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駐南使館被炸十年 中國可以說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5-9 20: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邱震海:2009年05月08日 17:47

http://phtv.ifeng.com/program/yb ... _6147_1146419.shtml (視頻)
鳳凰衛視5月8日《有報天天讀》

港媒:疫情仍撲朔迷離 總結經驗打持久戰

邱震海:好,香港媒體是這樣報導,說香港今天開始解封,那麼解封以後呢,很多人非常高興,狂購物,但是緊接著界限還是不能降低。那麼許多的被隔離的許多市民,無論是來自內地還是外國的,都感謝港府吃住照顧的非常好,但是《文匯報》認為這只是第一仗,艱苦的鬥爭還在後面。

那麼關鍵問題是全球圍堵是遏制流感蔓延的一個關鍵,這是中國一個防疫專家的話。關鍵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最近一段時間,由於中國採取隔離措施,中國和墨西哥之間似乎引起了一場小小的外交風波。那麼《國際先驅導報》對這場風波是這樣認為的,它說從手段上看,中國隔離墨西哥遊客的做法有其不得已之處,與墨西哥相比,中國的範圍更大,發展水平也很不平衡,所以這是一個關乎生命的一個措施,而不是歧視。

它說每一個國家都需要對本國的公民的健康負責,也需要維護本國公民的一個尊嚴的權利。所以我們應該明白,在這場危機面前,人類沒有國籍上的差異,只有與時間爭奪生命的權力,我認為說得非常好。於是它說,因此與其爭論不如合作,從危機的開端,到制度化的合作,各國一方面要改變各自為戰的一個國際觀念,同時也要以合作來替代爭議,共同迎戰除了金融危機之外的另外一個敵人,那是流感。所以在這場疫情面前,我們沒有相互隔離,心理上、社會上隔離的權力。

與此同時,在技術層面上《香港明報》,另外還有一篇社論講的非常好,它說疫情仍然撲朔迷離,總結經驗應該要打持久戰。它說被隔離的人士開始全身而退,但是這只是第一波,因為源頭在墨西哥和美國,目前疫情還是在繼續增加。至於這個病毒的毒性,較多專家認為,它其實雖然說遠遠不如SARS來的那麼猛烈,但是有日本專家已經認為,其實很多比較輕的那些流感的病人,由於他沒有去就醫,所以其實它的數字,我們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

所以,縱使第一波的疫情已經步入尾聲,但是根據1918年,當時西班牙流感傳播的規律,第二波疫情有可能會在第一波結束之後的六到九個月之後爆發,而這個時序正好是今年的冬天,而冬天往往又是季節性流感盛行的季節,如果到那時候兩種流感一起爆發的話,現在我們實在是無法預測。

港經濟日報:世衛稱年內最少20億人感染流感

邱震海:《東亞日報》,韓國說美國目前這個感染的病毒,一夜之間增加了59%,病毒開始重新的肆虐。關鍵問題未來會不會變種?也是我們大家非常關心的。

我們來看一下世界衛生組織,先說年內最少有20億個人,全世界總共才60億人口,1/3的人口都要會感染。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暗批,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防疫的隔離的措施。同時英國的《金融時報》也講到,WHO世界衛生組織也承受了一定的壓力,所以流感第一股,現在有人要炒作了,有人要炒作這個所謂的萊茵生物,也有人炒作豬流感到底是不是日本的細菌戰?我想所有的這些陰謀論也好,商業炒作也好,還是少一點為好。

關鍵問題讓我們來看一下「甲流」,給世界經濟能不能,或者會不會吹來冷風?所以我想冷風是一定的,關鍵是冷風冷到什麼程度,豬流感威脅全球,而且第一波剛剛過去了,下面我們千萬不要忽視了第二波,這是《人物周刊》封面故事告訴我們的內容。

邱震海:駐南使館被炸十年 中國可以說不

邱震海:今天5月8號,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5.8」轟炸十周年了。好,我們來看到,這個十年了,「5.8」轟炸十年,我們注意到這個今年中國大陸的媒體說,十年「5.8」轟炸,哀傷依然,其實那份哀痛依然在。關鍵問題,當年無論是誤炸也好,還是精心策劃也好,如果是誤炸,在外交場合,這是聞所未聞的,如果是故意的要精心策劃,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關鍵問題在當年的5月8號,1999年的5月8號那是什麼?那是中國剛剛開始崛起,也是中國和西方的關係開始進行微妙,而非常深刻的演變的時候。90年代中期,中國崛起之後,我們注意到,當時中國國內有一本書叫《中國可以說不》,雙方的心態開始進入一個非常微妙,而且激蕩的一個調試期。而「5.8」轟炸,無論是誤炸還是精心策劃,恰恰就在這麼一個時空背景之下發生的。所以呢,在當時,中國人民的義憤填膺是完全有道理,一直到今天,這種正常的愛國主義情緒還是應該非常的細心的呵護。

邱震海:駐南使館被炸十年 中美共同成長

邱震海:繼「五八」轟炸十年以來,中美或者中國和西方的關係發生了許多的變化,我們知道2001年4月份中美軍機在南海相撞,四個月之後,2001年9月份,美國自己也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襲擊,那就是著名的「9·11」。

同時在過去的幾年裡面,中美的磨合也不斷的進行,所以在這麼一種情況之下,中國國內的愛國主義情緒也經歷了一個從過去的狂熱,到目前比較理性的階段,有一點可以看出,如果說1995年《中國可以說不》,到現在《中國人不高興》這本書,到底還有幾個人在看,它的接受的氛圍遠遠不如1995年當時,所以十年以來,雖然中國和美國的矛盾依然,但是其實中美正在經歷一個共同的成長的歷程,所以今天點題,最後一個字,那就是「熟」,「熟」共同的成熟的道路,也許是未來中國和西方在繼續成長道路上要注意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397

主題

956

帖子

805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50
沙發
燕山紅場 發表於 2009-5-9 21:06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中國人民的義憤填膺是完全有道理,一直到今天,這種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情緒必須應該非常的大力的呵護。
  久懷慕藺,渴驥奔泉,厲世摩鈍,拳拳服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