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女記者:孟買的市長看到上海后傻眼了!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4-25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部「貧民百萬富翁」,把印度的貧富差距展現在大家的面前。第一次去孟買是十年前,在當地的好幾個外交官告訴我這樣一件事情:孟買的市長一直認為,孟買是亞洲國際大都會,是上海無所比擬的,但是當他第一次去上海,坐在飛機上看到上海的時候,他啞口無言了。

聽完之後,當時覺得這個孟買市長也實在是過於自大,沒有見識,孟買和上海來比較的話,差的實在太遠。有這樣的反應,來自於孟買的貧民區,無法讓人信任的食水,還有渾濁的空氣,雜亂擁擠的交通。但是,隨著去印度的次數多了,加上一些對於印度的了解,開始覺得自己當時的反應過於的武斷:城市之間的比較,其實不單單是看得見的高樓大廈和城市發展的規模,應該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聽過這樣一場講座,哈佛的一名印度裔教授和麻省理工的一名華裔教授,向美國的學生介紹兩個國家的發展。那位印度教授展示給大家的,就是孟買和上海的圖片,作為兩個備受矚目,而且已經無法避免被放在對比地位的國家的經濟中心,這兩個城市的發展模式和速度,反映了兩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和速度。

這兩個城市曾經有相似的地方的,上海的棚戶區和孟買的貧民窟一樣,是外來移民和難民的聚集地,根據統計,1949年年底,上海聚居在200戶以上的棚戶區總計有300多處,估計居民總共有20萬戶以上、人口100多萬,佔到上海當時全部400萬人口的近1/3。 解放前的國民黨政府曾經嘗試取締棚戶區,認為有礙觀瞻,結果遭到了棚戶區民眾的強烈抵制沒有成功,之後從二十年代開始,推出了貧民住宅安置工程,但是根本跟不上外來人口流入對住房的需求。棚戶區的改造,是在四九年之後才成功進行,關鍵是戶籍制度限制人口的流動,以及城市土地收歸國有,這樣政府才能夠對現存的棚戶區進行改造,而且這也是顯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關鍵,而從棚戶區搬入工人新村的人們,心裡面充滿了狂喜以及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熱愛。

但是孟買當局要處理貧民窟,在沒有戶籍限制,法律規定公民可以自由遷移,而且在一個地方居住超過一定期限,一般是二十年,就可以擁有土地的情況下,要進行,可以說困難重重。商業機構如果要收購土地,常常需要面對冗長的司法程序。剛剛獲得奧斯卡大獎的「貧民百萬富翁」在塔拉維拍攝的時候,突然拍攝場地出現了一道十二米的高牆,導演說,知道如果要打官司,至少六七年的時間,所以乾脆把這堵牆當成了影片裡面的背景。就算是政府為了政府用地征地,也頻頻遭到激烈的反抗,導致流血事件。

那位教授讓大家思考的問題是:到底是需要上海的速度和效率,還是要孟買的民主和自由?他也講了一個笑話,作為外資到上海投資,認識市長一定ok,到孟買投資,認識市長也是白搭。台下的爭論很多,有的認為,為了取得經濟的發展,犧牲一些群體的個人自由和權益是必需的,而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對這些人進行補償,孟買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上海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反對地認為,如果不能夠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權益和自由,這樣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

孟買的貧民窟,依靠手工,垃圾回收等產業,產生六億多美元的效益。而貧民窟也為附近的金融服務中心提供了最底層的服務人力,茶水,清潔等等。其實就是中國城市裡面的那些外來務工者,但是提供的,是城市運作不可缺少,但是城裡人有不願意做的工作,只是他們要面對的問題是,他們無法透過自己的勞動付出,最終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分子。他們最終還是要回去的,這點,讓人想起了當年南非政府有秩序城市發展的政策,當城市需要黑人勞工的時候,他們進入城市,不需要的時候,他們必須回到自己的部落。從這點來說,印度貧民窟裡面的人們要幸運的多。

不過,對於孟買的官員來說,上海現在成為他們看齊的目標了,政府從2004年開始,提出了一項三十億的新發展計劃,讓在二千年前來到貧民窟的居民搬到政府統一建造的公寓裡面,不過遭到了抵抗,在去年還爆發的大規模的示威,加上媒體的批評,還有這場金融危機,計劃暫時擱置下來。

透過電影「貧民百萬富翁」,不管媒體如何強調,貧民窟裡面的人們是如何的滿足和快樂,這樣的生活水準絕對不是這些貧民窟裡面的民眾所期待的,他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能夠有所改善。但是如何在發展和保障民眾權益之間取得一種平衡?如何在效率和自由之間取得一種平衡?有沒有一種不同於上海和孟買的發展模式?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3303

帖子

66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7
沙發
dj-diesto 發表於 2009-4-26 05: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3
韓冰 發表於 2009-4-26 09:46 | 只看該作者
看到別人的進步才能知道自己的差距,中國原來有「夜郎自大」的成語,估計孟買的這位市長也是這樣!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4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4-26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01

帖子

14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3
5
我容易嗎我 發表於 2009-4-26 11:32 | 只看該作者
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還談個屁自由民主??
他們能理解嘛??還是應該把經濟建設放在第一位解決,然後是教育問題,當國民素質達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6
韓冰 發表於 2009-4-26 20:37 | 只看該作者
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還談個屁自由民主??
他們能理解嘛??還是應該把經濟建設放在第一位解決,然後是教育問題,當國民素質達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我容易嗎我 發表於 2009-4-26 11:32
經濟自然重要,教育更是重要,經濟的發展並不代表教育的成功,也不代表國民素質的提高!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7

主題

956

帖子

805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50
7
燕山紅場 發表於 2009-4-26 22:21 | 只看該作者
"在效率和自由之間取得一種平衡"  --不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850

帖子

17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11
8
yoda 發表於 2009-4-27 00:39 | 只看該作者
差距是動力, 各有長處和短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9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09-4-27 16:42 | 只看該作者
"經濟自然重要,教育更是重要,經濟的發展並不代表教育的成功,也不代表國民素質的提高!」支持版主點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10
韓冰 發表於 2009-4-27 20:58 | 只看該作者
"在效率和自由之間取得一種平衡"  --不易!!
燕山紅場 發表於 2009-4-26 22:21
嗯,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11
韓冰 發表於 2009-4-27 21:01 | 只看該作者
差距是動力, 各有長處和短處。
yoda 發表於 2009-4-27 00:3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想發展自己,就不能僅僅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長處!只有看到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才能夠發展自己!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12
韓冰 發表於 2009-4-27 21:02 | 只看該作者
"經濟自然重要,教育更是重要,經濟的發展並不代表教育的成功,也不代表國民素質的提高!」支持版主點評!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09-4-27 16:42
謝謝你的支持!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20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13
ly0530 發表於 2009-4-28 08:00 | 只看該作者
經濟自然重要,教育更是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14
韓冰 發表於 2009-4-28 10:04 | 只看該作者
經濟自然重要,教育更是重要
ly0530 發表於 2009-4-28 08:00
就是這樣啊,經濟上去了,教育上不去,人心都要散了!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357

帖子

47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78
15
愛國有理 發表於 2009-4-29 00:33 | 只看該作者
3# 韓冰
因為中國人的驕傲,中國人從來都要走自己的路,可以學習,但必須是拿來為我所用,然後融入成為中國自己的東西.印度是被英國殖民多年,在英國人的刺刀下,走了一條不適合自己的道路,也許印度人天性隨遇而安,再窮再苦他們都能忍受.所以印度只會與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16
韓冰 發表於 2009-4-30 09:57 | 只看該作者
3# 韓冰
因為中國人的驕傲,中國人從來都要走自己的路,可以學習,但必須是拿來為我所用,然後融入成為中國自己的東西.印度是被英國殖民多年,在英國人的刺刀下,走了一條不適合自己的道路,也許印度人天性隨遇而安,再窮 ...
愛國有理 發表於 2009-4-29 00:33
有道理,中國有句成語「井底之蛙」,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從來都是在自己的小範圍內活動,就永遠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3: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