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評論:南京之殤從來沒有被遺忘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4-30 2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4月25日09:56  華商網-華商報

  陸川在拍攝《南京!南京!》時接受採訪說:中華民族能歷經那麼多磨難而沒有倒下,這個民族就一定有一種有別於其他民族的力量存在。

  1937年12月10日,日本軍隊攻陷唐生智部隊看守下的中華門,從這裡一路往北開始了三個月的大屠殺。南京淪為人間地獄。

  今天的南京更像是一座閑適之都。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在《南京浩劫》中寫到,如果她不曾得知南京的暴行,面對這樣一個擁擠而繁榮的城市,她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所發生過的一切。

  南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城市?你可以用許多不同的名詞來形容它。但是說完了一想,又全無代表性。那麼,用一個小心翼翼的詞來描述它:中庸。是的,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無數特徵的綜合體,卻沒有哪一種特徵可以占絕對的上風。

  歷史上在南京定都的朝代往往「短命」,即使是明朝,也在燕王遷都之後才有了較為長久的國運。因此,雖然也欽定了「京」的名稱,南京卻不像北京那樣,有著皇城的優越感。它更多的只是一種見證,彷彿一個旁觀者,默默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歷史的沉痛從來沒有在這座城市中被淡忘,卻也從來沒有讓這座城市的人們變得消沉。南京人知道,戰爭讓這座城市承擔了太多的苦難,不忘歷史,只是為了提醒人們要珍愛和平。

  南京在每年的12月13日,城頭都會響起警鳴。清明重陽,從雨花台到江東門,每一個無名的紀念碑前都會擺上花圈。南京大屠殺,那墓碑上的300000的數字,已經凝結了我們太多的民族感情。

  拉貝從未想成為「救世主」

  德國人約翰·拉貝的《拉貝日記》由第三方視角記錄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故事。這本書在拉貝1950年去世之後才得以面世。在1937年,他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也用實際的行動救助了許多南京的百姓。拉貝在日記里寫到,200名難民像供奉神祗一樣尊敬我們。只要我們從他們身邊走過,他們就跪下來,讓我們難受得不知如何是好。

  1937年,開戰前夕,國民黨高級將領普遍認為南京不好守,淞滬會戰後期的國軍精銳幾近崩潰,無力再戰,但事關國都,不抵抗一下實在說不過去。其結果是政府首鼠兩端,明知道南京守不住,但還要裝飾一下門面,象徵性地抵抗。在開戰之前,蔣介石夫婦已乘飛機離開南京,當時的南京守將唐生智聲稱要與首都共存亡,下令封鎖南京通往江北的道路,銷毀渡船,使得大量平民不能撤離。他在未組織任何撤退的情況下卻又下達棄城命令。唐生智背棄了「共存亡」的誓言坐著小船、扔下了城中的十萬部隊。讓這裡變成了一座生與死的城市。

  此時,日本在決定進攻南京之前就已經進行了空襲,當時還在度假的德國西門子經理約翰·拉貝得知這個消息后,迅速地趕回了南京,因為他放心不下自己在南京的財產和業務。

  他起初以為日軍只是作戰部隊,卻沒想到完全是一群赤裸裸的劊子手,先是用轟炸機轟炸,後來又開始了赤裸裸的屠殺。

  拉貝曾在街角親眼看見一名日本士兵試圖強姦一名懷有身孕的中國女子,當女子反抗時,日本士兵手執匕首或是刺刀向她襲擊。也看到一個中國平民被一個日本軍官和一個日本士兵趕到安全區內山西路旁邊一個池塘里處死的情景。這個男子踉踉蹌蹌地站在薄冰層破碎的齊臀深的池水中,奉軍官的命令,一名日本士兵趴在一個沙袋後面開始射擊。第一槍擊中男子的肩膀,第二槍沒有打中,第三槍才把他打死……他在這本日記中記載了將近600多個這樣的事件。

  拉貝憂心忡忡,覺得自己的力量可以幫助一點,但是拉貝的夫人多拉說:這事總有人管,但不是你。

  但拉貝還是拉著一面巨大的納粹旗幟將一些南京難民庇護在身體之下。在拉貝的避難所里,有幾次日軍的轟炸機俯衝下來的時候,看見了卐形標誌又飛走了,而避難於安全區的百姓在每日的惶恐之下顯得惴惴不安,拉貝也不是天生的英雄,英雄是小說里的人物,卻不是生活中的本色。

  拉貝也曾在日軍到來時發表了激情的演講:「我作為一個商人,加入了南京人民,因為我30年來一直是在這個國家。在我如此長時間地享受到這個國家及其居民的熱情好客之後,我也是從開始起就認為,在他們遇到不幸時不拋棄他們是合適的。這些人是中國人中的最貧窮者,要離開這個城市又沒有錢,也不知道該到哪裡去。我們向日本人的崇高感情呼籲,向武士道精神呼籲。」

  隨著屠殺的升級,這樣的吶喊已經沒有意義,在這場屠殺中,已經沒有道德的底線,也沒有人性的光輝,一切摻雜在血腥與暴行之後的,是人性的迷失。

  1938年當拉貝離開南京回到德國的時候,只是回望了一下這個滿目瘡痍的城市,嘆息道:不知道以後的南京會變成什麼樣子。

  本是納粹黨員的約翰·拉貝,卻盡心儘力救助處在德國盟國日本刺刀下的中國百姓。1938年回國后,又到處發表演講,揭露日軍暴行,因此遭到蓋世太保迫害,戰後卻又因其納粹身份兩次入獄。本曾是富裕商人,卻因在南京時的義舉,落入生活最底層,貧病交加。

  真實的歷史雕刻在了時光中

  日本有部電影叫《鐵男》,講述的就是在城市中的白領一族,在日夜忙碌與機械化的生活中,身體逐漸長起了金屬,直到最後,不折不扣地成了一台機器。電影中所包含的隱喻正契合了這個民族的一部分性格,強烈的隱忍並沒有將靈魂中的另一面剔除掉,而是像彈簧一樣緊緊地壓住,緊緊地綳著,直到某天,假如有一個機會,會讓這種壓抑的慾望迸發得更強烈。

  再就是為什麼日本明治維新后,天皇對外侵略政策得到了國內民眾大多數的支持,而且參軍的日本年輕人被譽為「皇軍」,是天皇的嫡系,類似接近於神的人,所以在日本當時被賦予了強烈的使命感,而且根據國家神道的教義,天皇裕仁被日本右翼保守勢力譽為「和平使者」,在軍國主義膨脹的日本開始了對華侵略,在極右翼分子的煽動下,這場戰爭給中國造成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傷疤。這傷疤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次次地揭露,被提起,成了中國大地上的一個傷口。

  在陸川拍攝《南京!南京!》時接受採訪說:中華民族能歷經那麼多磨難而沒有倒下,這個民族就一定有一種有別於其他民族的力量存在。

  這種精神沒有倒,在南京依然每年都有人紀念那些逝去的人,還有影視和書籍,將那些真實的歷史雕刻在了時光中。(作者系書評人)

  軍國主義的思維模式

  《南京!南京!》的公映,再次引發了我們對當年那場發生在南京大屠殺的討論。有人對這部電影拍案叫好,它告訴我們戰爭對人心理的摧殘不但在於被害方,並且還在於施害方。同時也存在一些質疑的聲音。冷靜看待那段歷史,才能找出大屠殺這種反人類非常態罪行發生的根本原因。

  從失業青壯年到被洗腦的日本軍人

  《南京大屠殺始末採訪錄》的作者、日本作家本多勝一通過對受害者或受害者親戚,日本退役軍人的訪問,以及當時的軍人日記和隨軍記者日記,從日軍進攻上海開始記錄他能夠獲得的各個案例,並儘可能地恢復各個案例發生的經過原貌。

  當時從上海登陸的日本關東軍各師團內,在進入南京之前,已有數量極多的各種犯罪行為。而且令作者和讀者們震驚的是,有極多的案例,甚至不能用正常的人類思維能夠想象到。

  還有很多軍人日記表現出了對自己戰友濫殺強姦行為的反感和無奈,甚至最後有的自己也參與到其中去了。

  當時的日本,長期戰爭帶來的經濟影響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特別是極高的失業率,大批青壯年失業。因為常規服役軍隊已經全部用上,戰爭的需要,也是社會穩定的需要,國家開始大力鼓勵參軍。在傳統東方式「忠君報國」思維的帶動下,以及政府洗腦欺騙的加強引導下,這些社會失業人群紛紛加入了軍隊,並在經過極短時間的訓練之後,被送上了戰場。也就是登陸上海的日本關東軍各師團,這些師團的軍人有些甚至沒有系統接受過職業軍人所需的所有訓練,可以說他們中很多人並不具備職業軍人所該有的素質,雖然他們中也並不缺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影片中的角川正雄正是處於這樣一個團體中的人物。

  日本軍人為何會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

  人類歷史從父系社會以來就從來沒有遠離過戰爭與屠殺,而南京大屠殺是現代戰爭中非常罪惡的一幕。

  南京大屠殺這場人類現代史上的災難發生的原因,甚至用「極端右翼行徑」來概括都不足夠。

  東方傳統式的戰爭思維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極端的表現,部分原因是因為二戰時的日本仍然是君主集權制國家,國教是神化君主以及大和民族的「神道教」,認為日本君主是「天照大神」——太陽的象徵,同時也是「神道教」中的最高神靈的直裔後代,而大和民族都是太陽的子民,並仍舊宣揚著典型的封建時期的「武士道」「忠君報國」之類的思想,在精神上對國民們進行著洗腦和控制。

  許多中下層軍官為了光宗耀祖,拿著家傳的日本刀進行著古代式的嗜血屠殺,為了鼓舞國內民心,當時的日本媒體在極端的政治管制下,順應著當時日本人傳統的「尚武」精神在國內進行著誇大報道,比如:百人斬比賽中的殺害者都是在戰鬥中的敵方軍人,並且在數字上進行了誇大。而在現代戰爭中,冷兵器在正面戰場上基本起不了什麼作用。事實是,當時的中下層軍官們流行風氣是用祖傳寶刀斬首已失去武器和作戰能力的戰俘和手無寸鐵的平民,有的甚至殺害兒童來湊數量!

  在古代,人類確實存在有殺人祭祖、殺人祭刀的陋習,認為祖先或者刀劍是有靈魂的,而這些靈魂會因為嗜血而獲得滿足,並帶給殺人者榮耀,使其獲得一種自我滿足感和自我優越感。

  而當時日軍侵佔中國——對於他們來說是敵方的領土,他們以為自己征服了這裡,以極強的優越感認為自己成為了這裡的主人,認為可以主宰這裡的一切,包括這裡的所有生命。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場戰爭從骨子裡透露出來古代戰爭的思維模式。影片中的角川正雄最後正是因為在心理上與其他戰友們產生了抵觸,最終感覺到活著比死亡更艱難,所以最終選擇了自殺。

  災難締造者留下的思維和文化尚未逝去

  到如今,日本政府雖然公開承認了南京大屠殺這個事實,但卻從未有過政府行為的公開懺悔。

  日本民間普遍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態度,使得大部分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一無所知,而聽說過這件事的日本人大多也對此事持有懷疑態度,並不相信一向以禮貌謹慎著稱的日本人會做出那些反人類常態的行為。這跟日本政府不願公開和淡化此次屠殺事件的態度有著極大的關聯。

  一些二戰的主要戰犯仍被供奉在象徵日本的靖國神社裡,天皇仍然是這個國家的象徵!這些災難背後的締造者們,那些締造者們遺留下來的思維和文化,並沒有隨著戰爭的結束而逝去。

  許多當年的殺人狂,強姦犯,虐待狂正在結束著他們的晚年,他們中有些人在懺悔,更多的人並沒有內疚和後悔的意思,並將他們的「忠君報國」,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主人與奴隸的思維灌輸給了下一代。當今日本右翼分子或傳統東方式右翼思維的人並不少,他們中很多是黑社會成員,在日本政壇上也有很多右翼保守派政客,他們的背景很多跟黑社會組織有關聯,阻擾著日本人民認清歷史真相的就是這群右翼政客!

  日本保守派右翼盲目排斥著一切對他們不利的歷史事實。

  南京大屠殺是每一個中國人心頭放不下的沉重記憶。張純如在《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中,「對二戰中最令人髮指的一幕做了果敢的回顧」。

  陸川的《南京!南京!》打破了以往抗日片中中國人群情激昂和對日軍士兵主觀片面的描繪。通過對日軍侵佔南京期間中日雙方人物的人性化描繪,使人們更逼真地感受到了這次事件中的每一位中國人不能承受之痛。

  陸川對南京大屠殺的理智分析和對戰爭人性化的思考,這種態度是非常可貴。全世界應該都來努力,用理智替代盲目和狂熱的愚昧,用人性的光輝去尋找探究那些黑暗深處的根源,從而確保不再重蹈這樣的人類歷史悲劇,讓和平永駐人間。

  (作者系書評人)

  編輯手札

  人性的天平

  近日,陸川執導的電影《南京!南京!》在全國上映,取材於德國人約翰·拉貝作品的同名電影《拉貝日記》也即將於本月29日公映。在這個人間四月天,我們的心緒被被兩部電影帶回到1937年的南京之殤。

  以何種態度和歷史觀去面對我們民族集體回憶中這72年來最深切的巨大傷口,也許是我們在直面那段史實時最矛盾的心態。仇恨還是釋懷,是我們內心最微妙的掙扎。

  歷史的真實往往令人驚詫。在相當長時間裡,1937年的南京這座生死之城中所發生的屠戮,在「二戰」史上是被忽略與遮蔽的。1996年12月,在美國紐約的南京大屠殺紀念大會上,德國人約翰·拉貝的孫女賴因哈特女士將2000多頁的《拉貝日記》副本首次向外界公開,引發轟動,成為南京大屠殺最重要、最詳實的史料之一。

  1968年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 《南京浩劫——— 被遺忘的大屠殺》,讓歐美世界真實地認識了發生在中國的那段歷史,在此之前,關於「南京大屠殺」,在美國的歷史書上是一片空白。

  在這個意義上,陸川四年磨一劍,《南京!南京!》的拍攝為我們解讀那段特殊的歷史添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部電影不僅拍給中國人看,更應該是拍給世界來看的。

  張純如說,忘記大屠殺就等於第二次大屠殺。這場浩劫對人性造成了強烈的衝擊。人性的天平上,一頭高高翹起,承載著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愛與悲歡,一頭重重壓下,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罄竹難書。在淪為人間地獄的南京的死寂與陰霾中,閃現的大愛火光令人心生出些許溫暖。

  一位特殊的德國人拉貝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生、商人等共同建立了388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並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住宅成為南京安全區25個難民收容所之一,保護了600多位難民免遭侵華日軍殺害。說拉貝特殊,是因為他有著雙重身份:德國西門子電器公司的中國代表,希特勒的納粹黨徒。

  納粹這一不光彩的印記沒有妨礙拉貝成為英雄。1938年4月,拉貝回到德國后立即四處公開演講、播放紀錄片揭露日軍暴行。他甚至還曾寫信給希特勒,提交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告,希望德國政府出面對日本施加壓力。但這個報告當時沒有公開。歷史的巧合之處在於,他的《拉貝日記》卻因了張純如的尋訪而公之於世。

  戰爭與和平,是人類社會一個難以跳出的怪圈。戰爭帶給人們的是飢餓、貧困、死亡、仇恨,而和平卻給人們帶來生機和希望。至今,在日本政壇的某些角落,我們依然能夠聽到高亢而狂熱的民族主義大合唱。日本的「二戰」主要戰犯被「供奉」在靖國神社,接受日本首相官員的「參拜」。日本政府的民族主義勢力有兩種特性,強調日本民族的純粹性和優越性;沉湎於日本帝國主義時代的「赫赫戰功」,為戰爭的罪惡翻案,為鐵定的歷史事實尋找高尚的理由。而日本民間對待民族主義反而更加理性客觀。
張靜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0

主題

2357

帖子

47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78
沙發
愛國有理 發表於 2009-4-30 23:26 | 只看該作者
1# 小辣辣
也永不會被遺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3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5-2 04:3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永遠不會遺忘的歷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23: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