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忄美]學論「道」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09-5-6 2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忄美]學,是研究人類智慧、氣質、教養、內涵等等對外界事物的愉悅反應的一門學問,是人類博愛與慈悲的一種體現和形式。我們知道,美是和諧、浪漫、磅礴、溫柔、健壯、浩瀚、善良、豪放共同具有的一般內容和本質。美是一般的和諧,和諧是具體的美,美存在於和諧、浪漫、磅礴、浩瀚、溫柔、熱情之中。在濾掉所有的政治、政黨、階級、宗教、學派之後,我們發現:[忄美]則是在於發現人類心靈深處的和諧與博愛。



中國,中央之國。這「中」,《說文解字》解釋「中」字,是從「口」,丨,上下通。後來的《說文解欄位注》又 說:「中」是區別內外、偏正、上下的界限和標準,其基本意義是適度、適中、恰如其分、恰到是處。既然如此,那麼符合「中」這個界限和標準的事物存在方位或存在狀態就是「合宜」的,因而也就是合理的。故「中」字最早應是關於事物存在適中、合適、合理的觀念。佛家的中空、中道、道家的中和、儒家的中庸,都是這個「中 」。這個「中」,就是指心情非常寧靜的自然狀態,它是無形無象,均勻混沌的物態;它是人的生命力,是生天生地生萬物的基本物質,也就是「無極生太極」的混元氣。這個概念與[忄美]的核心觀點是一致的。

「中」非誰獨有,它是普世價值。中空、中道、中庸、中和,都是人們崇尚的品德。朱熹言:「中者,天下之正道」,即使做不到,也心嚮往之。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中庸就是道,道就是自然規律。老子《道德經》第一句經文:道,可道,非常道。世界永遠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從人類社會到宇宙萬物,這種相對不變的特性就是庸,所以說「道」是天下之定理。「道也者道也,道無形。」 道家認為,萬事萬物的起始,有一個總的客觀規律在支配著。在所有物種產生之前就有這個規律,這就是「道」,由「道」』產生了混沌一體的宇宙。「道」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即中庸之道,這是「道」與「儒」的共同點,也是[忄美]所追求的內涵。



中庸之道的普世價值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得以論證。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的群體文化和諧思想,主要體現於他的中庸之道思想之中;基督教的十字架,起源於中國的華表,也就是中央之國的「中」;《聖經》最重要的語句是「虛心的人有福了」,虛心在這不只是謙虛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把你的心虛掉,空起來,變成中空的竹子,讓上帝穿透你!讓上帝把你吹響!越是虛無,越顯得偉大和寬泛,方可接受上帝的博愛,更可傳播上帝的仁慈。



上游的木材要順利到達下游,必須沿著河流的河水向下漂流,既不能靠岸擱淺,也不能沉入水底,才能到達目的地;琴師調琴,如果弦太緊,聲音尖銳刺耳,如果弦太松,聲音沉悶憂鬱,只有不松不緊,音樂才會美妙動聽;面對現實生活,需要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又要拋棄一切悲觀的、消極的思想,而應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一切,才是人間正道。這時時事事處處所體現的,正是[忄美]的核心價值。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沙發
akihito 發表於 2009-5-9 10:22 | 只看該作者
越論越來勁了!
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3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09-5-9 10:51 | 只看該作者
2# akihit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4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09-5-13 2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8: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