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爾街日報: 自己來種菜 健康又省錢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4-21 2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 04月 20日 13:50

我們能通過種菜走出眼下的困境嗎?

僅僅幾年前,通往富裕生活的道路還很清楚。我們可以坐在門廊下,喝著冰鎮薄荷酒,看著房子每年增值30%。

如今,房子卻在每年貶值30%。還是忘掉房子吧。其實,真正賺錢的一直是我們的後院。種菜使我們可以在健康飲食的同時減少在食物上的花銷。


Associated Press
米歇爾•奧巴馬在白宮院子里的菜園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就在白宮院子里弄了個菜園。菜種和菜苗的銷售在急劇上升。提倡種菜的組織辛勤得出的研究結果顯示,投資自家菜園能有豐厚的回報。非營利機構美國園藝協會(National Gardening Association)新鮮出爐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擁有菜園的普通家庭每年在上面的花費只有70美元,而出產的蔬菜估計值600美元。這項研究是由園藝公司ScottsMiracle-Gro Co.贊助的。

種子巨頭Burpee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保爾(George Ball)能輕鬆列舉出數十種適合家庭種植的作物能省下多少錢。據他計算,1美元青豆種子就能收穫價值75美元的青豆。即便是不起眼的土豆,1美元的土豆塊莖也可以收穫5美元的土豆。

聽起來是不是划算得難以置信?這是有可能的,當然具體取決於你的實際情況。無論是保爾還是美國園藝協會的研究都沒有詳細說明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的菜園能長出東西之前,你得在上面投入多少。

如果你是個新手,你需要工具把地整理得適合種菜。你可能需要把地弄成梯田狀,或是墊高。你可能需要籬笆以防動物闖進來。這些很多都是一次性開銷,不過可能比花在種子上的錢要多得多。

關於這一點,保爾說,對大部分人來說自己種菜還是省錢的。他說,像籬笆和工具等物品能用很多年,所以成本應該適當地分攤到菜園的整個運作期里。實際上,他認為,他的種子投入/產出回報比低估了自己種菜的真正好處,那就是與超市買的菜相比,自家菜園裡種出來的蔬菜質量要好的多。

我親身體會到了菜園高額的前期成本。我的妻子克拉麗莎(Clarissa)是一名出色的園丁,她主要種花,也種一些蔬菜。過去14年中我們曾經有過3處房子,在每一處她都投資數千美元購買奇花異草、花盆、灌溉系統、肥料、土壤改良劑,冬天還要有植物生長燈。

所以,當她最近宣布要在新澤西州的這座房子里弄一個菜園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這要花多少錢?

克拉麗莎回答說,別管多少錢了,自己種的菜味道好。今年,她計劃種她們家祖傳的稀有蔬菜,在店裡是買不到的。

至少我們家的土壤很好。伊利諾伊大學的沃芙德(Ron Wolford)說,要是住在芝加哥的話,那裡土壤中的黏土比例很高,所以很多居民選擇墊高土地。

根據沃芙德的計算,墊高一塊8x4平方英尺的地,並用混合肥料和土壤填好,這要花大約80美元。買兩株番茄苗和六株青椒苗要花15-20美元,這樣總計就要花將近100美元了。

很多人興緻勃勃地開始種菜,但出現困難后就放棄了。沃芙德說,春天會有很多等不及想種菜的人給我打電話,可是到了7、8月份,氣溫到了華氏95度、出現蟲害問題的時候,菜園就衰敗了。沃芙德在伊利諾伊州的一個農場上長大,家人在那裡種作物。

園藝是件很辛苦的事。1976年我曾在一個法國家庭里住了一個月,期間明白了這個道理。馬丁(Roger Martin)是個退休泥瓦匠,他的家在巴黎北部的遠郊區,後院里有個很大的花園。他每年都可以收穫數百公斤的草莓、菜豆、生菜和其他作物,他用小本子作了記錄。

每天早晨馬丁都要在花園裡工作。家裡餐桌上的全部蔬菜都來自他的菜園。我們不吃或是沒有保存起來的就和剩麵包一起喂兔子。這些兔子最後也是被殺了吃肉。

大部分美國人會如此認真地對待他們自家的菜園嗎?我對此感到懷疑。那你還可以通過種菜省錢嗎?當然可以。

訣竅就是要降低資本支出。康乃爾大學園藝系的布希維(Lori Bushway)說,菜園可以很簡單,比如在自家草坪上開闢出來幾平方英尺的地方,把生菜種子撒在土裡。

她說,能長草的地方大部分都能長生菜。那麼肥料怎麼辦呢?不需要肥料。雜草呢?把生菜種密一點兒,那麼就沒地兒長草了。這樣一個簡單的菜園能使你的沙拉盤6個星期都滿滿當當的。布希維建議,為家裡的每個人都種上一塊4英尺見方的生菜園。

她說,你可以輕鬆地增加投資。這比我所有的共同基金最近的表現都要好。拿出橄欖油,準備做沙拉吧。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