵礦石,以及其它中國迫切需要的原材料,簽訂了長期合同。在一個頗具嘲諷意味的轉變中,中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國在蘇丹、安哥拉、緬甸、剛果及利比亞等國,帶來了更多獲得寶貴資源的機會。同時給美國傷口上撒鹽的是,一份佩尤基金會(Pew Foundation)近期全球調查顯示,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俄羅斯、西班牙及英國的大多數民眾,對中國的態度比對美國更為友善。但是,這都不能成為中國主宰世界的理由。如果本書的觀點是正確的,美國成為當今超級強國最主要原因是,它比世界上其它國家更寬容。最重要的是,美國吸引並利用世界上最為寶貴人力資本的能力,讓它在經濟、軍事及科技方面凌駕於其它國家之上。

    如果這是真的,中國只有在比美國展示了更多的戰略寬容(strategic tolerance)之後,才能超越美國。中國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嗎?西方人與中國人一樣沒有意識到,「中國人」(Chineseness)這個概念本身就反映了戰略寬容的勝利。現在以中國為名的國家「長期居住著很多民族,具有極強的語言多樣性」,在風俗、禮節與宗教上涇渭分明。

    中國的建立,經過了一個征服與融合不同人群的過程。就像羅馬人一樣,從四川盆地到台灣海峽,人們發現無法抗拒中國在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綜合力量。就像羅馬長袍和拉丁語傳遍了從蘇格蘭到埃及的各個地區,中國文明也廣為傳播,這包括了它種族優越性的觀念,儒道合一的理念,科舉制度,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信仰 ——從戈壁沙漠到南海之濱,數億民眾接納了這一切。就像是西班牙人和利比亞人在公元2世紀變成了羅馬人一樣,從前完全不同的民族,如閩人、越人及吳人都成為了漢人。在克服了不僅僅是南北、而且是沿海內陸及省籍分化之後,中國成功地融合了自己的人民,這遠超出了歐盟最狂野的夢想。

    一個單一的語言——最初只是書面語言,現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口語也得到了統一——將幾乎所有中國民眾聯合在一起。更為根本的是,中國人具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至少 92%的中國人口將自己視為「漢族人」。

    然存在著很大的方言差異和地域歧視,但廣東人、上海人、四川人與天津人等等都認為自己首先是「中國人」。這就是常常為人所忽略的、中國自古以來的內部寬容。能上西方報紙頭條的新聞,往往是**功成員或藏族等少數民族受到壓迫的故事,這是有道理的。但這種不寬容的另一面,是作為戰略寬容工具的中國種族民族主義(ethnonationalism)的巨大成功。這種幾百年前獲取的成功,現在被視為理所當然。

    今天,在歐盟忙於將4.5億人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13億人對中國效忠,認同中國人這個民族身份。那中國是否與世界歷史中任何一個超級強國都不一樣,並不需要移民和外國人的才能?13億人多才多藝,只待為國所用。此外,中國非常成功地打動了「海外華人」的感情(更別提自身利益了)。約 5500萬華裔生活在160多個國家,控制著價值約2萬億美元的資產。在前往世界大國的路上,中國是否已具備了自己所需的所有人力資源?

    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為什麼?因為在任何的一個時間點,世界上所有一切最為優秀、最具創意與最有進取心的人,永遠不會局限在一個地方或是一個種族。這當然就是本書的論點:要主宰世界而不僅僅是某個地區的話,一個社會必須吸引和激勵世界上最寶貴的人力資源,並得到他們的忠誠。只有這樣才可以站在人才世界的最前沿。

   雖然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但21世紀的中國仍然是一個典型的民族國家。雖然與以前很長一段時間相比,現在有著更多的外國人在中國工作,但這些外國人並不是想成為中國公民的移民。(與之形成對照的是,很多受過高等教育、具有很高技能的中國人繼續流向美國,希望成為美國公民。)中國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基本已成定局。

    但如果我的觀點是正確的,中國不能成為超級強國。對中國而言,這當然算不上是什麼災難,中國也未必想去承擔超級強國所承受的負擔和怨恨。做一個「簡單的」 超級大國,可能對中國挺合適。而且,即便中國不想成為超級強國,美國還是可能失去超級強國的地位。中國和其它國家,例如歐盟或俄羅斯,可能強大到使我們回到一個多極的世界,較為均衡地在幾個國家之間分享權力。
快樂是人類社會眾望所歸的最高境界。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沙發
栗 劍 發表於 2009-5-17 15:54 | 只看該作者
繞來繞去就是吸引人才,吸引人才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即工資更高,生活更舒適。發展中國家不具備這一條件,等中國富裕了,誰說就不能吸引外國人才,現在比中國窮的周邊國家的人不是在向中國跑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3
11nn93n9 發表於 2009-5-17 21:15 | 只看該作者
反正樓主就是通過各種理由來說「中國不行」就是了。 何苦繞這麼多彎子?以前是不民主,一黨制, 後來是民族劣根性, 什麼地理條件不行, 文化不行, 等等。 要找原因, 理由多的是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4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9-5-18 09:27 | 只看該作者
超級強國一定要通過戰爭和掠奪才能建立嗎?這樣的超級強國實際不需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5
amely7777 發表於 2009-5-18 09:30 | 只看該作者
反正樓主就是通過各種理由來說「中國不行」就是了。 何苦繞這麼多彎子?以前是不民主,一黨制, 後來是民族劣根性, 什麼地理條件不行, 文化不行, 等等。 要找原因, 理由多的是嘛。
11nn93n9 發表於 2009-5-17 21:1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04

主題

1740

帖子

104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49
6
 樓主| xin2005xin 發表於 2009-5-18 14:15 | 只看該作者
5# amely7777

樓主誤會,本人其敢,這是客觀現實。
快樂是人類社會眾望所歸的最高境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