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過來人稱:創業不該是就業遇挫后的無奈選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5-4 11: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5月04日 10:54   中國青年報

  4月下旬,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繁忙日子。東南大學社會學系大四學生李海峰坐在已經沒有幾個人的教室里,聆聽畢業前最後的課程。不管他走到哪,都有人找他取經求教,因為他是學校有名的創新創業明星。「為了創業,我曾經休學一年,當年的同學已經畢業,我又重新回到學校。」如今李海峰已是三家公司的負責人了。他說,「別人會覺得我很成功,其實創業這條路真的不好走,說實話,我才剛剛上路。」

  東南大學2007年捧回了象徵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最高榮譽的「挑戰杯」,這所以工科為特色的百年高校,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創業明星。「創業不該是就業遇挫后的無奈選擇。」面對就業危機,這些創業明星想告訴大學畢業生的是:「創業要比就業難得多。」

  創業需要激情和理想

  「我不得不承認,創業使人成熟」,80后的李海峰,舉手投足間透著鎮定和老練,「中學時我就想過創業,那時酷愛網游,組織了一個團隊,團隊合作意識根植在了我的腦中」,他一副在職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模樣,「因此,創業對於我來說,是去實現我的人生價值,賺錢倒在其次。」

  「那次我受邀到南京仙林大學城的一所高校作報告,會上很多同學說,因為就業太難了,他們想創業。」李海峰迴憶當時的情景說,很多人把創業當成就業遇挫后的出路,這值得商榷,因為創業比就業更難。

  「我大一開始在外兼職,後來自己有了創業的想法,並且真的創業成功了,當時完全是出於一種興趣,學以致用。」東大數學系團委書記潘勇濤有著同樣的感慨,「現在很多學生想迴避就業去創業,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無法找到工作,以他的能力能否創立自己的事業,要打個問號,畢竟創業比就業難太多太多。」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放棄了已成規模的公司而留校任教了?我想,當老師能夠幫助更多的學生,這是一個培訓公司做不到的。」潘勇濤創辦的是一家專門幫助大學生樹立目標、提高素質的培訓諮詢公司,當年剛創辦時國內還鮮有這類公司,「我們公司的很多學生會員,最後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因為在他們剛入校的時候,我們就幫他們樹立就業的目標,而不是到畢業時再臨陣磨槍。」

  東大軟體工程系大二學生李松明是該校另一顆創業明星。「初中快畢業時,我就有創業的想法了,這是源於準備畢業聯歡時遇到的一個問題:大家都希望把聯歡會辦得熱鬧,但要準備中考,又都不願花時間準備節目。針對這一問題,我開發了『聯歡會創意』的軟體,集各種娛樂節目的遊戲精品於一體,班級只需要使用這個軟體就可以把聯歡會搞得熱熱鬧鬧。後來每一個畢業班都購買了我的這個軟體。這次嘗試讓我嘗到了甜頭,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潛能,雖然當時還不知道什麼是創業,但是希望以後的工作就像這樣。」

  入校時李松明讀的是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專業,為了實現職業理想,創辦軟體公司,他主動申請轉系。「為此,我不得不『留級』,從06級變成07級。但看著自己的公司一步步創辦起來,我覺得這種犧牲是值得的。」對於畢業后的境況,李松明自信地笑笑,「我的創業不是找不到工作后的突發奇想。我很有信心在畢業的時候,給自己積累足夠的籌碼,讓自己的公司在南京有更好的發展。」

  創業比就業難得多

  說起創業的艱辛和曾經遇到過的困難,李松明的自信中多了一份思考:「從註冊公司的那一天起,大小困難就源源不斷地襲來,一年中幾次大改,每次都是顛覆性的,對我們來說那是一次次的磨礪。」交談中,李松明不時提起他的師哥李海峰:「他是一個不畏困難、永遠充滿激情的人。」

  其實,李海峰私下裡也有過不少不為人知的艱辛,「起步太困難了,當時我停學,從家裡籌措了一萬元,誰知道,還沒開始就遇到一場官司,花了6000多元。但也就是這場官司,讓我認識了競爭的殘酷和法制觀念的重要,這是在書本上學不到的」。

  2007年春節,休學后的李海峰留在南京沒回家過年,「當時我身無分文,只是空懷著一腔熱情,幸運的是我有我的團隊,我們互相支撐走了過來。有時我也會感到很落寞。記得去年一天,下著雨,該吃飯了還沒有吃,從快餐店買了點東西,但沒位子。當我拿著快餐,坐在外面石凳上時,突然覺得自己很可憐。」

  如今李海峰有3個公司,他靠著堅持,在逐步盈利和積累資本。「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有創業的想法,這是好事,但堅持下來沒有?很多人做不到。年輕人剛出來的時候一無所有,別人不把你當回事,這時你就要向年長的人學習了,順著他們來,在既有的社會體系下讓自己運轉起來。」李海峰若有所思地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艱難創業中堅持的,目前還有東大04級計算機製圖專業學生史廣宇,他創辦了一家網路公司。「今天特別巧,我們的網站上線了,初步目標實現了,下面就是談項目了。」史廣宇高興地將網頁打開,記者看到這是一個簡樸簡潔卻充滿朝氣的網站,與其他軟體類網站不同。史廣宇剛進校時就有創業的夢想,畢業后一直堅持做這個公司,「因為公司還沒有盈利,畢業后,我一直靠兼職做IT培訓生活」。說起畢業后的境況,史廣宇顯得很平靜,「其實我手上有一張CCIE證書(這是全球網際網路領域最高級別的認證證書),就業的話工作會很好找,而且收入不錯。但是我依然選擇創辦這個網路公司,我不會放棄。」

  東大有個大學生創業協會,潘勇濤曾負責這個協會的運作。他說:「很多同學都有創業的想法,但真正的創業者要具備很多方面的能力,如: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等等。」

  據了解,今年江蘇南京地區有20萬名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加了2.4萬人。2月,南京市政府出台了《關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有20條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優惠政策。優惠政策相繼出台給大學生創業創造了良機,負責指導學生創業的東大團委科技部部長邱峰介紹說:「臨近畢業,每天都有很多學生來諮詢創業的事情,但我覺得對那些不具備創業素質的學生來說,就業比創業更適合。因為一名創業者要有很多素質,領導協調能力就很重要。」

  如果把創業的資金、人才、技術、場地等比作「硬體」的話,那麼創業的「軟體」包括市場調研能力和領導管理能力等。此外,李海峰還總結了很多創業的關鍵詞:激情、堅持、韌性、學習、理念。雖然公司業務繁忙,但李海峰堅持每周去北京參加一個培訓班的學習:「我需要不斷學習,這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0

主題

10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沙發
hellbird 發表於 2009-5-5 04:52 | 只看該作者
Wrong也!90%的成功創業人士都是就業遇挫折后的無奈選擇,人都是被逼出來的。沒看到許許多多的大老闆都只是小學畢業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