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抗戰時期美援武器真面目:國軍其實打得很辛苦(組圖)

[複製鏈接]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5-13 1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Norman 於 2009-5-13 11:28 編輯

核心提示:隨著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擋案館的的開放,讓我們逐漸看到了許多60年來塵封的史實。本文中幾張資料圖片向大家顯示了所謂「幾百萬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根本就是子虛烏有。記得劉亞洲金門戰役一文曾透露:「國軍李良榮部還有三人合用一條槍的」。看了國軍36師的裝備表,可見此言不虛。

-----------------------------------------------------------------

美國援華陸軍兵器運達印度數量總表



這就是被吹的震天響的美援陸軍武器數量裝備,除了可憐二字想不出其他詞形容,就這點槍炮,真要主要靠美援去抗戰,那還不如讓國軍重新裝備弓箭與長矛!!!就這點裝備還打個鳥毛呀。

更加驚人的是這裡,屎滴尾SB的任內,美援物資是怎麼分配的!!!



屎滴尾SB對美援軍火的分配,我靠,國內戰場還怎麼混呀???讓國內的國軍遇到日軍都乾脆自殺好了!!!本來運到印度的裝備就少的可憐,還讓屎滴尾SB去豪爽的支援英國人,發給國軍的只有一小部分,而就這一小部分竟還是大半分給遠征軍,國內的幾百萬國軍竟就只分了不夠武裝1個師的美械,當年74軍興沖沖的派人去桂林領取美械,結果就領到2把湯姆遜歹徒槍與60發子彈,美軍顧問搖著頭說:就先拿回去當示範教材吧。

由於屎滴尾SB大肆拿中國的美援物資討好英國人,並為了奪取國軍的指揮權,肆意扣發國內國軍的美援軍火,對國軍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傷害。需要指出的是,武器裝備本身並不會形成戰鬥力,其只有被吸收到戰術、軍事理論及軍隊的組織體制中去才能達到其殺傷敵人的效用。國內的國軍正因為沒有足量的裝備,國軍陸軍的編製體制與戰鬥技術在抗戰中期均沒有得到任何提高。除了將部隊帶到裝備儲存地而武裝起來的國軍陸軍精銳部隊——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國府雖然在國內戰場幾經整編部隊,但每次整編均未能按照編製配備武器,結果反而造成了國內國軍人數愈來愈多,武器裝備卻愈來愈少的奇怪局面

沒有裝備,國軍陸軍便無法維繫正常的軍事訓練:炮兵訓練時用的是木馬、木炮,步兵訓練時用的是木製機槍,騎兵訓練時則用的是連步兵都不用的長矛。沒有訓練,國軍陸軍士兵的射擊技能自然是極其低劣,常常不等日軍靠近就到處放槍,結果反而為日軍火炮提供了良好的射擊目標。更有甚者,國軍陸軍新兵往往沒有經過任何訓練就被投入戰場,這些新補充上來的人既不懂兵器機能,也不懂兵器的保管與維護,就連投擲手榴彈也都是扔得太早,而被日軍重新擲回了守軍陣地。國府辛辛苦苦弄到的一丁點新式兵器,也往往由於官兵不會使用,以致發揮不出任何威力。

屎滴尾SB拿著美援軍火要挾國軍,竟將總額才8億美元的美援物資,在其任內運到印度的部分絕大部分扣留,並在緬甸揮霍掉了2/3。這還不算,在其任內在他的指揮下,在緬甸揮霍掉了大量的美援物資,卻沒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軍事成就,本來可以輕取的密支那也被這SB瞎指揮一通,變成了曠日持久的絞肉機之戰,使國軍駐印軍遭到了嚴重損失,美軍麥利混合旅也在屎滴尾SB的胡亂指揮下,在密支那被日軍幾百人打的落花流水,3800多人的麥利混合旅,在屎滴尾SB的瞎指揮下,在密支那火車站與日軍中隊級別部隊交戰,結果死傷慘重,美軍為了保命紛紛裝病或自傷逃離戰場,不到1個月時間竟減員到僅剩130人的程度!!!只好撤走。美軍士兵紛紛說,只有躲進醫院裡才不會因為屎滴尾SB的高超指揮能力而送命!!!

抗戰時期,國內國軍悲慘遭遇的見證



第三十六師抗戰各期的主要武器裝備表上可以看出,除了彈藥補給之外,國府並沒有向第三十六師補充過一枝槍、一門炮,而這支曾為國軍陸軍最精銳之一的部隊在裝備數量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仍被國府運用於滇西戰場,恰恰說明其在當時已是裝備較好的部隊了。兩相比較,我們也就不難想見為甚麼河南會戰中,日軍甚至可以暢通無阻地用坦克撞毀國軍守軍的陣地!!!

即使屎滴尾SB滾蛋以後,美械化后國軍的實力也遠不如抗戰前



由於美援終歸數量少的可憐,加上屎滴尾SB的攪局,造成了大量浪費以及部隊因缺少武器,訓練不利,交戰時損失嚴重的後果,戰後又停止了美援,並且大批日軍重型軍火被美軍強行接管銷毀,導致國軍戰後實力急劇衰弱。屎滴尾SB被解職后,新上任的魏特曼火速發現了國軍陷入崩潰邊緣的原因,立即下令全速從印度向中國轉送囤積的美援物資,並允許國軍從緬甸抽回一些精銳部隊,隨著美援軍火的正常發送,國軍的戰力得到提升,這樣國內的危局得到了緩解,並且後來依靠美援裝備取得了芷江戰役的勝利,但同時要看到,美援總量有限,而且浪費在緬甸很多,並且由於長期武器不足,部隊缺乏對武器的訓練掌握,在戰場上美援軍械的損失也非常嚴重,魏特曼因此提出必需擴大美援,才能從根本上恢復國軍的總體戰鬥能力,魏特曼總結到,美國對中國盟國的態度,是中國悲慘遭遇的重要原因,國軍實際在戰爭期間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是獨立與強大的日軍苦苦周旋,現在國軍已經山窮水盡,美國必需開始大力援助國軍,這樣才對的起這個始終堅持對日作戰的堅強盟友,然而魏特曼的建議並沒有得到重視,因為美國有了原子彈,中國戰場對戰勝日本已經不重要了,中國能發揮的作用已經發揮了,沒有必要再去為國軍額外花費了,此外戰後美國政府實際並不希望國府統一中國,而是希望中國分裂,做為美蘇亞太緩衝地,所以不但不進一步援助國府,反派兵到中國與國軍爭搶日軍交出的武器,結果中國境內大部分日軍重型軍火被美國人拉走銷毀這樣即使加上國軍從日軍手裡收上的武器裝備,重型軍火方面的總數也不如抗戰前多,國軍抗戰中損失的重型裝備數量超過了戰時與戰後的補充數量。

抗戰後重武器少了,部隊兵力卻翻了一翻,因此國軍1個美械師就只有4門炮,而抗戰前1個德械師卻是12~18門炮,抗戰前1個德械師的炮兵實力幾乎相當戰後1個乙類美械軍,從魯中作戰時期國軍美械師/軍(整編旅/整編師)的武器裝備表上可以看出,包括整編74師在內的所謂美械軍,若與1937年抗戰前的德械軍第36師一比,可以發現美械軍與戰前的德械軍一比,裝備實力弱的一塌糊塗。悲哀呀.........

全部美援火炮總數量(含戰後才完成交付的部分)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沙發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5-13 11:36 | 只看該作者
對比斯大林源源不斷交給中共的武器裝備,國軍最終失敗其實很正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3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9-5-14 09:56 | 只看該作者
消滅50萬日寇,犧牲321萬中國軍人,不艱苦才是怪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0

主題

2078

帖子

62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8
4
藍藍的天空 發表於 2009-5-15 18:10 | 只看該作者
不幸苦才怪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5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09-5-16 04:25 | 只看該作者
對比斯大林源源不斷交給中共的武器裝備,國軍最終失敗其實很正常。
Norman 發表於 2009-5-13 11:36

還原歷史,歡迎。可藉此影射什麼,那又陷入俗套,特別是這種影射比較牽強的時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主題

654

帖子

26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7
6
NOVAYORK 發表於 2009-5-16 06:38 | 只看該作者
對比斯大林源源不斷交給中共的武器裝備,國軍最終失敗其實很正常。
Norman 發表於 2009-5-13 11:36


還是Losers心理無法解脫.  當年國軍最大的巡洋艦"重慶號" 也是斯大林交給中共的嗎?  "重慶號" 投向中共時, 其強大的火力使國軍其它的軍艦追都不敢追.  連"重慶號" 都能跑了, 國民黨還能不敗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7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5-16 22:20 | 只看該作者
...  連"重慶號" 都能跑了, 國民黨還能不敗嗎?
NOVAYORK 發表於 2009-5-16 06:38


「重慶號」起義時,國民黨敗局已定。先搞清因果關係再說。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70

帖子

24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8
8
閑聊 發表於 2009-5-16 22:45 | 只看該作者
得民心者得天下。土八路的武器好,還是你國軍的武器好?!別找這種理由了。「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的說辭能騙過幾歲的小毛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9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9-5-16 23:53 | 只看該作者
得民心者得天下。土八路的武器好,還是你國軍的武器好?!別找這種理由了。「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的說辭能騙過幾歲的小毛孩?!
閑聊 發表於 2009-5-16 09:45

成吉思漢的民心?忽必烈得民心?努而哈赤得民心?請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0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9-5-17 00:42 | 只看該作者
美國2戰Lend-lease總共給中國15億美元,按2007年的價值是220億美元。
A total of $50.1 billion (equivalent to nearly $700 billion at 2007 prices) worth of supplies were shipped: $31.4 billion to Britain, $11.3 billion to the Soviet Union, $3.2 billion to France and $1.6 billion to China.
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Lend-Lease
這裡,有網友統計的國民黨美械師的統計:

國民黨軍的美械師
本帖最後由 東海之虎 於 2009-4-12 14:39 編輯

前言

  我曾在關於國民黨青年軍興衰史的帖子中,對鱷魚說過,抽空把美械師的裝備情況發個帖子,以饗眾友。關於美械師的裝備情況、編製,網上有很多介紹,但其中矛盾、錯漏之處頗多,我現在把我自己掌握的資料整理出來,如果有疑問,也請指正,便於大家理清那段歷史。

一、美械裝備的來源
  美械裝備的來源主要是在抗戰時期。1942年,蔣要求美國提供100個師的裝備,而美國答應分兩期提供60個師的裝備。1943年開羅會議上,蔣介石向羅斯福要求將提供的裝備增加到90個師,也得到了羅斯福的同意。由此,從1942年年底起,美國開始向中國陸續提供武器裝備。第一期為國內的30個師的裝備及駐印軍的6個師的裝備。而在進行第二期援助計劃時,因為美國已經得到蘇聯對日出兵的承諾,所以認為中國的作用已大為降低,所以第二期只提供了3個師的裝備。因此至二戰結束,國民黨實際共得到39個師的裝備。在這裡,我說句題外話,所謂蘇聯出兵日本及中國作用降低的起因,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指的1944年的慘敗,這可以是說1944年同盟國方面在各主要戰場上,唯一遭到重大失利的地方。我們肯定蔣及國民黨政府在抗戰中的貢獻,但對於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及其對軍隊的負面影響、對於國民黨在軍隊組織上的無能必須進行嚴厲指責。
  話歸正傳,至全面內戰爆發前,國民黨用這些裝備,組建了13個軍45個師的全美械部隊及7個軍19個師的半美械部隊。(這些部隊的番號後面再說)
  二戰結束后至解放戰爭結束前,美國對國民黨提供的裝備主要有以下幾次:
1、美國以廢鐵的價格將抗戰期間滯留在印緬而未運至中國的美援武器出售給中國,其中約有4000噸地面武器及彈藥(內有100多輛M3A3坦克)。
2、抗戰期間中國政府對於美軍在中國的很多開支均先行墊付(合計約5億美元),扣除美國政府已支付的現金及中國在美國進修的留學生費用后,至戰後還有3億美元沒有支付給中國。最後就以這3億美元,用廢鐵價格購買了美國的戰爭剩餘物資,這批物資的實際價值約為13億美元,並不全部是武器彈藥,其中武器裝備價值約為6億美元。
3、1948年4月,根據《援華法案》,國民黨振幅獲得了1.25億美元可購買軍火的「特別贈款」,國民黨政府用這筆費用購買了5萬噸的小型武器與彈藥、200多輛LVT與其它武器裝備。所有購買的武器裝備,美國都是以「剩餘物資」的名義給予了優惠價格(約為實際價格的30%)。這批裝備中的第一批於1948年11月,約1200噸小型武器與彈藥,價值2000萬美元。其中分配給華北「剿總」傅作義的約1600萬美元,傅用著批物資補充了各軍裝備的缺額,並組建了3個全美械師。在這裡要補充一句的是,我沒有查到這3個師的番號,但基本可以判斷的是,應該是傅自己的嫡系部隊。傅的基幹部隊是35軍、104軍(原暫3軍)、105軍(原暫4軍),35軍應該是美械化了,但是不是在這個時候才完成的美械化我無法查證。同時,在平津戰役前及期間,傅是組建了若干新的師,其中有一個師是傅把前面這三個軍的教導團合在一起建立的,番號已經300之後了。對於這類部隊,裝備也應該是優先保證的。根據《援華法案》獲得的第二批可裝備10個師的裝備於1949年3月運到江南。
  我看到的資料是,在內戰時期,扣除補充已有裝備損耗之外,國民黨獲得了可裝備15個師的裝備。
二、美械部隊番號:
  至1946年7月,國民黨軍的裝備大致為1/2日械、1/4美械、1/4國械,其中美械與半美械部隊為22個軍64個師,交警部隊18個總隊(相當於加強團)又4個教導總隊,其中45個師及交警部隊為全美械。其中對於交警部隊的美械裝備來源,我一直沒有查出來,但我傾向於不屬於那39個師裝備的範圍之內,而是另有來源。因為交警部隊屬於軍統系統,與陸軍實質上分屬兩個系統,並且軍統的美式裝備是另有來源。
  關於內戰爆發時,美械部隊的番號及所屬派系如下:

1、全美械部隊

第2軍(蔣軍嫡系,何應欽系):
9師、76師、預備2師
第5軍(蔣軍嫡系,何應欽系):
45師、96師、200師
第8軍(蔣軍嫡系,何應欽系):
103師、166師、榮譽1師
第13軍(蔣軍嫡系,湯恩伯系):
4師、54師、89師
第18軍(蔣軍嫡系,陳誠土木系):
11師、18師、118師
第53軍(東北軍):
116師、130師
第54軍(蔣軍嫡系,陳誠土木系):
8師、36師、198師
第71軍(蔣軍嫡系,何應欽系):
87師、88師、91師
第74軍(蔣軍嫡系,何應欽系):
51師、57師、58師
第94軍(蔣軍嫡系,陳誠土木系):
5師、43師、121師
新1軍(蔣軍嫡系):
50師、新30師、新38師
新6軍(蔣軍嫡系,何應欽系):
14師、新22師

美械獨立師共2個:
榮譽2師、93師

青年軍,共3個軍另一個師:
第6軍:
201師、202師、204師

第9軍:
203師、205師、206師

第31軍:
208師、209師

另有207師

青年軍在內戰開始后很快就取消了軍一級的建制,有些師編入了其它各軍,我記憶中207師就曾編入過新6軍。

2、半美械部隊:

第1軍(蔣軍嫡系,胡宗南系):
1師、78師、167師
第46軍(桂系):
175師、188師、新19師
第60軍(龍雲滇軍):
182師、184師、暫21師
第62軍(余漢謀粵軍):
95師、151師、157師
第93軍(龍雲滇軍):
暫18師、暫20師、暫22師

半美械獨立師:暫19師
  在這裡,需要指出的一點是,上述的這些番號是我從一份資料中完整摘錄下來的,與我之前從其它資料中看到內容基本相符,唯一的疑問是52軍(2師、25師、195師),在其它很多資料中都說這個軍是半美械軍,而且這個軍是第一批進入東北的國民黨軍,第一批出關的軍不是美械就是半美械,而且這個軍從歷史、關係(湯恩伯系)、戰功來說被裝備為半美械軍都是說得過去的。而如果我前面所列的這份資料在這點上有誤,那麼我前面列出的這些半美械軍中,唯一可能被52軍替代的就是第1軍。事實上,由於國民黨內複雜的派系和混亂的管理,非計劃中的美械師卻得到了大量美械裝備絕不少見,作為蔣介石嫡系中之嫡系的胡宗南,其下屬部隊是完全可能得到大量美械裝備的,而且在我看到的史料中,不僅僅是第1軍,胡宗南的36軍、90軍也得到過相當的美械裝備。所以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在前面引用的這份資料中,52軍被第1軍替代了。但胡宗南系統中的一些部隊也達到或接近了半美械裝備,尤其是1軍1師。
  不過從前面的資料中,大家也可以發現,美械師幾乎都是蔣的嫡系,而半美械師則是主要用來安撫地方實力派系的。
三、美械部隊的裝備分配情況:
    眾所周知,在國民黨軍隊中,部隊是分三、六、九等的,有嫡系、地方實力派(如桂系、馬家軍、傅作義的察綏軍)、雜牌之分,嫡系中還要分土木系、何應欽系等等。如果你是蔣的嫡系(比如黃伯韜),那你很榮幸,你通常不用擔心自己的部隊被撤編,給養也可以保證;如果你不僅是嫡系,而且是嫡系中的核心——「陳胡湯 」(按:有人曾將蔣介石的核心嫡系陳誠、胡宗南、湯恩伯的部隊用中藥湯劑「陳胡湯」來稱謂,這三人有個共同點,即為浙江人),那恭喜你,你的部隊不僅給養可以保證,而且裝備上也會優先照顧,打了敗仗也有人會罩著你;如果你是地方實力派,那麼你一樣不用擔心你部隊的給養問題,裝備雖然不一定有嫡系那麼好,但肯定不會差,如果運氣好了,你也混個美械、半美械(如35軍、46軍),原因很簡單,一來有的靠山有地盤,二來你的靠山也被蔣所倚重,唯一不如嫡系的缺憾是,你混到個軍長多半也就到頭了,除非你的老大自己能高升(如李、白、傅);如果你是雜牌,那對不起你的部隊不被消耗、撤編已是萬幸,至於裝備,那就免提了,看看守襄陽的川軍就知道了,所謂的重武器也就是十幾門重迫擊炮和臼炮,所以王瘋子打襄陽比較順利,固然有其勇猛善戰的因素,但也和對手不濟有關。
    好了,說了一堆題外話,接下來就要印入正題——美械部隊在裝備上的等級,同是美械部隊,在裝備上也分等,不過這倒主要是因為美國人的關係。因為駐印軍補給較國內的遠征軍方便,且不管怎麼說是美國人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所以在裝備上是要優於國內的美械部隊的。國內的美械部隊(主要是遠征軍)實質上是用三個師瓜分兩個師的裝備組建起來的,而青年軍則又是用預備裝備組建的。其實,在前面的敘述中,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抗戰期間,美國人給了國民黨39個師的裝備,可是我卻說國民黨方面用這些裝備組建了64個師的美械和半美械部隊,其中僅美械師就有45個,數字上是不符的,這原因就在這三個師瓜分兩個師的裝備上。我可以給大家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1、駐印軍的5個師佔了6個美械師的裝備(其中的新22師和新38師是2個師瓜分3個師的裝備組建的)
2、除駐印軍及青年軍之外的另外31個師,是用三個師瓜分兩個師的辦法組建的,具體是由各個軍內部自行調整,因此,即使是18軍和5軍這樣的頭等王牌,內部也有美日械混合裝備的情況。這樣,這31個師實際上就佔了20個半師的裝備。
    這樣大家可以看出,第一期的36個師的裝備,實際上,是留了有9個半師沒分,這些沒分的裝備就是所謂的預備裝備。蔣用這些預備裝備中的一部分組建了9個青年軍師,這9個師在裝備上是遜色於前面的那31個正牌美械師的,畢竟這9個師原先不在美械名單上。這種差距主要是在重武器上,輕武器方面倒還好。而這些預備裝備中剩餘的部分,又和第二期的3個師的裝備一起,出於安撫地方實力派的考慮,組建了19個半美械師。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1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9-5-17 00:44 | 只看該作者
四、美械部隊的裝備編製:
    如前面所述,美械部隊是分等級的,按美械化程度來說,自上往下是駐印軍、國內遠征軍、青年軍、半美械部隊,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火力強度上青年軍未見得強於半美械部隊,因為青年軍的重武器不足。
1、駐印軍:
    標準配備如下:師轄三個步兵團,105mm榴彈炮、75mm山炮各一營,工兵、輜重各一營,特務連、搜索連、衛生隊、軍樂隊、無線電隊、醫院各一個。每團轄步兵3個營,迫擊炮、戰防炮各一個連,特務排、衛生隊各一個。全師約有重機槍72挺、輕機槍270挺、60mm迫擊炮170門、81mm迫擊炮36門、 75mm山炮及105mm榴彈炮各12門、步槍7000餘枝、衝鋒槍1080支。在這裡需要指出的一個疑問是,戰防炮的數量及口徑,一種說法是每團有 57mm戰防炮8門,一種說法是每團有57mm戰防炮4門、37mm戰防炮8門。具體仍待考證。不過這種標準配置只配備了新22及新38師,而且由於原定空運印度的8師沒來,所以這兩個師就有了兩個師瓜分三個師的好事,所以新38師就能得到師轄3個炮兵營編製。而後來的新30、14、50這三個師,在師一級的編製里,則只有1個山炮營,而不再編有榴彈炮營了。
    在這裡又要說句題外話:新22與新38師或者說新6軍和新1軍還是略微區別的。原因在於,兩支部隊的主官同是留洋,但孫立人是正牌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畢業,和馬歇爾還是校友,所以在美國人的那裡,比留法的廖耀湘更受到偏愛一些。所以同樣是瓜分裝備,新38師能有3個營,新22師卻還是2個營。

2、國內的美械師:
    軍有榴彈炮營1個,12門105mm榴彈炮。師有75mm山炮營1個,12門炮。團有戰防炮連1個,4門57mm戰防炮;營有迫擊炮排1個(81mm迫擊炮2門),火箭筒排1個(火箭筒2具);連有9挺輕機槍、衝鋒槍18枝、60mm迫擊炮6門。從與前面駐印軍(其實就是後來的新1、新6軍)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在團、營火炮方面有所不如,在軍級火炮方面,我曾看到新1軍有2個營24門105榴彈炮的說法,考慮到新38師曾轄有3個炮兵營,這也不算過分。而在輕機槍方面則是相當的。

3、青年軍:
    具體的裝備編製沒有查清楚,但一般的說法都是輕武器不亞於國內美械師的裝備,但在重武器方面則有所欠缺,比如用戰防槍替代戰防炮,用迫擊炮替代大炮。考慮到下面將要說到的半美械部隊的情況,所以也應該正常。

4、半美械部隊:
    具體的編製裝備數字一直沒查清,但起大致情況如下:步槍、輕機槍都是國產,用國產82mm迫擊炮代替了美械81mm迫擊炮,而重機槍、衝鋒槍、60mm 炮、戰防炮、山炮、火箭筒等,則都是美國造。軍轄的炮兵營則用日制75mm野炮代替了美製105mm榴彈炮。從這裡,大家也可以看出,為什麼青年軍的重火器有欠缺了,因為那19個師的半美械部隊在山炮、戰防炮方面還是得到保證的。所以么,只能委屈你青年軍
五、其它:
    在第四條里說了很多美械部隊的裝備編製數目,但必須強調的是,這個數字只能是做參考的。因為,我曾經說過,由於國民黨內部派系的複雜及管理的混亂,美械裝備的配備始終很亂。如果你有關係,又是嫡系,即使你不在美械名單上,但你一樣能得到相當的美械裝備,比如胡宗南的90軍,比如整編第3師(其前身即守衡陽而赫赫有名的第10軍,師長趙錫田是顧祝同的外甥)。又比如18軍,曾見到資料說18軍的營一級就有戰防炮,數量為4門,這個戰防炮應該不是57mm的,但是不是日制的47mm或37mm戰防炮,就難說了。而且,部隊的裝備是動態的,在戰爭中是在不段調整的(這裡不是指戰損)。比如18軍,有資料說它的 105榴彈炮是12門,但也有資料說它在內戰爆發時,105榴彈炮是8門(我手頭的《震撼世界的大決戰》一書中就是如此記載)。我判斷12門一說應該是在解放戰爭中後期的情況,部隊的裝備總是存在不斷調整的情況的,象18軍這樣的戰鬥力既強又有很強後台的部隊,一般是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的。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12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5-17 02: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Norman 於 2009-5-17 02:57 編輯
得民心者得天下。土八路的武器好,還是你國軍的武器好?!別找這種理由了。「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的說辭能騙過幾歲的小毛孩?!
閑聊 發表於 2009-5-16 22:45


這裡舉一個戰例,讓大家看看「土八路」的武器裝備。

47年3月德惠守衛戰。這是東北共軍第一次向國民黨主力軍進行的正規攻城作戰。德惠只是一個小縣,該戰是在雙方在四平決戰後,共軍失利以後休戰達半年之久以後,北滿共軍主力對國軍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並首次大規模動用炮兵。但結果攻城還是失敗了。

有人查閱了1947年的《大公報》檔案。《大公報》記者用諷刺的口吻寫道:「共軍用某國的現代化武器裝備企圖用『大炮加坦克』的火海戰術一舉消滅德惠守軍,但是遭到了挫敗。」顯然當時的人並不認為共軍裝備簡陋,是什麼「小米加步槍」。  

當時的官方的資料加以對比:
1。1947年《大公報》說共軍使用了100多門大炮。劉統的《東北解放戰爭紀實》中承認至少使用了80多門大炮。
2。1947年《大公報》說共軍使用了30多輛坦克。劉統的《東北解放戰爭紀實》沒有提到坦克總數,但提到攻打一個外圍小據點共軍就使用了3輛坦克。
3。雙方資料都承認雙方兵力懸殊。共軍的兵力約是守軍的10倍

這些大炮坦克從何而來?在這之前林彪被一路趕過松花江,差點就想逃入蘇聯境內。所以不可能是繳獲的。一支幾乎要逃入外國境內的部隊,經過短短的幾個月,大炮裝備到連,坦克都有了。怎麼解釋?不用多說了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13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9-5-17 03:21 | 只看該作者
討論抗戰還是討論內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4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9-5-17 06:33 | 只看該作者
這裡舉一個戰例,讓大家看看「土八路」的武器裝備。

47年3月德惠守衛戰。這是東北共軍第一次向國民黨主力軍進行的正規攻城作戰。德惠只是一個小縣,該戰是在雙方在四平決戰後,共軍失利以後休戰達半年之久以後 ...
Norman 發表於 2009-5-17 02:56

你不就是想說中共的武器比老蔣好,何必那麼繞彎子?當時的中共有空軍嗎?有海軍嗎?有美國的「剩餘物資」嗎?說蘇聯武裝中共,請拿出切實的證據,不要瞎猜才好。別人美國卻是有切實的援助中國法案,有租借法,有記錄,中共繳獲的美國貨有的甚至使用到70年代。

如同我上次指出你平型關的問題,不要企圖彎曲歷史事實,用新的偏見代替舊的偏見。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15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5-17 06:33 | 只看該作者
內戰時,共軍用的是日本38槍和美國的湯姆槍,沒聽說有用蘇制卡賓槍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6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9-5-17 06:37 | 只看該作者
對比斯大林源源不斷交給中共的武器裝備,國軍最終失敗其實很正常。
Norman 發表於 2009-5-13 11:36

呵呵,當時連老蔣和美國說中共勝利,老蔣失敗都沒有發現的原因,終於被你發現了。這個是重大歷史結論啊!恭喜了。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17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5-17 07:30 | 只看該作者
內戰時,共軍用的是日本38槍和美國的湯姆槍,沒聽說有用蘇制卡賓槍的。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5-17 06:33


蘇聯佔領東北以後,斯大林用繳獲的日本武器以及部分蘇聯、捷克武器,還有德國武器提供給中共,(例如莫文驊將軍 就曾經警告傅作義,他所屬的部隊每個師都配備了兩門世界上最大的大炮。這種炮是德國製造的。還有美國提供給蘇聯的美製武器,尚無確實證據。)

據蘇聯檔案數據,提供了步槍70萬枝、機關槍14000挺、炮4000門、坦克600輛、汽車2500輛、彈藥庫679座;在1947年以前又提供步槍30萬枝;直到1948年蘇聯依然在繼續提供蘇聯、捷克武器。此外,按照斯大林的布置,駐朝鮮蘇軍把在朝鮮的日軍武器全部向中共移交。

1949年2月毛對米高揚說,解放軍入關時,把蘇制武器都留下了,為的是宣傳我們的武器都是繳獲蔣軍的。




中共軍史館內的蘇聯武器,打四平的時候共軍就有了。



四野部隊進攻錦州前宣誓,使用的全是蘇制衝鋒槍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18
司馬遷 發表於 2009-5-17 21:54 | 只看該作者
別為失敗找借口怪美國了。美國在二戰中作出的巨大貢獻有目共睹,對國民政府的支援也有目共睹的。由於蔣介石政府舉世聞名的腐敗,對華援助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打了水漂,進了各級官員的腰包。軍隊中虛報軍餉、倒賣軍火事時有發生。
樓主真以為誰會傻到會相信美國對國民政府的軍事援助只有區區幾百萬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19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5-18 04:17 | 只看該作者
別為失敗找借口怪美國了。美國在二戰中作出的巨大貢獻有目共睹,對國民政府的支援也有目共睹的。由於蔣介石政府舉世聞名的腐敗,對華援助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打了水漂,進了各級官員的腰包。軍隊中虛報軍餉、倒賣軍火事....
樓主真以為誰會傻到會相信美國對國民政府的軍事援助只有區區幾百萬嗎?...
司馬遷 發表於 2009-5-17 21:54


這篇文章里說過「美國軍事援助只有區區幾百萬」嗎?你讀過文章再發言也來得及。

租借法案援助的都是實物,怎麼貪污啊?你以為那個時代的人都象現在這些貪官污吏啊?"倒賣軍火",倒賣給誰啊?老百姓要美式槍炮幹嗎?再說,買得起嗎?

當然你永遠相信「小米加步槍打敗800萬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我是一點也不會奇怪的。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20
司馬遷 發表於 2009-5-18 09:29 | 只看該作者
是真無知還是假無知啊。
早期是「租借」,後期就變成「經援」了。
至於武器賣給誰,你去問問共軍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2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