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日戰爭不需要反思!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4-20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時間:2009年04月19日 20:29
本文地址:
http://qzone.qq.com/blog/1031579726-1240144192

《南京–南京》隆重推出,少了一般大片的惡搞造勢,但推廣仍算強力,只是在宣傳上略顯凝重和嚴肅,一言一行都謹慎為之,斟詞酌句中考慮再三,生恐那句話說的不當,則會引來國人的心理不悅,但又怕話題過於沉重,反倒影響票房。

這部電影的題材,在訴說的時候,的確不好把握,一方面,「南京」永遠都是國人的內心尷尬,說過了,則會有揭開傷疤的痛楚,所以更多人的心理,會有一種迴避意識,不願意去直接面對,這對電影而言,無疑會是一種毀滅性打擊。

但一味企圖票房的成功,過分宣揚商業大片的刺激性,雖然可能吸引足夠多的觀眾,可是如此敏感的話題,搞不好就會激發民族主義的憤怒情緒,足以用口水把導演和演員給淹死!

總的來說,《南京–南京》的包裝推廣還算恰到好處,以商業大片的形象打著「反思戰爭」的旗號,各方面都能說得過去,站在「主旋律」的立場演繹著商業技巧,最後的結局,或許方方面面都會滿意,至少保本不成問題。

電影《南京–南京》就說到這裡,我更關心的是推廣語言:「反思戰爭!」這話怎麼聽,都覺得有點像在忽悠,或者是在為電影尋找「崇高」的價值,至少也是想貼上一副「思想」的標籤。

這話作為宣傳口號無可厚非。但是,戰爭根本無法反思,或者說,戰爭根本無法用電影來反思,不僅是電影,任何文學、藝術都無法反思戰爭。除了親身經歷,任何人都無法通過某種手段來體驗戰爭,沒有親身體驗,則難以感知戰爭的真實。電影能提供的,只不過是視覺刺激和片刻的心理波動,僅此而已。

從社會學的角度講,戰爭是人類社會的基本構成,反不反思,都無法迴避,即便人類天天把反思當飯吃,戰爭該來的時候,還是會按點到來,歷史只是在不斷的重複,「弱肉強食」既然是生物圈的不變法則,那人類社會將永遠逃不出戰爭的魔咒。

回顧歷史,遠比「南京」還要慘烈的屠殺,其實比比皆是,很多殺人魔頭,在歷史長河的洗刷下,漸漸被擦乾血腥,反倒以英雄的形象被歷史從新演繹。成吉思汗的所作所為,從殘酷的角度講,遠非希特勒所能比擬,但現在我們所記得的,卻多是大汗的豐功偉績,這也說明了一點,就是人類根本不具備反思的能力。否則現代人也不會對「揚州十日」置若罔聞。

所以說,戰爭根本就不要去反思,而是應時刻準備著,隨時都要準備著操起菜刀上陣,這也是每個國家都要天天養兵的原因。如果沒有實力,吹破了牛皮也沒用,被動挨打的,永遠都是弱小落後的民族,所以沒有一個國家會指望通過提高人類認識的高度,來解決爭端和逃避戰爭。要是想的太多,只是無休止地勾起仇恨。

戰爭對於人類社會而言,根本無法避免,對於中國人來講,戰爭今天沒打,明天沒打,但遲早有一天還會打。戰爭與和平,就像白天和黑夜,一直在更替變換,不以人的意志轉移,如果不想再重複「南京」的歷史,只能是自己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

「實力」不是地大物博,也不是人口眾多,更不是什麼鳥傳統文化底蘊!要的是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先進的科技能力及最合理的社會組織,否則人再多也是炮灰!若不想被其他國家屠戮,只能是自己強大,或者依附於最強大的國家以求庇護,否則找不出逃脫挨打命運的第三條途徑。但依附於人總會受氣,想揚眉吐氣還能保護自己,唯有富國強兵之道。

不過,從歷史的角度講,有些事情真的很弔詭,那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和衰落,也不由人的意志來控制,盛衰屬於自然轉化,任何國家和民族,沒有不希望自己強大的,但從來也沒有人能改變歷史的自然進程,治亂興衰,都是一環扣一環,上了高峰必然就會跌落低谷,從來也沒見過有一個國家能保持長盛不衰。

所以對人來說,國力強盛與否沒有選擇,只能聽天由命,有幸生活在一個實力強盛的時期,便可以馳騁疆場去屠戮別的民族。若不幸生活在一個沒落疲弊的弱勢時代,就只能任人宰割無力反抗。對於這點,反思也沒有什麼價值。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沙發
栗 劍 發表於 2009-4-21 00:19 | 只看該作者
「落後就要挨打」就是最好的反思;國家興衰,雖然有自身規律,但人們還是可以影響的,特別是在節骨眼上施加影響就可能改變歷史,特殊人物順應歷史潮流會改變歷史。比如改革開放、武力解決六四暴亂,都改變了歷史進程,影響歷史是每個人的社會責任,並不是被動等著,這點不能苟同作者觀點。至於編劇導演多把商業利益放在社會效益之上,大膽篡改歷史去迎合觀眾口味,即使想以社會效益為主,也多是一孔之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03

帖子

66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7
3
dj-diesto 發表於 2009-4-21 09:57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該帖被管理員或版主屏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4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9-4-21 13:37 | 只看該作者
回顧歷史,遠比「南京」還要慘烈的屠殺,其實比比皆是,很多殺人魔頭,在歷史長河的洗刷下,漸漸被擦乾血腥,反倒以英雄的形象被歷史從新演繹。成吉思汗的所作所為,從殘酷的角度講,遠非希特勒所能比擬,但現在我們所記得的,卻多是大汗的豐功偉績,這也說明了一點,就是人類根本不具備反思的能力。否則現代人也不會對「揚州十日」置若罔聞。
Hanxin 發表於 2009-4-21 01:26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勝者為王,成吉思汗勝了,不管殺多少,都是英雄。
日本如果勝了,在日本統治下的中國一定也會忘記南京大屠殺。
可惜日本敗了,就失去了道義和輿論,怎麼能跟成吉思汗相比?
希特勒也失敗了,自殺了,所以成了殺人魔王,誰讓他失敗呢?
活該!

中國痛打日本落水狗,痛快!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5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4-22 03:12 | 只看該作者
所以說,戰爭根本就不要去反思,而是應時刻準備著,隨時都要準備著操起菜刀上陣,這也是每個國家都要天天養兵的原因。如果沒有實力,吹破了牛皮也沒用,被動挨打的,永遠都是弱小落後的民族,所以沒有一個國家會指望通過提高人類認識的高度,來解決爭端和逃避戰爭。要是想的太多,只是無休止地勾起仇恨。


這一段講的是現實. 任何國家要避免被別國侵略. 只能加強軍備. 落後只能挨打. 我同意.

所以對人來說,國力強盛與否沒有選擇,只能聽天由命,有幸生活在一個實力強盛的時期,便可以馳騁疆場去屠戮別的民族。若不幸生活在一個沒落疲弊的弱勢時代,就只能任人宰割無力反抗。對於這點,反思也沒有什麼價值。


這一段顯然是錯誤的. 不否認國力的強盛與否有一定的歷史因素. 但是若聽天由命. 不思上進. 那麼這些落後國家. 只能永遠落後下去. 這決不是一個積極向上者應該有的思維.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