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吸引投資拼經濟,「賣台」效應遞減

[複製鏈接]

1004

主題

1740

帖子

104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n2005xin 發表於 2009-5-21 1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英九在一年的低氣壓中終於贏來了一個高滿意度,當然與股市回暖、企業訂單上升有關。島內媒體分析其深層原因時認為,兩岸關係的發展打開了「活水源頭」。3次「江陳會」簽署9項協議1項共識、連戰出席APEC、台灣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幾項突破性進展增強了社會信心,令民眾重拾對馬英九領導能力的信任。民調顯示,馬英九團隊推動兩岸關係交流的努力獲得五成九的肯定,不滿意的只佔二成八。

    「如果要我打分數,我大概打70分!」島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說。經濟學者認為,馬英九團隊令人印象深刻的作為,是突破兩岸經貿及金融的限制,去年已鬆綁赴大陸投資金額上限比率至60%,下月將開放99項產業允許陸資來台投資,開放陸資投資台股,接下來還要鬆綁赴大陸投資的產業限制,將與大陸商談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等,這些都是在拼經濟。

      民進黨努力塑造發展兩岸關係就是「賣台」的邏輯,而這個邏輯曾經發揮過效應。但此次民進黨在街上高喊「反傾中、護台灣」,島內媒體卻白紙黑字開始反擊:講清楚什麼叫「賣台」!

    《聯合晚報》19日社論說:在台灣,「賣台」二字好像已成了「國罵」。被罵最多的應是馬英九。馬若真有意在註明「賣台」的契約上簽字,那人人皆可誅之。但事實上,如果只是有關ECFA一類的爭議,則工商界一致催促「不簽才是不愛台」的諸君,是否統統都算「賣台共犯」?躲在根本沒有實質內容的「賣台」二字後面罵人的人,說清楚一下到底在罵什麼吧!

    《聯合報》19日社論指出,民進黨「反傾中、護台灣」的口號自相矛盾。社論指出,民意調查顯示,雖然有人認為馬團隊的兩岸政策「傾中」,但多數受訪者亦表支持並認為對台灣有利。可見,「傾中」未必就是「賣台」;其實,「傾中」政策,也可以建立在「保台、護台」的思維上,亦可追求「保台、護台」的實際效益。(記者 邰文欣)
快樂是人類社會眾望所歸的最高境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