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調戲婦女」:小二黑被打死之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9-04-22           天天新報(上海) 

判決書稱,與會者開始合夥踢打岳冬至,首要打人者石虎山下手很重,法醫驗證死者的睾丸被人踢得青紫。岳冬至死後,四人將他拖至牛圈,偽造了上吊身亡現場。 2003年,石羊鎖終於吐露了他封閉六十多年的秘密,被抓的四人是冤枉串供的,原因是受不了幾個月被關在井下。

1954告別小二黑的墓碑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實施。1954年,按照山西全省統一部署,在小說《小二黑結婚》中小二黑原型岳冬至的家鄉山西左權全縣鋪開結婚登記。政府主導的登記結婚代替媒妁之言,對包辦、買賣婚姻的打擊是致命的。

「小二黑」的悲劇

對於橫嶺村的「文化人」曹旺生來說,村裡的牛圈是一處不能釋懷的地點。

上世紀70年代出生在山西左權縣這個偏僻山村的他,自從在課堂上學到了《小二黑結婚》,與平日在村裡聽到的「小二黑」故事聯繫起來,就覺得自己一定得做點什麼。

課本上「小二黑」和「小芹」的戀愛故事,與村裡老人對其原型岳冬至和智英賢經歷的講述,前半段相同,結局卻相反。

老人們講述的結局是:「小二黑」岳冬至被發現死在這座牛圈裡,脖子上套著繩索,膝蓋跪著牛糞。

村裡王天保家的一張山西省左權縣政府刑庭判決書,確證了這一點:岳冬至被石羊鎖、王天保、石獻瑛、石虎山四名村幹部合夥打死,將屍體轉移到牛圈偽造上吊現場。判決書的年份是1943年6月。

現年74歲的侯廠明回憶,那年4月,岳冬至死後幾天,作家趙樹理來到了村裡。這個在當時8歲的侯廠明眼裡「像是農民又掛著幾支鋼筆」的人,在石羊鎖的屋裡住了二十多天,經常到牛圈轉悠,到處訪問大人小孩,擰下筆帽記著什麼。

1950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實施,到了1954年,左權縣各鄉鎮開始全面實行結婚登記。

在配合婚姻法普及的文藝宣傳中,根據《小二黑結婚》改編的話劇在左權縣城上演,已經出獄多年當了村長的王天保去縣上開會看到了演出,驚訝地發現,那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在2003年走訪石羊鎖和石獻瑛之前,曹旺生了解的「小二黑」案件的大體經過是:

「小二黑」岳冬至是村裡的民兵隊長,當年20歲出頭,高高大大。他和婦女主任智英賢戀愛上了。智英賢是跟著經商的父親從河北武安縣到這裡來的,這個離大路十幾里、僻處嶺上的村子,大多數都是再早些時候逃難來的外來戶。

智英賢是村裡出挑的女子。兩人在玉茭地里約會的形跡引起了注意。被人抓住把柄的一件事是,岳冬至訂了童養媳,智英賢則被父親許給了一個肯出200元大洋聘禮的老家商人。當時的觀念之下,二人的行為被視作不合倫常。

4月20日,在橫嶺上村布置反掃蕩和春耕的會議上,村支書石羊鎖和村長石獻瑛話鋒一轉開始批評岳冬至,說他不安心工作,「調戲婦女」。岳冬至不服,當場頂起嘴來。

一個微妙的情節是,石羊鎖和石獻瑛都是20出頭的年輕人,對大膽活潑的智英賢不無好感,而另外一位參會者、青年部長石虎山,則與智英賢也有感情糾葛。

判決書稱,與會者開始合夥踢打岳冬至,首要打人者是石虎山。下手很重,法醫驗證,死者的睾丸被人踢得青紫。岳冬至死亡后,四人將他拖至牛圈,偽造了上吊身亡現場。

岳冬至的弟弟報案后,公安局派員調查,引發了在駐左權縣的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的作家趙樹理的興趣。與案件判決同步,一篇叫《小二黑結婚》的小說誕生了,岳冬至變成了小二黑,智英賢成為小芹。

只是,現實中阻礙兩人戀愛的人,被換成了和二諸葛、三仙姑勾結的金旺與興旺,悲劇結局則變成了在區公所支持下的大團圓。

四名村幹部被帶走,關在武鄉縣煤礦的一座礦井裡,一年後因敵情緊張釋放。至於「小芹」,現實中的下落是回到河北武安,隨後遠嫁東北。

出獄不久,在礦井中染病的石虎山身亡,活下來的三人變得沉默寡言。解放后《小二黑結婚》登上課本,話劇在當地上演,讓心有餘悸的他們把頭埋得更低。

「這事爹一直不吭聲,也沒對我說他是冤枉的。」石獻瑛於2005年最後一個去世,他的兒子、61歲的石慶元說。

誰殺死了「小二黑」

關於「小二黑」之死,村裡延續著一種不同於判決書的傳言,卻無人證實。

2003年,外界已經有人來關注這個小二黑故事原型地的偏僻村莊。石羊鎖終於對曹旺生吐露了他封閉六十多年的秘密,被抓的四人是冤枉串供的,原因是受不了幾個月被關在井下。至於說是石虎山動的手,是由於他只有17歲,不會判死罪。

石羊鎖對曹旺生說,那天會議的結果不歡而散,但並未動手,第二天一早他才知道岳冬至死了。

石獻瑛最終也對兒子石慶元透露,那天會後岳冬至離去,怎麼死的他不清楚。

在曹旺生整理的採訪材料中,吐露真情后的石羊鎖「心很明亮,沒有了往日的怕意」。這距他的去世只有15天。

殺死「小二黑」的真兇是誰?

村裡人疑心是「小芹」智英賢的兩個哥哥。

「岳冬至一死,小芹的二哥就走了。」侯廠明說,這是村裡人懷疑的主要證據。小芹的二哥智魁員當了兵,解放后才回來。和曾經坐牢的三人一樣,他們兄弟也從來不提起舊事,直到二十多年前相繼死去。他們的後人則在外流浪,不知下落。

連那張記載了官方結論的判決書,也被人從王天保女婿手中拿走,輾轉流落到太原,王家只剩下了一個複印件。

曹旺生對記者說,得知真情后再次站到牛圈前,他仍舊感到困惑。面對那個現實中的悲劇,當年趙樹理像他一樣站在這裡的時候,想到了什麼?

「童養媳」起伏

「土改以前,(村裡)都是買賣婚姻。」侯廠明說,「富人買媳婦,送彩禮。窮人接不起媳婦,只好交換從小先養著。」

侯的妹妹就是童養媳,三四歲就到了河北一戶人家。那邊養活不了,又送回來,自己養活。因為是交換,長到16歲還是給了人家,當時已是解放之初。

貧窮對婚姻的統治力,現在的橫嶺村仍見遺留。記者接觸的數位村中老人里,80歲的康雙全終身無錢娶妻,兄弟也是光棍;岳冬至的侄兒岳栓福,今年63歲,因為「窮,沒本事」,一直沒成家;現年75歲的高友生,則是28歲才娶的媳婦。

在「小二黑」故事發生的年代,根據地雖然搞了減租減息,但真正的土改還要等到四五年後。而據村民的回憶和學者的研究,與此緊密相關的婚姻自由問題,也經歷了幾起幾落。

「1942、1943年,開始說童養媳這事。」高友生說,「開始離婚的可多了,(婆娘)一個人想離就能離,誰也攔不住。」只要是童養媳或者包辦、買賣婚姻,女方提出就可解除,這在當地引起了恐慌。後來政策收緊了,變成要兩人同意才能離。

這與研究解放區婚姻史的學者結論相符。學者朱曉東分析,在革命的社會動員中,最初提倡的婚姻自由受到了農民階層的反對,他們發現自己的家庭在解體。為此蘇區和根據地的政策,都規定了更加保守的離婚條件。橫嶺村裡的先進分子岳冬至和智英賢的戀愛,因此成了這種妥協的犧牲品。

妥協是暫時的。1947年土改之後,進行了更大程度的社會動員,婚姻自由就被真正提上日程。

「1948、1949年,取消買賣婚姻,童養媳就少了。」侯廠明說。政府大力取締之下,包辦和買賣婚姻轉為暗流,一直到50年代《婚姻法》實施,「結婚登記,父母不得干涉包辦,買賣婚姻就沒了。」

幼年侯廠明印象中那個貌不驚人的農民書生,實際卻見識非凡。他把現實中嶽冬至牛圈拋屍的結局改成了自由結婚,客觀上順應了時代的需求,其影響力已脫離使曹旺生困惑的牛圈萬里之遙。

登記結婚代替媒妁之言

1954年下半年,按照山西全省統一部署,左權全縣鋪開結婚登記。左權縣人民政府1955年1月2日的通知開篇說:「我縣建立了婚姻登記站,半年來取得了不少成績。」

政府主導的登記結婚代替媒妁之言,對包辦、買賣婚姻的打擊是致命的。侯廠明和高友生都是新制度的受益者——前者在1957年結婚,總共花90元錢;後者在1962年結婚,「自由戀愛,一分錢沒花,就買了一點衣裳。」

與登記結婚并行的,是對殘存的買賣和包辦婚姻的打擊。左權縣所在的榆次專區,1955年~1957年婦聯工作規劃提出:「在山莊、小村徹底肅清買賣及變相買賣婚姻和童養媳。」各鄉的婦女工作報告都提到,要檢查本地婚姻法貫徹情況,「教育各基層被壓迫婦女向封建家庭鬥爭」。

從歷史資料來看,1954年實施婚姻登記之時,左權當地的買賣婚姻和童養媳現象仍然嚴重。榆次婦聯1955年的報告總結說,「全區1954年申請結婚35574對,未批准登記2562對,其中因包辦強迫本人不同意313對,不夠婚齡842對,其他變相買賣等1497對。」甚至一些主持登記的鄉文書也參與買賣婚姻,「把十歲左右的姑娘介紹到鄰鄉當了童養媳。」

而新舊衝突依然劇烈。榆次婦聯1955年在《兩年來貫徹婚姻法情況的總結》中指出,「自殺、被殺情況時有發生」,「大部分婦女因離婚後另找對象或帶孩子、分財產被前夫殺害,男方畏罪自殺」,這和「小二黑」的遭遇似出一轍。

政府動用司法對於頂風包辦婚姻者進行鎮壓,如太谷縣審判干涉包辦婚姻的楊汝銘,「在犯罪地點召開群眾大會,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由婦聯及法院院長做了婚姻法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檔案資料里,政府明顯地把婚姻自由與合作化、社會動員聯繫在一起。與左權相鄰的長治專區在《貫徹婚姻法模範代表回憶情況綜合報告》中指出:「廣大婦女參加了以互助合作為中心的生產運動與社會活動,在婚姻與家庭關係上起了深刻變化」,「路安縣張淑蘭結婚後,與男人訂計劃,首先發動家裡入合作社,第二天便開家庭會議,講農業社10大優越性。」在《小二黑結婚》里,小二黑和小芹的結婚,改變了村裡落後的工作局面。

50年後的今天,左權結婚收彩禮出現回潮之憂,金額動輒過萬。「長期遺留的民風,越是困難戶,越講究收彩禮,互相攀比,誰站出來打破這個都比較難。」左權縣民政局長趙世清說,他們對《婚姻法》的宣傳,是發一些宣傳材料和辦一些牆報。

夕陽下的墓碑

缺水,使1942年建制的橫嶺村步履艱難。

扶貧搬遷帶來了轉機,兩年前,橫嶺村和地處公路旁的大南庄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在每人2500元的國家補貼鼓勵下,村裡人正在下遷。在與大南庄村相對的地頭,已經起好了一片供橫嶺村人集體入住的平房,只是大多數還沒有安裝門窗。

實際上,現在的橫嶺村裡已經只剩下老人。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認識對象和結婚,成家后也不願意住在老村,小二黑的往事,和家鄉一起離他們遠去。

26歲的楊耀武結婚兩年,他到過太原和內蒙古打工,媳婦是在外面認識自由結婚的,婚後小兩口搬到了公路旁的下庄住,只是偶爾回來看看住在老村的奶奶。「這地方其實不賴,自然條件好得很,」他有些惋惜,「加上有小二黑的故事,要是搞個綠色度假村肯定好,只是沒人投資。」

這也正是現任村幹部曹雲生和岳瑞明等人的想法,外面來人對於小二黑往事的幾次採訪,觸發了他們的靈感。只是投資者的身影還顯得飄渺。

也許到了那天,「小二黑」岳冬至和他的「情敵」石虎山的墳墓不致如今天般寂寞。由於是凶死,岳冬至的墳墓被深埋在村莊下方的雜樹林里,當時山路崎嶇,需要多人抬埋,共食用小米63斤,炒麵45斤,由四名當事者共同負擔。石虎山的墳墓則在不遠的另一處雜樹林里,相望可見。

淡薄的夕陽之下,墳墓的石堆褪去了往日稜角,除了幾個老人,沒有人知道埋壓其下的,是那個曾讓一個時代著迷的男主人公。

(本文來源:天天新報 作者:袁凌)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