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友稱航母艦載機必須中國造 避免未來受制於人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4-22 18: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召忠:建航母最主要是保護自己

  今年3月2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在會見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時表示,在大國當中沒有航母的只有中國,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

  「航母被認為是軍事大國必須擁有的裝備,也是現代海軍水面戰鬥艦艇當中最大艦種和作戰能力最強艦種。



」昨日,船艦專家崔軼亮告訴記者,航空母艦不僅是水上飛機場,而且是海上流動的後勤保障基地。

  在軍事專家張召忠教授看來,中國發展航母,最主要的是為了保護我國的領海和海洋權益。

  圍繞著中國未來航母,兩位專家進行了大猜想。

  航母噸位:

  10萬噸以上不適合

  中國造航母,究竟造成多大?成為關注的首要問題。

  對此,張召忠認為,這主要取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軍事作戰的需要;二是中國目前具備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因此十萬噸以上、能適應全球作戰的超級航母是可以排除的,因為我們暫時還不需要。但作為這麼大一個國家,造一兩萬噸的小航母又與我們的大國地位不相稱。」張召忠認為,目前我國可以建造大中型航母。

  崔軼亮則表示,儘管目前我國的船舶製造水平已經能夠滿足製造大型航母的需求,但是製造航母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還包括各種配套設施,另外,航母的製造和養護都需要花費巨額資金。「以美國航母為例,一艘航母造價數十億美元,一年的維護費用也在4億美元左右,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我國的第一艘航母可能不會建成超大型的航母,估計為4萬到6萬噸的中型航母。」崔軼亮說。

  航母動力:

  應從常規動力做起

  第一艘航母採取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對此,專家普遍表示,應該從常規動力開始做起。

  張召忠表示,我國在核動力方面發展是比較早的,核潛艇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是航母與核潛艇的動力要求不同,理論上也是不一樣的。同時核安全問題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如果第一艘就使用核動力,把握性有多大,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崔軼亮也表示,建造航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先掌握了常規動力以後才能發展核動力技術。

  艦載機:

  「殲十」還沒有實戰經驗

  關於我國航母上選擇何種艦載機,也成為關注話題。網友表示,艦載機必須用國產的,免得以後受制於人。

  張召忠對此持保留態度,他表示目前「殲十」還沒有艦上起降的經驗,而且沒有實戰的經驗。

  在艦載機的起飛方式上,超過80%的網友投票選擇彈射起飛。

  崔軼亮表示,相對於彈射起飛,滑跳起飛無需特殊設備,對機體結構要求低,陸基飛機上艦容易,其出動率和彈射起飛相當,可連續出動而無彈射器使用次數的限制,「考慮到中國不可能從美國獲得彈射器,自力更生又耗時耗力,權衡利弊,中國航母還是以採用滑跳起飛為宜。」

  命名:

  網友稱可以國寶「熊貓」命名

  第一艘航母如何命名,成為廣大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有網友甚至提出以國寶「熊貓」命名,不過也有網友說不夠威武。

  記者了解到,中國海軍艦艇的具體命名規定簡要如下: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潛艇以「長征」加序號命名,獵潛艇以「縣」命名,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陸艦以「河」命名,補給艦以湖泊命名。

  因航母以何命名尚無具體規定。對此張召忠認為,可以仿效美國一樣,以國家領導人的名字命名,比如「毛澤東」號。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